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志俊讲解太极拳理论(话说太极快拳与108式小快架)

张志俊讲解太极拳理论(话说太极快拳与108式小快架)翻身肘击撇身掌左金鸡独立挒手分击掌右飞踢下势

由于诸多原因,现在的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太极拳唯有慢练的传统拳架,不知道还有快练的传统拳架;快练的传统拳架,拳圈内人称“快架”,如杨班侯传给李万成的快架,其特点是姿势低,速度快等,打一趟快架在3分钟内一气呵成;亦称“用架”,如杨少侯传给吴图南的73式用架,其特点是短小实用,速度疾快,发劲冷脆等,练习一趟用架大约用两分半钟;也称“小快式”,杨少侯传给张虎臣的255式小快式,其特点是架子小,步伐快,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等,一套拳要求在10分钟内打完;也称“太极长拳”,如杨澄甫传给陈月坡的129式太极长拳架,其特点是沉、柔、快等,这套拳架的劲力之速,相传功深者可闻风声;另有拳师、老练家称为“快拳”、“功夫架”、“小架”、“小快架”的。在不少人的眼中,行拳走架的慢动作好像是太极拳的代名词,以至忽视了慢的实质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提出“如把太极拳练快,别人就不相信你练的是太极拳了”,客观否定了快的重要性,盲目为了“慢”而慢练,最终将喜欢技击的太极拳练习者引入了“枉费功夫贻叹息”的误区。殊不知慢是为了给快打基础,慢是练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正如拳谚的“慢如抽丝,疾如电挚”。只有在慢练的过程中,才能细心对照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太极拳的练法与技术要求,精神和体力亦容易协调统一。不慢则不能松到位,不慢则找不到细致和完整,不慢则找不准运动规律,必须先慢练,在稳静的状态中周身松开,节节贯穿,处处动作找弧线、圆圈和理顺内在气息,调整虚实、开合的变化。

踩脚提手上势

张志俊讲解太极拳理论(话说太极快拳与108式小快架)(1)

踢脚白鹤亮翅

张志俊讲解太极拳理论(话说太极快拳与108式小快架)(2)

海底针

张志俊讲解太极拳理论(话说太极快拳与108式小快架)(3)

挒手分击掌

张志俊讲解太极拳理论(话说太极快拳与108式小快架)(4)

右飞踢

张志俊讲解太极拳理论(话说太极快拳与108式小快架)(5)

下势

张志俊讲解太极拳理论(话说太极快拳与108式小快架)(6)

左金鸡独立

张志俊讲解太极拳理论(话说太极快拳与108式小快架)(7)

翻身肘击撇身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