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繁花似锦走过月下苍凉(杀虎口走过繁华)
走过繁花似锦走过月下苍凉(杀虎口走过繁华)这里东西两山对峙 苍头河自南向北纵贯 形成天然关隘 “扼三关而控五原 自古称为险要” 是山西连接河套平原以至蒙古高原通道上的重要隘口 自古就是中原政权与草原势力相争相融之地。名中带“杀”的地方很少 杀虎口之“杀” 来自它狼烟滚滚的履历。杀虎口是走西口的主要地标 充满情爱、财富、权势、战争等等故事元素 这些绚丽 缤纷在记忆的画布上。如今右玉是有名的写生基地。画家作品中的杀虎口 只余苍凉。拥旄为汉将 汗马出长城
▲新修的杀虎口。本报记者王文化摄
本报记者王文化
杀虎口有热闹的故事元素 现实中却显得清冷。
在山西省右玉县东北部 和内蒙古交界处 大道上有两个城门楼连接起的拱门 上写“杀虎口”。两边连着长城 都是近年新修的。不远处还建了个博物馆 博物馆旁有西口古道 通向杀虎堡。古堡凋敝 里面有仿古建筑 大都锁着门。拱门处和博物馆有些游客 古道和古堡少有人行。
杀虎口是走西口的主要地标 充满情爱、财富、权势、战争等等故事元素 这些绚丽 缤纷在记忆的画布上。
如今右玉是有名的写生基地。画家作品中的杀虎口 只余苍凉。
拥旄为汉将 汗马出长城
名中带“杀”的地方很少 杀虎口之“杀” 来自它狼烟滚滚的履历。
这里东西两山对峙 苍头河自南向北纵贯 形成天然关隘 “扼三关而控五原 自古称为险要” 是山西连接河套平原以至蒙古高原通道上的重要隘口 自古就是中原政权与草原势力相争相融之地。
“拥旄为汉将 汗马出长城。长城地势险 万里与云平。凉秋八九月 敌骑入幽并。飞狐白日晚 瀚海愁云生。羽书始断绝 刁斗昼夜惊。乘墉挥宝剑 蔽日引高旌……”
北齐虞羲这首《霍将军出塞》书写西汉名将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往事 霍去病曾由杀虎口一带出征 将功勋铭刻在大漠之中。
杀虎口的战事可追溯到更早 春秋战国时 这一带称参合陉、参合口 向南10公里有善无城(今右卫古城所在地)。史料记载 善无城为赵武灵王所建 他还在此设雁门郡 李牧曾长期驻守善无城抵御匈奴 多次出杀虎口进击。
善无是个别致的名字。右玉县博物馆馆长吴承山说 善无是无善的意思 就是善到此没有了 古时中原文明开化较早 讲究礼义廉耻 北方游牧民族还处在原始部落状态 常南下劫掠 被中原人视为“害”和“恶” 赵武灵王设善无县 是想将“害”拒之于外。
抢掠和安宁、“害”与“善” 作为这些分野的临界点 杀虎口承载的岁月注定不会平淡。西汉时 雁门郡治所仍在善无 “雁门宁、天下安” 汉景帝时 李广、冯敬、郅都先后任雁门郡守 守卫善无 均未善终。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作过包括雁门郡在内的7个郡守 名震边陲 功高却未封侯 年迈出征 迷路失期 被少壮统帅卫青责问 愤而自杀。
冯敬是名门之后 曾任御史大夫。任雁门郡守时 匈奴攻入杀虎口 冯敬力战被杀。
郅都传记收在《史记·酷吏列传》中 他以实行酷法不避权贵闻名 被称为“苍鹰” 办理景帝之子临江王刘荣一案时毫不徇情 致使刘荣自尽 触怒权倾天下的窦太后。景帝安排他出守雁门郡 到任后治军有方 威名远扬 匈奴不敢靠近 司马迁写道:“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 令骑驰射 莫能中 见惮如此。”但窦太后仍不放过郅都 找了个名义将其斩杀。
冯敬之死是因没有防住外来的“害” 李广、郅都守得很好却不免横死 “害”来自他们捍卫的后方。
考古发现表明 善无城掩埋在现存明代建设的右卫古城之下 比右卫古城还要大 根据遗迹推测原城呈正方形 占地约400万平方米 曾出土汉代“千秋万岁”瓦当和陶器等。
