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看不下去指环王(如果你没看出西方人对东方的恐惧)
为什么会有人看不下去指环王(如果你没看出西方人对东方的恐惧)《指环王》小说创作于1949年到1957年之间,按照托老爷子的说法,创作《指环王》是因为看到西方拥有一套很完备的历史,却缺少本民族的魔幻文学史诗,这是为了“填补英美魔幻文学世界的空白”,在许多民族的文学传统之中,史诗和神话往往都是虚构的故事,但它们一定都取材自现实历史,《指环王》也如是。约翰·托尔金,代表作有《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系列等欧美家喻户晓的魔幻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可以下一个断言:《指环王》的故事是臆想出来的西方战胜东方的历史。《指环王》系列三部曲作为西方魔幻文学的史诗级巨著,《指环王》三部曲堪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超级IP和文化衍生品。《指环王》系列电影改编自英国现代奇幻文学之父约翰·托尔金的同名小说,并加入了许多新元素,最值得一提就是西方和东方的隐喻。
《指环王》,欧美版“西游记”?以历史解构的眼光看,《指环王》就是一部魔幻般的欧洲中世纪史。这个并不复杂的正邪二元对立的奇幻故事,在大量真实与虚构细节的编排之下,呈现出浓郁的历史隐喻色彩。
《指环王1:护戒使者》海报
如果结合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抽丝剥茧,你会发现指环王的深层故事是一个西方战胜东方的终极隐喻,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西方人对东方真实的、极度的恐惧之上。换言之,这个逻辑是这样,东方压迫西方,而西方恐惧东方,于是必须战胜东方,才能拥有新的未来。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精灵公主阿尔玟形象
所以我们可以下一个断言:《指环王》的故事是臆想出来的西方战胜东方的历史。
《指环王》系列三部曲
作为西方魔幻文学的史诗级巨著,《指环王》三部曲堪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超级IP和文化衍生品。《指环王》系列电影改编自英国现代奇幻文学之父约翰·托尔金的同名小说,并加入了许多新元素,最值得一提就是西方和东方的隐喻。
约翰·托尔金,代表作有《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系列等欧美家喻户晓的魔幻文学作品
《指环王》小说创作于1949年到1957年之间,按照托老爷子的说法,创作《指环王》是因为看到西方拥有一套很完备的历史,却缺少本民族的魔幻文学史诗,这是为了“填补英美魔幻文学世界的空白”,在许多民族的文学传统之中,史诗和神话往往都是虚构的故事,但它们一定都取材自现实历史,《指环王》也如是。
根据《冰与火之歌》改编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
托尔金的野心着实不小,《指环王》也确实是现代欧美魔幻文学的巅峰之作,后世的《冰与火之歌》《纳尼亚传奇》,甚至是《哈利·波特》都有《指环王》的影子,比如宏大架空世界观的设置、人类精灵和半兽人的塑造、魔法和中世纪骑士的结合等等。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人皇阿拉贡和精灵公主阿尔玟形象
接下来让你的想象力驰骋,在历史的基础上,看《指环王》里的精彩隐喻。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戒灵形象
《指环王》系列故事在中国一直被戏称为“欧美西游记”,因为其故事主轴是一个类似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成长冒险”。事实上,《指环王》系列小说在欧美世界的地位,确实可以和《西游记》相提并论。《指环王》也构建了一个超自然的魔幻巨大世界观,正邪二元对立之下,神、魔、人三足鼎立,故事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以精灵为代表的正义阵营同以半兽人为代表的邪恶阵营之间的正邪较量,一条则是和《西游记》类似的“取经故事”。
