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鸭绿江断桥据桥头的碑文记载,鸭绿江断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于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始为铁路桥,十二孔 长944.2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90度,便于往来船只航行,是世界上首座平行旋转的铁路开闭桥。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美军飞机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桥被炸毁,成为废桥。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习惯称为“断桥”,朝鲜一侧只留下光秃秃的几个桥墩。1993年修复开发,让断桥成为战争遗迹型旅游景点,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桥头上方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着一个紫铜巨匾,上面有“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为迟浩田题写。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一座名叫文斌桥的小桥边,有一条长长的隔离铁丝网,便是中朝两国的边界线。据介绍,这里是丹东可以到达的离边境线最近的地方之一,可以近距离地观赏朝鲜

人来到这个世上,应该尽量多地欣赏、体验、品尝、感悟,然后分享美,传递爱,留下思考或启示……为此,笔者利用各种机会,走了很多路,赏了很多景,陆续分享给朋友们,让大家与我一起回顾旅途的愉悦或感动,乃至点点滴滴——

从大连乘车赴丹东。汽车行驶在宽敞平整的鸭绿江大道上,沿江而行,两岸秀丽风光从视野中匆匆略过。

曾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条江,记住了这个英雄的城市。

丹东位于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与朝鲜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新中国成立后,丹东人民站在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最前沿,被誉为英雄的人民;丹东市,被誉为英雄的城市。

在一座名叫文斌桥的小桥边,有一条长长的隔离铁丝网,便是中朝两国的边界线。据介绍,这里是丹东可以到达的离边境线最近的地方之一,可以近距离地观赏朝鲜景色。的确,站在桥上,对面小村子的朝鲜语标语清晰可见,居民身着朝鲜特色的服装在田间劳作,举手投足都历历在目,如果不是那道铁丝网,根本分辨不出这里是国界。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1)

文斌桥

离开文斌桥,沿鸭绿江大道直奔著名的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作为中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为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军事交通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因此,瞻仰断桥,也是为追述军事交通的历史,增加军事交通这部大书的厚度。

据桥头的碑文记载,鸭绿江断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于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始为铁路桥,十二孔 长944.2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90度,便于往来船只航行,是世界上首座平行旋转的铁路开闭桥。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美军飞机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桥被炸毁,成为废桥。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习惯称为“断桥”,朝鲜一侧只留下光秃秃的几个桥墩。1993年修复开发,让断桥成为战争遗迹型旅游景点,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桥头上方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着一个紫铜巨匾,上面有“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为迟浩田题写。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2)

鸭绿江断桥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3)

鸭绿江断桥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4)

鸭绿江断桥

远远看去,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成为抗美援朝最有力的见证。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低头深思,深受教育。

离开鸭绿江断桥,乘船进一步接近鸭绿江。

据说,鸭绿江是因为水的颜色而得名,那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先人们才称其为鸭绿江。上了船,驶入江中,我们才体会出这名字的涵义,的确,江水绿莹莹的,清澈洁净,比想象中的有过之而无不及,难得先人们想起用这个名字。鸭绿江的水质很好,没有任何污染,这是鸭绿江两岸人民共同维护的结果。

游船绕过断桥,顺水而下,行驶在碧绿的江水里。对岸就是朝鲜的新义州,美丽的自然风光一览无余,但他们的建筑依然保持着朴素的风格,与丹东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远处的房屋上挂着巨幅的标语,可惜不认识朝鲜文。因为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也很友好,向朝鲜渔船上的渔民挥手,他们也笑着挥手回敬,显得是那么的和谐,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这里是国界。鸭绿江没有使中、朝两国人民有“天各一方”的感觉,反而由于历史的凝重,使两国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鸭绿江见证过中华民族英勇不屈保家卫国的壮举,也见证过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人的情感,一切似乎就在昨天。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弹指一挥间。如今,鸭绿江的两岸显得那么的平静。我们的国家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我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要捍卫这种平静,使两岸都远远地离开战争的硝烟。

在江上转了一圈,下船时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换乘汽车,沿江而行,到达河口风景区,这里有著名的中朝共用的发电站。

这个发电站的大坝由中方管理,驻有一个边防连队。在排长的带领下,走上大坝,领略中朝两国的湖光山色。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5)

发电站大坝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6)