隋唐时期 杀虎口一带仍是要塞。隋炀帝杨广自此出行巡边 到大利城(今和林格尔)会晤启利可汗 作诗云:“鹿塞鸿旗驻 龙庭翠辇回。毡帷望风举 穹庐向日开……”
唐代称杀虎口为白狼关 在善无城设静边军防御突厥。安史之乱时 叛军占领山西 郭子仪率部从和林格尔攻入杀虎口 在静边军城与高秀岩部叛军激战 高秀岩副手王景山及其子王液阵前倒戈 高秀岩被俘 叛军大败 史称静边大捷。这是安史之乱中唐军的首场大捷 唐军由此摆脱颓势 这事发生在755年。
1952年 右玉县沙梁村的几个村民修渠时挖出两块石碑 砌了猪圈。1985年 下乡的县委书记偶然发现 这两块石碑是静边大捷中王液的墓铭和墓志铭 于是运回县博物馆收藏。历经千余年 经历黄沙和猪圈 铭文仍可辨:“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唯此哲人 翻然成悲。彼苍者天 彼黍离离……”
彼黍离离 行迈靡靡。墓刻犹见 墓早不知何处。
936年 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杀虎口一带失去了屏障作用 迄今没有发现宋代有关于这里的记载 当时此处属辽和金 但也没发现辽金有相关记载。
政治军事版图的改变 使地理上的要塞失去作用 历史的聚光灯在杀虎口黯淡下去。
无人知晓 自何时起 昔日的要塞没入大漠风沙之中。
斗转星移 四百多年后 杀虎口重回历史舞台。明代为加强北方防御重修长城 杀虎口是重镇 称杀胡口 筑杀胡堡 堡周长2里 包砖 高3丈5尺 内驻巡检司副将、都司、守备 后又在相邻处修了平集堡 共驻有步兵1047名、骑兵152名。
嘉靖年间 鞑靼数次攻入杀虎口 劫掠杀戮。1557年攻入杀虎口 围困右卫城8个月 守将王德战死 城内断粮 士兵煮弓弦充饥 誓死不降。
杀胡口之名 积淀着多少仇怨。
这个怨气很重的名字在1696年被改为杀虎口 作这个改动的是康熙。那一年他亲征噶尔丹大获全胜 凯旋时驻跸杀虎口 大宴将士 并为这要塞题写匾额 改“胡”为“虎” 或是想将这人间杀伐之气转向了打猎吧。
改名之后 杀虎口的烽烟确实平息了许久 故事基调转向另外的元素。
握手一长叹 泪为生别滋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一曲《走西口》 将杀虎口的戾气化为缠绵悱恻。
《走西口》有民歌和戏曲 版本很多。二人台剧目《走西口》情节完整 说的是咸丰五年 山西农民太春新婚不久 为生活所迫要出走口外 妻子孙玉莲挽留不住 反复叮嘱 从衣食住行到为人处世 事事提醒 叨唠之中满是牵挂和不舍。
“歇歇你平地歇 你不要靠崖头 恐怕那崖头倒 压在你崖里头……吃饭要吃熟 生饭不美口。你吃下肚疼脑热 该叫人家谁侍候……一不要抽洋烟 二不要贪耍钱 学下那劣毛病 恐怕你受可怜……”(五云堂玩艺班戏文光绪十一年版)。没有海枯石烂、地老天荒 有的只是平实日子的细微和艰辛旅程的牵挂 唯其如此 才打动着一代代为寻常生活无奈奔波别离的普通人。
“学会《走西口》 到处有吃口。”这曲目是晋北及周边艺人的“铁饭碗”。广受欢迎的背后 是千千万万人感同身受的共鸣。
走西口要从康熙说起 征噶尔丹时 为保障军需供应 允许山西商人随军贸易。由此旅蒙商贸不断发展 之后放开边禁 大量山西商人、农民去口外谋生 形成移民潮 称走西口。山西人称杀虎口为西口、张家口为东口。走西口的出口不只杀虎口 也不限于陆路 但杀虎口是走西口最有代表意义的地标。
一般认为 走西口从康熙中期起 到上世纪中叶 历时260多年 涉及人口数以百万计 主要到口外经商、务工、垦荒等 其中有乔家大院乔致庸那样的富商 更多是为糊口奔忙的穷苦人。山西土地瘠薄 灾年不断 “河曲保德州 十年九不收 男人走口外 女人挖野菜”。《走西口》中太春唱道:“家无生活计 吃断米粮尽 手中无分文 不走西口怎么行?”
