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华侨陈嘉庚的故事简短(纪念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
爱国华侨陈嘉庚的故事简短(纪念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37年8月15日,陈嘉庚捐募新加坡币1000万元,支援祖国抗日战争。1938年10月,南洋各地华侨爱国团体在新加坡召开大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推举陈嘉庚为总会主席。致电汪精卫反对其主张同日本和谈。为抗日战争不顾自身安危青年陈嘉庚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陈嘉庚先生不仅办学,他还办女学,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女子上学向来是被人们抵制的。为了教育事业,他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与军阀交涉。1923年夏季,粤军与闽军分别于集美和厦门岛高崎屯兵,隔海展开对峙,集美学生李文华在乘船过程中弹而亡,陈嘉庚为保护集美学校,迅速与两方军阀通电,希望让集美大学免于战争波及。经过交涉,南北军阀纷纷同意订立集美和平学村公约,特别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也自此而来。
陈嘉庚,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他这一生,经历过列强侵华,经历过抗日战争,经历过解放战争,他目睹了太多太多惨烈的事件。他这一生,为了国家可谓是鞠躬尽瘁,尽心尽力,他捐资修学校,助革命。他这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一生。
今天,2021年10月21日,陈嘉庚先生诞辰147周年。
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
1910年,陈嘉庚正式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自此开启抗争奋斗的道路。辛亥革命胜利之后,福建光复,陈嘉庚筹资20多万支援福建财政,帮助福建快速挺过难关,重新“活”过来。同时,他还毫不吝惜地迅速筹资5万元用来接济孙中山先生,可见其为人之慷慨。
青年陈嘉庚
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陈嘉庚先生不仅办学,他还办女学,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女子上学向来是被人们抵制的。为了教育事业,他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与军阀交涉。1923年夏季,粤军与闽军分别于集美和厦门岛高崎屯兵,隔海展开对峙,集美学生李文华在乘船过程中弹而亡,陈嘉庚为保护集美学校,迅速与两方军阀通电,希望让集美大学免于战争波及。经过交涉,南北军阀纷纷同意订立集美和平学村公约,特别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也自此而来。
为抗日战争不顾自身安危
1937年8月15日,陈嘉庚捐募新加坡币1000万元,支援祖国抗日战争。1938年10月,南洋各地华侨爱国团体在新加坡召开大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推举陈嘉庚为总会主席。致电汪精卫反对其主张同日本和谈。
陈嘉庚还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5月31日,陈嘉庚到达延安慰问。1942年初,日军南侵,新加坡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陈嘉庚交代公务后,未及通知家属,于2月3日与陈贵贱、刘玉水、陈永义乘小船离开新加坡,拟暂时前往印尼避难。日军知悉陈嘉庚到印尼避难后,重金悬赏陈嘉庚。陈嘉庚就这样在各个地方辗转反侧,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才得以安全返回新加坡。同年11月18日,重庆各界召开“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毛泽东还赠送条幅,题“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八字。
陈嘉庚回国视察、慰劳抗日军民
1949年9月17日,陈嘉庚与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前的合影
纪念陈嘉庚先生,传承“嘉庚”精神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是办实业、办教育、为国奋斗的一生。他敢言敢做,他不畏强权。
毛主席这样说:“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陈毅曾评价他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从他的反美反蒋的言行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华侨来说,他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追随革命,善始善终,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冯玉祥也曾评价他说:“陈先生,即嘉庚,对人好,谋国忠,一言一动皆大公,闻已返旧居,远道得讯喜难名。”
编辑:张来蕾
审核:廖康婷
终审:尹亮
图片来源:百度
资料来源:百度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