《指环王》系列中的咕噜形象
不过同样的故事结构,却展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样是“走出去”,《西游记》是向外学习,取得真经;而《指环王》却是排除万难,销毁魔戒,这体现了东西方两个民族对外面世界不同的态度,一个是学习吸收,一个是征服破坏。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弗罗多形象
虽然《指环王》这样的史诗巨著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等到将它搬上大银幕,却已经是21世纪初了。进入新千年,随着好莱坞电影工业和特效技术的成熟,《指环王》的系列电影才得已提上日程。当同时期的中国特效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好莱坞却能呈现如此纤毫毕现的魔幻奇想世界,让人不由得感叹。时至今日,《指环王》依旧是魔幻电影的巅峰之作。
《指环王3:王者归来》的巨象
可以说,《指环王》系列电影是一场文化盛宴,让人大饱眼福,但是其深层故事却是一段被扭曲的,臆想出来的历史。
咕噜
《指环王》三部曲可以说是集整个西方世界的力量拍摄完成的电影,由新西兰名导彼得·杰克逊操刀,集结了大半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演员,几乎不计成本。电影全程在导演的家乡,风光如画的新西兰取景,光是群演就动用了2500多人,绝大部分都是新西兰当地人,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扮演人类、半兽人士兵的基本都是新西兰陆军士兵,总兵力不过5000人,却借给导演2000人,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鼎力相助。
彼得·杰克逊,代表作有《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系列,《金刚》等电影
当初,杰克逊第一次读到《指环王》系列小说时,表示就算票房惨败到自己不能够再当导演,也要拍摄完成。事实证明,杰克逊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三部曲叫好又叫座,虽然制作成本高达2.8亿美元,是当年全球最顶级的制作,然而总票房却超过29亿美元,足足10倍。《指环王》三部曲于2001年至2004年上映,几乎把能拿的电影奖项都拿了遍,共获国际奖项351项,提名284项,并狂收17个奥斯卡奖,重现了当年《泰坦尼克号》的奇迹。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精灵女王凯兰崔尔形象
恢弘的世界观、精致的服化道、引人入胜的剧情、俊朗美丽的演员、立体丰富的人物塑造,让人深深着迷,这也就是为什么《指环王》三部曲的导演剪辑版接近12小时,却完全不会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感到乏味的原因。如此的史诗巨作,看一部少一部,也难怪《指环王3:王者归来》在2005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11提11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皇阿拉贡
但是剥离掉指环王的光环,从浅层的打怪故事往下挖,会出乎你的意料,因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扭曲,乃至恶毒的历史种族隐喻,是一部西方战胜东方的假想中世纪历史。
中土世界
从背景看,《指环王》成书于50年代,当时的世界正处于东西方冷战的氛围之中,西方随时面临着被“东方(苏联集团)”核团灭的危险,这一切都反映在文学作品之中。
咕噜
托尔金本人也是牛津大学的历史、文学双料教授,对历史细节的把握信手拈来,如此看来,《指环王》的隐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作者潜意识里对东方敌意的折射。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戒灵形象
