社区微心愿之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微实事㉑圆梦)
社区微心愿之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微实事㉑圆梦)立即在凤山10个社区开展入户调研,该项目得到凤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重视,其中有社会组织围绕为辖区残障人士提供多元服务的主题,提出了项目申报。
民生微实事 第21期
“感谢大家总想着我这个残疾人,你们这几个月的关心和照顾,给了我们全家温暖和信心,今后我和小孩会积极面对人生,好好生活下去!”7月7日,接过社工送来的慰问品,凤山街道新溪社区豪华花园小区范女士感激地说。今年以来,
凤山街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
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
其中有社会组织围绕为辖区残障人士
提供多元服务的主题,
提出了项目申报。
该项目得到凤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重视,
立即在凤山10个社区开展入户调研,
了解到凤山300多位残障人士的服务需求后,
凤山街道精准对接“民生微实事”工作,
全面启动了“聚爱助残蒲公英计划”
——残障人士关爱服务项目,
为凤山残障人士送去温暖。
志愿者和残障人士一起做游戏。(摄影:赵梓)
登门探访用真情:
帮助残障人士打开心门
为全面掌握辖区残障人士的具体需求,
凤山街道10个社区的驻点社工
用近3个月的时间,
在凤山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入户探访。
入户探访前,社工和社区志愿者们与探访对象进行了电话预约,充分尊重被访者的意愿。
入户探访过程中,大家与残障人士及家庭成员通过闲话聊家常等方式破除心结、打开交流之门,及时准确了解残障人士家庭当前的困扰及需求。
同时,社工和社区志愿者还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及身体状况,叮嘱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凤山社工的登门拜访,
让探访对象们感到亲切,
受到欢迎。
社工们一次次的探访,
发现春晖社区残障人士彭叔的心态
愈发变得阳光积极。
“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还多次上门来陪我。这次跟你们聊天啊,我想通了,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以后遇到什么难题我会主动向你们咨询。只要我的身体条件允许,今后社区组织的活动,我一定参加,多和街坊们交流,融入社区大家庭丰富自己的生活!”彭叔开心承诺。多方征集“微心愿”:
为残障人士提供精准服务
凤山街道现有300多位持证残障人士,
其中重度残疾有70多人。
300多人各有差异化服务需求,
驻点社工依托微信交流群、上门收集等方式,
征集大家的“微心愿”。
难题
收集“微心愿”过程中,部分残障人士表示出行困难,就医、洗澡、理发、外出购买生活用品等事项都需要协助完成,这导致大家不自信,很难像普通人那样融入社会;有的人还因家属外出工作,缺乏家庭内部的支持,致使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大,内心迷茫,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
针对上述种种难题,
驻点的社工们
通过“微心愿”对接或服务转介的形式
予以“一对一”解决。
上门理发、协助购物、心理辅导
……
目前部分困难残障人士已顺利圆梦。
通过“微心愿”征集活动,
凤山街道避开了以往残障人士帮扶工作
因底数不清而“漫灌”帮扶的方式,
转向精确到户、到人的“滴灌”阶段,
使助残服务更精准。
迈出家门天地宽:
文娱活动丰富残障人士生活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7月6日,随着《幸福拍手歌》的歌声,
志愿者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
大家随着音乐一起拍手、跳舞。
这是凤山街道组织的首届残健共融文体活动,
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街道组织的这个活动太好了,我好几年没出过家门了,这次和街坊们一起唱歌跳舞,真是太开心了。”来自长沙社区的吴女士高兴地说。此次活动为特殊群体送去温暖和关爱,
提升了残障人士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点燃社会助残的“希望之光”,
引导公益力量增强对残障群体的关注,
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残障人士的行列。
上述活动是驻点凤山街道的社会组织
服务残障人士的系列活动之一。
按照“一周一主题,一月一特色”的原则,
凤山街道各社会组织
还开展了微视频指导残障人士
学剪纸、制作手工艺品为生活添彩等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创活动,
丰富残障人士的精神生活。
你身边也有
让人困扰的“烦心事”吗?
“珠海香洲”微信公众号
有新功能啦!
点击公众号下方“掌上香洲”
选择“民生微实事”
就可以进入民生微实事平台
提交你热切希望解决的
惠民小项目哦
上期链接:民生微实事⑳|正道街、镜新二街、碑口村的路“平整”了!
素材来源:珠江晚报(记者: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