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xf运动版本(捷豹XFSPORTBRAKE10000公里留影)
捷豹xf运动版本(捷豹XFSPORTBRAKE10000公里留影)如果要我评分,满分是100分,那么这11个月下来,产品质量层面(不涉及主观因素)可以打85分。首先不厌其烦地再次回答一个很多人问的问题:捷豹的质量靠谱吗?昨天下午,广州受到今年第一个台风的轻微影响,乌云密布,但其实热得很,并没有下雨。这种天色,导致我车子这个剧院红拍出来的效果颜色偏沉。去年8月9日提车,11个月跑了10000。还没有机会出过远门,一直都是跑珠三角,去南沙、深圳、珠海。其实如果不是过去三个月因为各种情况没有离开过广州,本该月均1000公里没问题。之前说过的优缺点不想重复了,对这辆车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翻翻老帖。
本文首发于老司机APP(ID:BastiHuang)实在很久没发过长文了。一方面是因为用车方面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细说的新发现,毕竟之前一篇优点和一篇缺点已经写得太详细了;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去三个月一直待在广州,哪儿都没去成,自从3月的深圳自驾游以及那三篇游记之后就无以为继了。
直到昨天,车子达成了10000公里的里程碑,觉得是时候又弄个大制作了,于是洗好车,用十八流摄影和PS技术完成了配图,然后开写……
参照捷豹官方的产品手册弄个封面
这是达成10000公里前夜的随手留影,停在了母校围墙旁边。用华为MATE 10的夜景模式,手持拍摄,没有P图出来的效果,勉强能看呗。
昨天下午,广州受到今年第一个台风的轻微影响,乌云密布,但其实热得很,并没有下雨。这种天色,导致我车子这个剧院红拍出来的效果颜色偏沉。
去年8月9日提车,11个月跑了10000。还没有机会出过远门,一直都是跑珠三角,去南沙、深圳、珠海。其实如果不是过去三个月因为各种情况没有离开过广州,本该月均1000公里没问题。
之前说过的优缺点不想重复了,对这辆车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翻翻老帖。
首先不厌其烦地再次回答一个很多人问的问题:捷豹的质量靠谱吗?
如果要我评分,满分是100分,那么这11个月下来,产品质量层面(不涉及主观因素)可以打85分。
扣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动后尾门曾在初期出现过电子故障,无法电动开合,需要手动,原因不详。先后去过改装店和4S店维修,刚维修完都没问题,但一回家就再次失灵。正当想再次去4S店维修(属于保修,不花钱的),结果在一次洗车过程中彻底恢复正常了,真要感谢那家洗车店,不知道施了什么魔法。反正自那以后,再也没坏过了。
之前就听说过捷豹电子系统因为过于灵敏而容易报错的传说,这下算是亲身体验了,果然是很神奇,不知道咋地就失灵了,不知道咋地就正常了。
二、之前在缺点篇里提及过,我车子的前轴附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发出金属扭曲撞击之类而造成的咔咔咔的异响,很轻微。一般是下家里地库那个一边要向左转90度一边要过减速带的位置,即车身前部会发生左右扭曲的情况下出现,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习惯就好。只是能在车里清楚听到这种声音感觉很奇怪,很影响质感,反正以前开的几辆比较便宜的车都没有这种情况。问过别的车友,他说并没有相同的情况发生。
三、提车的时候就发现前右侧那个每次开空调都会徐徐翻开、每次关空调都会徐徐合上的出风口坏了,卡在了半路。后来修了两次,好了,但开合的时候还会有轻微的咔咔声。这就是仪式感(zhuang bi)的代价。反正不坏就不管它了,无伤大雅。
四、怠速时发动机会出现不规律的较大幅度抖动,是Ingenium发动机的通病,很多开同款发动机的车友都反映有这个问题。我的“解决办法”是不要关自动启停,尽量在短时间停车等候时关闭发动机,这样就肯定不抖了。但代价是每次重新启动时虎躯一震,抖动更大。
说实话,就算它抖,还是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至少捷豹这发动机怠速时的运转声比宝马、奔驰家的好多了,没有明显的柴油机式哒哒哒声。所以这个抖动尽管也被我列作质量的扣分点,但扣分有限。
除了上述四个明显的质量层面的扣分点,实在没有其他让我倒霉的事情发生过。所以那些一天到晚说捷豹质量堪忧的,不可尽信。其实任何品牌的车子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确实有设计和材料缺陷的,一般都是概率问题了,或者说是人品问题。
对了,之前确实出现过动力单元的问题,走着走着变速箱逻辑突然变傻,不会升降挡了,以及启动时转速忽高忽低,不能成功打火。但后来发现是我自己后加的DTE外挂有问题,怀疑是接口接触不良导致偶发性脑抽。后来索性把外挂拆掉,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这个问题,所以不属于车子本身的质量问题。
这个外挂之前用在3系上效果很好,动力体感提升明显,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唯一问题是导致自动启停感应器失灵,但这倒也谈不上有什么不好吧)。但用在XF这套动力总成上,效果就很一般了。其实我并不是想提升动力(250匹够用了),而是想提升换档的顺畅度,因为3-2-1降档的顿挫感相对明显(捷豹车主都懂的,但这也谈不上是质量问题,只能说是调教的功力问题)。结果换挡尽管略微有一丢丢改善,但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拆了算了。而且拆了之后,感觉这个换挡顿挫也没那么恶心了,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有没有其他非质量层面的问题?例如主观层面的问题,即车子在某些环节没有达到我的心理预期,或者说没有达到它40多万这个级别的车子该有的水平?
