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几大主战场: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缘由 两个阵营有何根本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几大主战场: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缘由 两个阵营有何根本差异一战前的德意志殖民帝国但即使如此,德国在统一之后还是立即加入了在海外抢夺殖民地的行列之中。而其实当时欧洲列强抢夺殖民地的原因也很简单。在当时一些德国人就对德国“必须”去海外争夺殖民地的必要性有过概括:建立海外帝国不仅事关德国的威望,而且如果德国不能获得海外殖民地,没法获得殖民地出产的各种原材料,并使殖民地成为德国工业成品的市场,那么德国的经济就必然会萎缩。所以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根本矛盾是争夺殖民地以及殖民地所代表的各种资源。同盟国的三个国家德奥意都是后发国家,在公元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错失了在全球抢夺殖民地的黄金时代。而协约国的英法则都拥有庞大的全球殖民帝国,俄罗斯虽然没有海外殖民地,但其在东方也拥有巨型领土,因此也不会为资源发愁。所以英法俄三国其实都倾向于维持当时的国际秩序,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德奥意三国则迫切希望挑出点事,这样能改变当时的国际格局,使自己能够改变资源受制于人的局
20世纪初的英帝国
因为在欧洲,这几个国家看似差别不大。特别是在咱们中国人眼里,都是西方列强。但其实这两个阵营之间还是有本质差别的。首先英法两国是老牌的殖民主义强国,他们在公元18世纪就已经建立起了全球殖民帝国。到公元19世纪,他们的海外殖民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世纪初,都已经拥有了上千万甚至是几千万平方公里的全球领土。而德奥两国的领土却基本局限于欧洲。因为德奥两国都脱胎于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是封建主义遗存最多的国家,早期的商业不够发达,为了商业原因开拓海外殖民地的动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德国其实直到公元1871年才实现统一,而这时海外的无主之地其实已经不多了。
一战后的法兰西殖民帝国,一战前的差别也不大
但即使如此,德国在统一之后还是立即加入了在海外抢夺殖民地的行列之中。而其实当时欧洲列强抢夺殖民地的原因也很简单。在当时一些德国人就对德国“必须”去海外争夺殖民地的必要性有过概括:
建立海外帝国不仅事关德国的威望,而且如果德国不能获得海外殖民地,没法获得殖民地出产的各种原材料,并使殖民地成为德国工业成品的市场,那么德国的经济就必然会萎缩。
所以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根本矛盾是争夺殖民地以及殖民地所代表的各种资源。同盟国的三个国家德奥意都是后发国家,在公元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错失了在全球抢夺殖民地的黄金时代。而协约国的英法则都拥有庞大的全球殖民帝国,俄罗斯虽然没有海外殖民地,但其在东方也拥有巨型领土,因此也不会为资源发愁。所以英法俄三国其实都倾向于维持当时的国际秩序,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德奥意三国则迫切希望挑出点事,这样能改变当时的国际格局,使自己能够改变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
一战前的德意志殖民帝国
而德国统一之后,其实也在非洲和大洋洲等地抢到了大约二百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但这和英法俄动辄上千万的规模还是差距明显,也没法满足德国的胃口。所以在20世纪初,德国两次在北非法国殖民地摩洛哥发难,德皇威廉二世甚至亲自到访摩洛哥,试图动摇法国在摩洛哥的统治,刀口舔血为自己在北非也抢下一块土地,但因为英法的联合反制,这两次企图都没能成功。而德国后来大肆发展海军,并引发与英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其实也是为了能有更强的军事实力,夺取更多海外殖民地。
因为有了这些深层次的原因,所以在1914年德奥才会如此急切地在刺杀发生后就投入战争。但他们始终没法摆脱自己的先天不足,最终德国的战败也是因为其从海外进口各种工业原料和食物的渠道都被英法封死,战争后期德国国内光饿死的平民就达到了76万人,战争无以为继。
一战中执行封锁德国任务的英国舰船
而意大利则是在战争开始前就感到同盟国无法获胜,因此私下和法国签署了条约,根本就没有真正加入战争。日本在一战时刚刚开始崛起,所以对能源受制感受还不明显,所以它在一战中的角色只是趁火打劫,在亚洲抢夺德国的势利范围。但一战结束之后,意日这两个后发国家进一步发展也感受到了能源受制于英法俄美的情况,所以利益和德国越来越一致,最终才导致这两国又与德国结盟,然后这三国以抢夺领土和领土上的能源为目标发动了二战。当然在人类进入20世纪之后,在没有受到别国攻击的情况下主动吞并别国都是不能被原谅的战争罪行,再结合他们本身的实力劣势,它们的失败其实从开始也就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