出了西口也难行。孙玉莲再三叮嘱 表达出非同一般的关心惦念 因为当时杀虎口外的世界确实危机四伏。
“在家中无生计西口外行 一路上数不尽艰难种种……东三天西三天无处安身 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均。住沙滩睡冷地砖头当枕 铺竹笈盖星宿难耐天明。上杭盖掏根子自打墓坑 下石河拉大船驼背弯身 进后套挖大渠自带囚墩 走后营拉骆驼自问充军 大青山背大炭压断板筋 蒿塔梁放冬羊冷寒受冻 乌梁素打芦苇卧雪爬冰 遇‘传人’遭瘟疫九死一生 沙蒿塔子碰土匪几乎送命。”
表现走西口艰难的民歌不少 这首《西口行》较全面。掏根子指挖甘草 保德人主要从事这行当 在大草场里挖坑掏草根 和下煤窑、拉纤等一样充满艰辛。磨难中 不少人命丧他乡。
在最早唱响《走西口》的河曲县 至今仍保留放河灯的风俗 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前后三天 在黄河上放麻纸扎的河灯 以祭奠走西口没有归来的亡灵。
夜幕下 船行到河中央 宛转的乐曲声中 一盏盏如莲花般的各色河灯顺流远去 在黑暗之中闪动着光亮。
260多年里 不知有多少从杀虎口走过的身影 如这河灯一般 闪亮、熄灭。
但他们也留了下来 通过《走西口》《西口行》等等大量的民间文艺作品 留下了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感伤、他们的希冀……
“担起担担你走呀 留下妹妹谁搂呀。哥哥走呀妹妹拉 一拉一扯好难活。”
“哥哥走出二里半 小妹妹还在房顶上看。风尘尘不动树叶叶落 真魂魂跟上你走了。”
“你走口外我在家 你打光棍我守寡。炉火不旺谁给咱扇?瓮里没水谁给咱担?”
“三天刮了九场风 黄土掩漫怎安身?西北风越刮越起尘 受苦人在外谁心疼?”