东方对西方的胜利,转化为西方对东方的丑化《指环王》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奇幻世界观的设定。在《指环王》的世界里,一共有人类、精灵、矮人、霍比特人和半兽人五大种族,他们分别和现实种群相互对照。《指环王》的叙事层面回归了神话寓言和民族史诗最常见的正邪二元对立模式。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半兽人形象
故事是以正义一方战胜邪恶一方告终,这种战胜不止是军事意义上的,更是价值观上的。
阿尔玟公主
同时,从《指环王》小说、电影中呈现出的地理格局看,中土世界的地势地貌和地理位置和欧洲大陆极其类似,所指的便是中世纪的欧洲。这个幻想世界,本质上就是欧洲的化身。
《指环王》之中的正反派,也就是正邪两大阵营,分别是以精灵和人类为代表的中土世界和以索伦为首的半兽人的魔多,有意思的是,精灵和人类的居住地从地缘上看都集中在中土世界的西方,而魔多则位于东方,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西方视角的刻意为之,隐喻了东西方的地缘格局,智慧、勇敢、美丽的精灵属于西方,丑陋、残忍、嗜血的半兽人则属于东方。
半兽人
这五大种族也不是胡编乱造出来,而是和欧洲中世纪的历史相对应的。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萨鲁曼形象
首先是精灵,他们是高贵优雅的种族,讲究礼仪和等级秩序,拥有高于其他种族的魔力和文明,表现为制造武器的核心技术,以及治疗的神力。事实上,精灵这一族群象征的正是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教廷,他们是《指环王》中最为高贵的血统与种族。
阿尔玟
其次是人类,他们是对抗魔多的主力军,也是中土世界人口最多的种族,他们象征着中世纪欧洲的农民、骑士、小手工者以及封建贵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拉贡,他虽然是人皇,却拥有精灵血统,因而得以成为人类领袖,这象征着中世纪西欧封建王权和天主教权的合流。
《指环王》中的人类军队,身穿的甲胄是典型的中世纪风格
矮人则是杂糅了维京人、日耳曼人、犹太人等民族形象创造出来的种族,他们留着典型的维京人的胡子,戴着牛角帽,使用战斧;身材短小,却力大无比,喜欢挖矿、收集珠宝,积攒财富,是对欧洲蛮族形象的再创造。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矮人形象
作为主角之一的霍比特人,则是托尔金对自己民族的隐喻。霍比特人也是身材短小的民族,但是不喜欢争权夺利,只喜欢享乐,民风淳朴、乐善好施,杂糅了英格兰乡下人和吉普赛人的特征,象征着欧洲最纯洁的民族,也是托尔金家乡英格兰人的隐喻。
《指环王》的护戒使者弗罗多,最为纯洁的霍比特人,可以抵抗魔戒的诱惑
重头戏则是半兽人,这个民族几乎集中了所有的缺点,他们肮脏邋遢、智慧低下、嗜血残暴、喜欢侵略,而且繁殖能力极强,很明显是象征着中世纪时期侵略欧洲的东方民族,而且有很强的游牧民族色彩。。
半兽人
最惊人的是,《指环王》中反派的战争策源地有两个,一个是白袍巫师萨鲁曼控制下的艾辛格,一个是索伦的大本营魔多,都在东边,相对精灵和人类世界的距离一远一近,分别对应着欧洲人眼中的中东和远东,而且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战争的来源。
魔多地图
其中,最惹人遐想的无疑是魔多,它是大魔王索伦的老巢,也是魔戒锻造的地方,它的地形格局是西、南、北三面环山,而东边却畅通无阻,这是西方人潜意识里对东方世界的想象,封闭而隔绝,同时却有巨大的战争潜力,影射蒙古、印度、俄罗斯乃至中国那样的格局。
魔戒上的文字极其类似阿拉伯文或突厥文字
事实上,魔多正是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可以是东欧、中东、远东,还可以是中国、蒙古、日本,半兽人也可以被理解为匈人、波斯人、土耳其人、蒙古人、阿拉伯人、俄罗斯人乃至中国人,同时,魔多也很可能是对纳粹德国、苏联的影射。然而,代表着正义勇敢的精灵和人类却无一例外都生活在西方,地理上的位置代表着意识形态,一目了然。