有的。首先是配置层面。相比于国产的XFL,这台英国进口的XF旅行版配置上“很欧洲”,驾驶层面的配置一起步就很高,我这个乞丐版已经是25t了(2.0t的中功率,250匹马力),而不是XFL入门的20t(200匹)。但享受层面的配置就妥妥的乞丐,没有全液晶仪表,没有中控大屏(2019款标配了大屏,还给了金属油门和刹车踏板),没有英国之宝音响,没有LED前大灯,没有后排各种舒适配置,例如遮阳帘、空调控制按钮等等,反正“不必要”的配置,基本都不给你。
假如这车是按照46.8万的指导价,那是毫无性价比可言,谁买谁SB。在我看来,如何真让我掏40多50万买这车,上述配置是必须的,甚至还应该提供一些后备箱的配套装置,例如导轨、大网兜、限位器等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除了大空间,啥配套设备都不给。
其实最让我不满的配置,是原配那套只有17英寸且样式贼丑的轮圈,这个是我在缺点篇里放在第一位吐槽的。这都8102年了,居然还给一辆标榜运动和品位的C级豪华车配17寸的小圈,而且固特异的Eagle F1又硬又嘈,完全没有因为圈小胎厚就带来更舒适的驾乘感受,没有!所以各位潜在买家,买这车之前都得想好要换一套怎样的19甚至20寸轮圈,否则这车的气质根本出不来。
我这套19寸轮圈是所谓的定制锻造,样式参照ABT的GR款,性价比较高。厂家是戴卡宏鑫,算是个口碑不错的大厂吧,不少车友都用他们家的圈。其实一开始是想入一套ACE的,样式差不多,但价格贵了小几千,实在穷,算了。
轮胎原本想配个米胖,但有个行家朋友劝我没必要用大牌子,太贵了不划算,推荐我用国内代工厂自己的品牌胎,便宜很多,他们专业玩改装的也用这些胎。跑了七个月了,感觉很满意,啥事都没发生过。
至于其他改装的内容,之前也发过帖,这次就不重复了。一直想把全车的镀铬条贴黑,但拖延症发作,直到今天还没弄,例如屁股这条镀铬条还是bling bling的,但其实看着也没那么不好看……
而且有没有发现,XF旅这个屁股从正后面看上去,视觉上相当低趴,挺带感啊。
双出排气换了这个黑色镀铬的大尾嘴(只是换了尾嘴,并没有去搞中尾),比原配那个银色镀铬且两个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小嘴协调多了。
11个月开下来,我对这车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是很满意的,尽管它的动力单元不如3系完善,配置不如国产车型丰富,保险很贵,而且现在的月供偏高,让我有点后悔没分36期,但人无完人,车无完车,买车用车其实没必要那么理想化,在理性的基础上可以稍微感性一把。
XF SPORTBRAKE是一台必须跑起来车,是一台快车,一台运动型奶爸车。它不适合在拥堵的城区内蠕动(尽管它的操控很棒,如今开熟了,在狭窄道路里变道超越肉车得心应手),而适合一直在80-120之间奔驰,它那个张弛有度的底盘在绝大部分铺装路面上都会给予你十足信心,既舒适又扎实。
尽管它加速的体感并没有那么刺激,但它真的很容易就超速,必须悠着点。
尽管它的屁股看上去很大很笨,车子有1.8吨重,似乎没那么容易甩起来,但当你换成动态模式,挂上S档,关掉ESC,那么一个大脚油门就会告诉你它是马力不小的后驱车,必须悠着点。
必须强调的是,我不是旅行车的情怀粉,我只是喜欢轿车的驾驶感觉,喜欢运动型的轿车,同时又希望车子装载能力更强,更适合长途舒服地开,于是只有旅行车,只有打折后的XF SPORTBRAKE可以满足我这个刚需。
买这辆车的初衷其实有两点,一是之前的3系和MINI装载能力无法满足我们家庭的要求,二是消费升级,于是就有了这个选择。
偶尔会有车友问我这车值不值得买,甚至有一个本身就开着蔚揽的童鞋问值不值得升级成XF旅,我基本都没怂恿他们买。其实如果你对于入手这台车有犹豫,就大概说明了这台车并不适合你,你还没有做好成为XF SPORTBRAKE车主的准备。真的,买这台车,是需要有一定勇气和冲动的。
当初开3系,我觉得BMW的调性很适合自己的性格。但在开上XF SPORTBRAKE之后,我才发现,这台车才是自己个性的缩影。在感性层面,它的小众、它的排气声、它的一点神经质,令这辆车跟我更合拍。
我尽管不属于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那类人,但兴趣爱好和工作方式都不愿随大流,我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办妥一件事。我信任自己的能力,恪守自己的原则,追寻自己的境界,享受自己的乐趣。总之,不太需要在意别人怎么看。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或许你也很适合这台车。
以上,就是我对XF SPORTBRAKE第一个10000公里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