这些朴拙的歌词 是无数漫漫长夜里 许许多多孤苦的灵魂 一点一滴的泪水和心血汇聚而成。
“山曲儿好比心上的油” 河曲民歌收集研究者贾德义曾说 走西口的人们 虽然生活苦难 但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 就是民歌。男人在口外想念女人 女人在口内想念男人 就把思念唱出来。他们不识字 自娱自乐 歌词上口易记 通俗简单。
这些民歌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 走西口的漫长日子里 人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表达心声 在传唱中 不停地丰富修改 折射着一个庞大群体心绪和情感。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杀虎口成为军事要塞是因为它处在交通要道之上。秦代就修建了通过杀虎口的驰道。汉代昭君出塞 这里是她进入大漠前的最后关隘。杀虎口东南20多公里 有个蹄窟岭 传王昭君行至此处 留恋故国 马踯躅不前 马蹄踏出窟印。
据记载 苏武出使匈奴也经由杀虎口。《玉台新咏》中收有《留别妻》 传为苏武作品。“行役在战场 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 泪为生别滋……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
“握手一长叹 泪为生别滋。”“紧紧拉着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相隔近两千年 《留别妻》和《走西口》吟唱出共同的场景和情绪。这 算是杀虎口的一重底色吧。
河海逢清晏 荣光织锦文
在杀虎口边上的右玉县博物馆大厅里 有巨幅油画展现清代杀虎口的繁华昌盛 楼台相连、商旅如云。
那是杀虎口的黄金时代。
顺治七年(1650年) 清廷在杀虎口设立税关 是其在北疆贸易设立最早的两大税关之一 另一个是张家口。张家口贸易范围在蒙古草原中部以东 杀虎口的贸易范围则以漠西、漠北的广大地区为主。杀虎口税务监督署 管辖山西天镇新天堡至陕西神木长城沿线的税收和人事事务 涉及今天晋蒙陕三地。“商人运载货物例额直赴杀虎口输税 不许绕避别口私走。”
与张家口、粤海关、崇文门及杭州、苏州、江宁三大织造一样 杀虎口直接隶属内务府 监督由朝廷直接委任 大抵是内务府员外郎、六部员外郎或郎中轮流兼任。
曾任右玉县政协主席的王德功对当地文史颇有研究 他说 清代杀虎口是繁华所在 军事、商贸、手工业功能集聚。杀虎堡由相连接的三个部分组成:杀虎堡旧堡、中关、平集堡(新堡)。旧堡驻军 新堡住民 中关空阔地带进行商贸和税收管理 周围还建了大量的房屋 最多时人口达5万人。
设有8大衙署 户部衙门负责税收 驿传部署主管驿站、邮传兼管茶盐 将军署衙为当地最高军事机构 还有都司衙门、守备衙门、协镇衙门、道台衙门、巡检衙门。
有各种庙宇51座 号称“全庙” 涵盖儒释道及诸多民间信仰 包括玉皇阁、真武庙、吕祖庙、观音庙、文庙、关帝庙、佛殿庙、喇嘛召庙、大仙庙、马王庙、苏武庙、花庙、鲁班庙等等。
庙多 庙会自然多 几乎月月有会 天天唱戏。最热闹的是黄箓会 传为庆祝康熙西征胜利而设 费用由户部直拨。每年七月二十五起会 会期十天 庙会期间 各庙都要请戏班 路过艺班也要无偿献艺。
店铺上千家 涉及绸缎、日杂、副食、医药、钱行、酒楼、作坊等等行业。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盛魁 它从杀虎口起家 到清代中后期发展为旅蒙最大的商号 从业人员约7000人。
诸般盛况 已成往事。
从博物馆出来向南就是西口古道 博物馆解说员介绍说前边杀虎堡有影视基地 但她解说只到古道入口处。古道为石砌而成 颇多尘土 破损难行。道上不见行人 有头毛驴孤单地拴在路边。小心前行 一些地方可以看到明显的车辙印痕 深浅不一。或是为了方便通行 有的路段翻修过 淡化了沧桑印迹。
旧堡城墙残缺不全 堡内已无建筑 种着玉米。新堡城墙尚存 是6到10米高的夯土墙 砖砌南城门保留较完整 砖雕垂花门饰下有匾额 依稀可辨出“平集堡”三个字。新堡里也没有什么古建筑 有的是新建仿古建筑 形成仿古街的规模 却大都关着门 有几个当地的孩子跑过 没看到游人。
