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科龙国产品牌为什么那么贵(36年品质扛起国货品质大旗)
赛科龙国产品牌为什么那么贵(36年品质扛起国货品质大旗)蜕变:品牌焕新颜奋进新时代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空调企业,科龙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困惑和瓶颈,年轻化就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科龙没有盲目跟风,更没有陷入噱头营销,而是坚定"专业、实用"的品牌定位,围绕用户需求探索年轻化转型,站上了品牌发展新赛道。科龙1984年开始制冷事业,在成立之初就强调以技术立企,并仅用4年时间在1988年生产出了第一台国产分体空调"雪莲"系列,中国家用空调生产新时代就此开启。2002年推出第一代双效王空调,创造了当时国内空调最高节能纪录,引发空调能效大战,为中国空调产业能效升级注入澎湃动力。2004年,第四代双效王空调制冷能效比打破日本品牌保持的纪录,成为新的世界节能冠军。2018年,第十代御风系列双高效空调 入围了国家工信部评选的"能效之星",2019年冷暖速度再突破,"20秒凉爽、40秒暖房"继续领先行业。科龙没有停止精进的脚步,仍然通过技术革
新中国70年,一路风雨兼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绩,一批中国企业在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基础上,通过植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尚元素,以颇具亲和力的营销打通了产品与用户需求,改变了国货在全球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树立起时尚、新潮、价值内涵的全新形象。
在扛起国货大旗的品牌中,步入36岁的科龙空调于竞争激烈的空调领域几经起伏,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高能效产品和"中国龙用科龙"等活动 以品质致敬祖国壮丽70年。
崛起:十代技术更迭专注于一台空调
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中国企业持续转型升级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而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科龙空调,也用十代技术更迭实现了品牌的崛起,高品质挺起国货脊梁。
科龙1984年开始制冷事业,在成立之初就强调以技术立企,并仅用4年时间在1988年生产出了第一台国产分体空调"雪莲"系列,中国家用空调生产新时代就此开启。2002年推出第一代双效王空调,创造了当时国内空调最高节能纪录,引发空调能效大战,为中国空调产业能效升级注入澎湃动力。2004年,第四代双效王空调制冷能效比打破日本品牌保持的纪录,成为新的世界节能冠军。2018年,第十代御风系列双高效空调 入围了国家工信部评选的"能效之星",2019年冷暖速度再突破,"20秒凉爽、40秒暖房"继续领先行业。科龙没有停止精进的脚步,仍然通过技术革新不断刷新纪录,攀登能效高峰。
(1988年第一台国产分体式空调"雪莲")
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家电产业多元化风潮、互联网品牌纷纷入局,科龙空调抵住诱惑,坚守空调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全球3大生产基地,取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成果超3000项,各类技术专利2000余项,服务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也由此获得了空调类售后服务满意品牌(2009年)、中国家电30年卓越品牌奖(2015年)、空调行业品质消费卓越品牌 (2019 - 2020年度)等众多殊荣。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空调企业,科龙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困惑和瓶颈,年轻化就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科龙没有盲目跟风,更没有陷入噱头营销,而是坚定"专业、实用"的品牌定位,围绕用户需求探索年轻化转型,站上了品牌发展新赛道。
蜕变:品牌焕新颜奋进新时代
空调从八九十年代的奢侈品经过三十多年的普及,成为了居家必备品,随着中产阶层和80后、90后消费群的壮大,市场需求也因此改变,对空调产品由单纯追求制冷制热上升到全方位追求健康空气和舒适空间,倒逼空调品牌朝着年轻化、智能化快速前行。科龙空调与时俱进,确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
一方面打磨产品,创新驱动成长,满足用户对空调冷暖、智能互联、时尚健康等需求,另一方面用户下沉,邀请新生代消费者加入科龙共同打造品牌形象,参与度高、互动性强、覆盖面广。
今年3月"金种子"客户大会上,科龙空调官宣沈梦辰为科龙空调首席体验官,芒果台当家花旦沈梦辰优雅时尚的风格,敢作敢为的个性,自带流量的热度,广受90、00后的喜爱,与科龙空调目标用户群和品牌调性高度重合。与此同时,科龙空调在品牌异业联盟、社会化事件等营销活动上不断与年轻群体进行深度交互,与途家自营民宿联手,共同打造时尚潮流科龙民宿小屋,为用户提供全国畅游之旅;御风追梦南京垂直马拉松,长沙科龙音乐节,玩转体育与音乐;青岛啤酒节期间,开展2040快闪酒吧等活动,同时跨界合作时尚轻悬疑大剧《归还世界给你》等等,搭建时尚、轻松、互动性的平台实现与年轻用户群直接对话。
可以说,科龙空调逐步走出了原本传统、刻板的品牌印象,以越发生动、活泼、青春的身姿逐梦新时代,谱写绚丽新篇章。
"科龙,就是空调",是其品牌宣言,事实上"科龙"二字早已超越了品牌定义,正以大国品牌的担当带动高品质消费,推动中国制造由大转强,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