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伦理和道德(动物天生就该被人类屠杀吗)
动物伦理和道德(动物天生就该被人类屠杀吗)1973年,哲学家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横空出世,在西方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它提出了“动物具有伦理,具有道德”这样一种理论,影响扩散到学界之外。文明程度更高社会中,本就有不少人在思考并困惑于人与动物关系这一困境之中,辛格的动物伦理给了他们理论上的支撑。可是,谁规定的那些动物的命运就是成为人类餐桌上的食物?你进一步想,就会发现这套逻辑是人类惯用的逻辑,战争的发起者采用的是同一套逻辑。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小动物也能心生怜悯之情,但自己依旧无法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肉类依旧是三餐的必需品。我是爱小动物的,比如鸡小时候很可爱很让人心疼,可是自己吃起鸡肉来依旧觉得很香,即使想到小鸡那会儿的可爱,觉得似乎有些愧疚,但一秒钟就会让自己投入到眼前香喷喷的鸡肉大餐中。我能想象动物的痛苦,但是我依旧需要在日常三餐饮食里加入肉类,这种状况下,让我还是无法说服自己来实践动物伦理
多年前在台北中研院钱永祥老师的办公室里,听他聊起过彼得辛格的名作《动物解放》,还和钱老师相约再聊一次“动物伦理”,是除了政治哲学之外,他近些年关注最多的一个话题。
动物伦理学出发点是能否想象动物的痛苦简单来讲,动物伦理学的出发点就是我们是否能够想象对方的痛苦。在承认痛苦的重要之外,我们也许跟一个生命有情感上的互动,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珍惜跟其他的物种,这可以是道德思考的基础,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基础。
钱老师回答了我关于动物伦理学出发点的问题,但依旧无法完全说服我,如何来构建动物伦理学的完整逻辑。
华人领域最出名的政治哲学学者之一的钱永祥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小动物也能心生怜悯之情,但自己依旧无法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肉类依旧是三餐的必需品。我是爱小动物的,比如鸡小时候很可爱很让人心疼,可是自己吃起鸡肉来依旧觉得很香,即使想到小鸡那会儿的可爱,觉得似乎有些愧疚,但一秒钟就会让自己投入到眼前香喷喷的鸡肉大餐中。
我能想象动物的痛苦,但是我依旧需要在日常三餐饮食里加入肉类,这种状况下,让我还是无法说服自己来实践动物伦理。
动物伦理在西方早已“生根发芽”,但在我们这里还远未普及。这种困惑相信并不是我一个人所面对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面对动物时的困境,大多数人的解决方式也是并不去深思,说服自己那些动物本来的命运归宿就是餐桌,它们生来就如此。
可是,谁规定的那些动物的命运就是成为人类餐桌上的食物?你进一步想,就会发现这套逻辑是人类惯用的逻辑,战争的发起者采用的是同一套逻辑。
1973年,哲学家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横空出世,在西方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它提出了“动物具有伦理,具有道德”这样一种理论,影响扩散到学界之外。文明程度更高社会中,本就有不少人在思考并困惑于人与动物关系这一困境之中,辛格的动物伦理给了他们理论上的支撑。
现世最出名且最有争议的哲学家之一的彼得辛格,动物伦理学的提倡者
虽然依旧解决不了动物会上餐桌这一问题,但在西方,动物伦理已经有了很高普及。在对待动物时,即使要进行杀戮,人也会使用一种更为仁慈的方式进行,让动物与人更为平等一些。西方关于动物保护的立法早就成熟实行。
对于我们来说,动物伦理之路还很遥远,动物保护的立法工作也迟迟未见进展,就连基本的动物同情之心的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动物?狗肉节这种“惨绝狗寰”的节日至少是要取缔的。也许我们正忙碌于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中,也许大城市疾驰的节奏让我们的眼前都显得“兵荒马乱”,也许已经自身难保,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想动物的伦理。但我们的文明状况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这份努力才是让你,以及你的后来人,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文明,更加从容社会的基础。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动物呢?我们恐怕很难完全不吃肉,但我们可以选择少吃肉,如果我们要对动物进行杀戮的时候,一定要采取一个更为人道的方式。
至于像“狗肉节”这种完全反文明的节日,我们还是应该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坚决促成狗肉节的取缔。
被囚禁的狗
同时,我们也应该更深地去思考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以及我们的处境。动物的任人宰割具有天然合理性吗?那如果有另外一个凌驾于我们的物种的出现,那他们对我们的屠杀,是否也具有天然合理性?
我比较赞同钱永祥老师的一个说法,或许也是一个真正文明社会出现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如果有比较强的怜悯心和同理心,他更会去注意到周边人的遭遇,可以想象别人在过什么样的日子,别人有什么样的感受。所以说怜悯会帮我们对其他生命的苦痛更为敏感。
对他者,对动物具有更强的怜悯心和同理心,更多人向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会出现一个更为文明的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动物解放》,彼得辛格 著,孟祥森、钱永祥 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搜狐文化“打开”专题,《钱永详:重视肉体的痛苦 恢复弱者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