魔戒也有丰富的象征意味。《指环王》最核心的剧情就是“销毁魔戒”,传说中,索伦打造出19枚戒指,3枚归精灵王,7枚归矮人诸侯,9枚归人类国王,而他自己留下了最强大的至尊魔戒。在《指环王》世界观里,除了从未接触过魔戒的霍比特人,几乎没有族群可以抵抗魔戒的诱惑,这象征着一种对神明的解释权,也就是东西方谁是天选之子的问题。
精灵女王
得到魔戒,就可以统治中土世界,更代表着魔戒是一种力量,东西方都对之无比渴望。但是最后,魔戒被象征着最纯洁的西方民族的霍比特人销毁,这直接代表着西方打破了“天选之子”的争辩,选择开创新世纪,也就是将西方的文明观作为一切事物的衡量标准。
索伦之眼
此外,《指环王》中的诸多战役,本身也是欧洲历史上真实战役的改编。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精灵王子形象
西方的历史开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指环王》中的人类世界,在一开始是四分五裂的,人族三大王国亚尔诺、刚铎、洛汗互不来往,而精灵族也不支援人类,这无疑象征着历史上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分裂。亚历山大帝国是一个由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6年建立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被认为是西方世界的第一个帝国。
红色部分即为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紧随其后的罗马帝国,则被认为是西方世界共同的历史起源,但是它在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两部分,在《指环王》里就对照着洛汗和刚铎,真实历史上罗马帝国走向了灭亡,再无联合的可能,但是《指环王》则魔改了这一段历史,洛汗和刚铎最后走向一体,表达了西方世界对于统一的向往,这种思想不止是中国人有,西方人也有,这就是今天欧盟的文化来源。
红色部位为西罗马帝国,紫色部分为东罗马帝国
有意思的是,罗马帝国统治了西欧和地中海沿岸,但是却没能统治东欧,因为在那时候,斯拉夫人被认为是欧洲的野蛮人,是不被文明所容许的异族,特别是针对俄罗斯人。因而直到今天,欧洲人都在排斥俄罗斯人,将其视作“东方民族”。
俄罗斯人由于被蒙古人统治过上百年,而被欧洲人视作“蒙古后代”
洛汗国擅长养马,骑兵很强,是波兰和匈牙利的融合体,在地缘上接近东方,象征着中东欧的天主教地区;刚铎国是最强大的人类王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实就是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象征,距离东方较远,也就是西欧地区,是今天欧洲的核心地带。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
《指环王》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细节,当精灵公主阿尔玟看见主角一行人遇袭之时,用精灵语召唤泉水御敌,这种语言是托尔金独创的,但是大量语法和词汇则借鉴了拉丁语。而拉丁语也正是西方世界的“雅言”,是天主教的官方语言,最为正统的文字,其隐喻不言而喻。
电影中有大量战争戏,最重要的两场是圣盔谷之战以及白城之战,这两场战役堪称是中世纪以来所有经典的西方对抗东方的战争的缩影,极具代表性。
《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甘道夫形象
就历史来看,这两场战役可能集中了匈人大帝阿提拉围攻西罗马帝国都城拉文纳之战、波兰骑兵抵抗蒙古入侵之战、耶路撒冷十字军防守战、蒙古围困基辅和莫斯科之战、波兰翼骑兵解围维也纳之战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攻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之战等战役的特点。这些战役在历史上大多以东方力量的胜利告终,但是在《指环王》里以两场西方人胜利的战役所代指,这是西方为了获取历史尊严而重新解读的方式。。
戒灵