新堡内有拍摄电视剧《右玉和它的县委书记们》时新建的外景 有新华书店、电影院 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貌建设 不是完整建筑 只有门面墙 算是影视基地的风景吧。
蓝天白云之下 杀虎堡显得空旷平静 或许以后还会在这里建影视需要的什么场景 但当年的衙署、庙宇、店铺再没有了。
杀虎口昔日的荣光和细节 还保留在文献之中。
在台北故宫所藏清代档案中 已整理出涉及杀虎口的记载近90件。其中 最早的一件是雍正二年(1724年)大学士马齐奏报“查办杀虎口关监督萨齐征收税银数目”事 最晚一件是宣统年间(1909年到1911年)“度支部为张家口、杀虎口关期任期分别变通事”。
根据档案 杀虎口关常态性税收每年应解项目主要是:户部正税16919两、工部7200两等 开销包括差役饭钱、解送盘缠、监督署用度等。任满回京的监督需专折目上奏任期收支明细 并将盈余亲解到京 皇帝会将部分盈余赏给监督 类似提成。
档案显示 乾隆朝盈余少 赏银却丰厚 如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庆岱解回10596两 乾隆只留了4000两 其余6596两全部赏了庆岱。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盈余18696两 赏银仅196两。要是受灾收税达不到常态性税收的数 监督要奏明情况请求宽免 却并不是总能获准 经常要“全数着赔” 或减免后限期缴回 即使监督离任后也要按年赔补。因为这个原因 光绪十一年(1885年) “更换杀虎口监督保送各员 大半临期不到 视为畏途。”
民国成立后 杀虎口税务监督署由北洋政府财政部直管 军阀混战 城头变幻大王旗 杀虎口税关也几经变化 直到1929年与归绥的塞北关署合并 杀虎口的黄金时代宣告正式结束。
在此之前 杀虎口已逐渐衰落。归绥(今呼和浩特)和张家口的不断兴起 弱化了杀虎口的地位。走西口使口外经济发展 减少了对口内依赖 也使通过杀虎口的物流减少。特别是1921年京绥铁路全线通车 河套平原以至蒙古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有了更便捷的通道 杀虎口又一次淡出历史舞台。
今杀虎口村属右玉县右卫镇 户籍人口892人 在村居住267人 2018年人均纯收入8700元。
年来凭吊意 今古复何如
“数年之后 杀虎口千年古关 雄姿再现 将不再以一种文化遗存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中 一座集寻根探秘、休闲疗养、生态旅游、文化揽胜为一体的国家5A级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必将展现在塞北大地。”
这段话来自杀虎口景区发展规划的展示牌 立在杀虎堡里的空地上。
右玉县委宣传部王涛副部长介绍说 县政府已和有关企业签约 合作推进杀虎口景区文化旅游项目 项目包括杀虎堡遗址公园、西口古道、长城旅游、湿地公园、乡村旅游等景点 还有游客服务中心、商业住宿等配套设施。
杀虎口景区启动建设已有近20年时间 新修了杀虎口长城和博物馆 将原紧邻长城的杀虎口村进行了搬迁 在平集堡修建了仿古建筑 但尚未打造出一个旅游热点。还有专家提出批评 认为没有保留好原来长城的遗迹。也有网友说 看杀虎口新修的长城还不如去附近探寻原汁原味的残存长城。
新规划中 杀虎堡将建设遗址公园 历史遗存得到重视。王德功认为 杀虎口景区的精髓在于历史文化 应该努力展示杀虎口独有的文化元素 而不是只追求新奇好玩。与其仿建复活节岛的石人阵 不如保护好西口古道石头上的车辙 收集资料实物设置西口古道展览;与其使用电视剧《走西口》中土匪刘一刀的名字开店 不如做好大盛魁名号的宣传。
初秋右玉 草木葱葱。70年前 这里植被稀疏、风沙肆虐 右玉人持之以恒地植树造林 将不毛之地建设成了塞上绿洲。
杀虎口应该会有一天重见繁华。
但愿那新起的繁华之中 能保留些许苍凉的意味。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