中朝边境

沿着大坝一直走,便到了对岸用铁栏杆圈起的一处小院落,顶头的墙上用中朝两国文字写着“中朝边境”,旁边的哨卡上也有“中朝友谊万岁”的字样,栏杆外不远处,有朝鲜设立的边防哨卡。排长与值勤的朝鲜军人打了个招呼,那名军人竟然走了过来,接受了我们递过去的香烟。这名朝鲜军人的汉语讲得不错,跟我们聊了几句,他说他的父母在北京做生意,将来他也有可能去北京,让我们觉得亲近了不少。

离开发电站,又去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的拍摄基地龙泉山庄。据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主创人员想在赵本山的家乡铁岭拍外景,后又来到鸭绿江河口,经实地考察,一下就选中了河口的清源山庄做外景地。他们认为,鸭绿江河口景区风光秀丽,村民生活富足,住房也不错,符合剧情要求,是反映农村生活理想的外景地。著名笑星赵本山于2002年在此完成了火遍大江南北的18集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第一部的拍摄工作。

汽车一直开进景区。一下车,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龙泉山庄和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第一部)里的龙泉山庄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它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山、水、庄相映成辉,瀑布、人工湖、吊桥、回廊及水坝构成了完美的庄园盛景。但是,据知情人说,当时拍摄《刘老根》的龙泉山庄,已经被一场意外的大火烧了,当时的山庄系仿造重建,剧中的餐厅、客户、队部、药膳房、苞米仓、木桥、灯笼、戏台等如过去一样,并已建成永久式建筑,房间构造及里面的陈设也和当时一模一样,不知道的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7)

龙泉山庄

走进山庄,走进一间间房子。这些房子都是采用北方民间木制建筑风格,装饰古朴自然。在刘老根的办公室里,我们戴上他的帽子,照了几张像,还真有几分像刘老根。

离开龙泉山庄,我们再次来到鸭绿江边,再次乘船亲近鸭绿江。

太阳已经西斜,山间弥漫起薄薄的雾,满山遍野的苍松染上了淡淡的青黑,山间的民舍上飘起袅袅炊烟。这一段的鸭绿江水青翠碧绿,宽阔舒缓的江面倒映着两岸群山静谧幽雅,吸一口气,清爽的感觉沁人心脾。

鸭绿江对岸的朝鲜一侧,握杆垂钓的人悠闲自在,浣衣提水的少女欢笑嬉戏,偶尔几只渔舟驶过,泛起波痕,好一幅安详恬静的画面。

鸭绿江水在身边静静地流淌,天空中飞翔着怡然自得的白鸥,耳边还不时响起一阵阵悠扬动听的鸽哨……这里,青山令人陶醉,绿水令人陶醉,自然浓郁的异国风情更令人陶醉,真想捧一捧鸭绿江水,更真切地亲近这一切……

丹东鸭绿江丹东之夜(丹东拜访鸭绿江)(8)

乘船亲近鸭绿江

晚上,在鸭绿江边吃面条鱼,体验了一下纯正鸭绿江特产的味道。据介绍,鸭绿江面条鱼是在江海之间洄游繁殖的鱼类,又称小白鱼、银鱼,它身体细长、头扁平、口大,因其无骨无皮,通体晶莹透明,旧社会人们无粮可食,将该鱼捕回去后用锅一煮,与面条一般,故此得名。面条鱼增长速度缓慢,营养价值高,是丹东的特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鸭绿江面条鱼最高年产量可达600吨,曾经被当地人成为“最不值钱的鱼种”,但由于其味道鲜美,导致了人们对其滥捕滥捞。现在,面条鱼已经濒临灭绝,若大个鸭绿江,年产量仅为三五吨,其价格也就非常昂贵了,现在要一条一条的卖,其价格高达每条20元。而市场上的面条鱼,大都是从外地引进来的人工养殖面条鱼,又叫大银鱼,不是原种鸭绿江面条鱼,所以不太贵。

不久,面条鱼上来了,迫不及待地夹一块放在嘴里,顿觉清香满口,一嚼一品,真的是口感绝佳、鲜嫩异常!能够吃到如此的美味,真的是不虚此行。老板还给我们准备了玉米面贴饼子、大渣子粥、当地的大米饭等当地的农家饭菜,也都是新鲜味美,让我们禁不住吃了还想吃,无奈肚子里实在装不下了,只好作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