首先是洛汗王国对抗萨鲁曼的圣盔谷之战,这场战役的关键词是“围城”,圣盔谷是一个易守难攻的要塞,在中世纪的欧洲有不少这样的要塞城市,比如君士坦丁堡、维也纳、拉文纳等等。这场战役有鲜明的围城战色彩,让人联想到匈人大帝,被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围攻拉文纳之战以及天主教之盾匈牙利王国抵御奥斯曼土耳其入侵的战役,还有耶路撒冷的十字军防守战。。
圣盔谷
半兽人炸开了洛汗国都城的城墙,打开了一个缺口,和历史上1187年的耶路撒冷围城战如出一辙。当时,耶路撒冷的骑士团为了抵抗萨拉丁的阿拉伯大军,在缺口上死守十天,最后还是被萨拉丁攻克。但是《指环王》之中,这场毫无悬念的围城战却以西方获胜告终。
电影《天国王朝》讲述了耶路撒冷围城战的故事
《指环王》给出的数据是1千洛汗骑兵对抗1.5万半兽人大军,兵力悬殊,然而《指环王》加入了维也纳骑兵解围维也纳之战的细节,使得圣盔谷之战大获全胜。
被萨鲁曼蛊惑心智的希优顿国王
说起这个波兰翼骑兵,可是声名赫赫,他们号称“天主教之矛”。168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兵20万,围攻神圣罗马帝国的都城维也纳,就在城破人亡之际,波兰翼骑兵及时赶到,击溃了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指环王》中,被迷失心智的洛汗王放逐的伊欧墨,正象征着此前被神圣罗马帝国排斥的波兰人,但是当他“迷途知返”,率领骑士团一出现,也是摧枯拉朽一般打垮了半兽人,扭转了战局,和波兰翼骑兵解围维也纳如出一辙。
骑士团冲锋
《指环王》戏码最多的一场战役,无疑是刚铎王国首都白城(米纳斯提力斯)的保卫战,这场战争的维度更加复杂,象征着奥斯曼围攻君士坦丁堡之战,蒙古进攻基辅和莫斯科之战。
特别是刚铎首都白城,几乎就是君士坦丁堡的翻版。
《指环王》中,半兽人的刻画并不多,大多数极其脸谱化,但是有一点却被大肆渲染,那就是半兽人极其善于建造攻城的器械和火炮,他们使用投石机和火药攻打白城,对应着历史中蒙古人对欧洲的入侵,也预示着1453年土耳其人用乌尔班大炮攻克君士坦丁堡的战役。历史上,蒙古人从中原和阿拉伯掳走许多善于建造机器的工匠,进攻基辅、巴格达和莫斯科正是靠着投石机以及火药,而且半兽人还很会使用弓箭,这一切无疑都是蒙古人的特征。
白城之战中,人皇阿拉贡唤醒了亡灵大军,而这支军队更有意思了。他们的衣着打扮很类似东正教风格,隐喻着背叛西方的俄罗斯人,然而他们最终也被西方感化,一同战胜了更为“东方”的魔多,这背后的历史隐喻无须多言。
亡灵大军
魔多除了半兽人,还有一支南方来的海盗部队,这象征着当时横行在阿拉伯海和红海之间的阿拉伯海盗,曾经是西方在地中海意外的噩梦;同时,还有一支战象部队,那些士兵的打扮是宽大的长袍和面罩,结合战象这个意象,可以确定是在隐喻历史上使用战象进攻斯巴达的波斯人,也可能是阿拉伯人。
弗罗多和阿拉贡这两个西方主角也有各自的隐喻色彩,弗罗多负责带魔戒前往魔多销毁,象征着西方对东方的贸易通商和传教,类似马可·波罗、哥伦布一样的角色;而阿拉贡负责在刚铎抵抗魔多大军入侵,象征着对东方的军事战争,他是类似抵抗奥斯曼入侵的斯堪德一样的人物,而他和精灵公主成婚,更凸显了西方人对于血统的重视,是一种贵族情结。
《指环王》的结局是西方的完全胜利,人类和精灵大军反攻魔多,在历史上对应着十字军东征中进攻大马士革的战争。然而历史上十字军没有攻克阿拉伯帝国的核心区域,而《指环王》里成功了,这个成功前提是魔戒被销毁,暗示着东方价值观的落败。
如我所说,魔戒的摧毁,象征着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胜利。最能佐证这一点的是咕噜这个角色,他是片中最有深度的一个角色,浑身光秃秃、面目可憎,本是霍比特人,因为受到魔戒蛊惑而腐化,他象征被东方文明征服的西方人,在历史上就对应着巴尔干半岛的穆斯林群体,这些人生在欧洲,在精神上却和阿拉伯地区保持一致。
以解构的眼光看,《指环王》三部曲根本就是一部西方对抗东方,并且战胜东方的故事。当然这些隐喻不妨碍《指环王》的伟大,哪怕它确实带着偏见。但故事归故事,历史归历史,西方人深藏内心的对东方人的敌视,其实是恐惧的变相,《指环王》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
《指环王》系列问世之后,每次都有人问托尔金,到底是在暗喻什么?二战?中世纪?还是美苏冷战?托尔金的回答则是:什么也不暗指,只是消遣一乐。大师已然作古,但历史仍在继续。
霍比特人的故乡夏尔,取景地是真实存在的新西兰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