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孩子大脑思维能力的方法(从奖励到自驱力)
训练孩子大脑思维能力的方法(从奖励到自驱力)小白鼠几乎立即爱上了这种感觉,它们不断的压下杠杆来寻找快感。在之后的实验中,面对食物的诱惑,电网的烧灼,小白鼠们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哪怕脚被杠杆下面的电网烫糊了,都悍不畏死的不断压下杠杆,直到力竭而死。1953年,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和彼得米尔纳将电极植入了小白鼠大脑中的某个区域,并将其联通在一个杠杆上,当小白鼠压下杠杆,这个大脑区域就会受到电击。 “写完作业就可以看手机。”“坚持练琴一个月可以得到一辆遥控车。”与一些专家们的看法不同,许多家长都发现用“奖励”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完成那些困难的任务,这其实与大脑中的“奖励机制”有关。
小宇妈妈是公司高管,当她发现上小学的孩子没有学习动力,常常拖拉作业、逃避练钢琴的时候,就用管理员工的方法,给孩子制定了一套“奖励制度”:按时完成作业、阅读任务、练琴,就能得到“星星”,而看手机、看电视则要花掉“星星”。
一开始孩子遵守得挺好,小宇妈妈更是洋洋得意的跟公司同事吹嘘自己的教育方法,但仅仅一周后,孩子就故技重施。没有足够的“星星”也可以偷着看,手机的密码也被孩子“破译”;练琴更是能逃就逃,奖励机制完全失效。
许多专家都不赞成用“奖励”的方式管理孩子,甚至称其为“贿赂孩子”,他们要求家长们尽可能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但孩子才两年级,哪有自驱力和自控力能够每天练琴?又如何推动孩子自觉的完成各项作业?难道真要走向奖励的反面,像周杰伦的妈妈那样提着棍子站在孩子身后,每天逼着孩子练琴、写作业?
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写完作业就可以看手机。”
“坚持练琴一个月可以得到一辆遥控车。”
与一些专家们的看法不同,许多家长都发现用“奖励”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完成那些困难的任务,这其实与大脑中的“奖励机制”有关。
1953年,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和彼得米尔纳将电极植入了小白鼠大脑中的某个区域,并将其联通在一个杠杆上,当小白鼠压下杠杆,这个大脑区域就会受到电击。
小白鼠几乎立即爱上了这种感觉,它们不断的压下杠杆来寻找快感。在之后的实验中,面对食物的诱惑,电网的烧灼,小白鼠们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哪怕脚被杠杆下面的电网烫糊了,都悍不畏死的不断压下杠杆,直到力竭而死。
接着,美国杜兰大学的精神病学家罗伯特希思在人类身上重复了这个实验,在病人脑部的同一区域植入电极,并给了他们一个“控制盒”,按下按钮就能电击这部分大脑区域。
而这位病人的反应跟小白鼠同出一辙,他们平均每分钟电击自己40次。即使感到饥饿,也不能停下按钮上的手指。
现代脑神经学家认为,人类和小白鼠会出现这样的反应,是因为电击启动了大脑中的“奖励系统”,使大脑分泌了大量的多巴胺。可见,不断重复能够获得“奖励”的行为,是人类大脑的本能。
这种本能决定了孩子会为了得到奖励努力学习,也决定了孩子们会为了等着“掉装备”、“掉金币”而沉迷于手机游戏。
既然游戏公司能够利用“奖励机制”模拟出“控制盒”诱惑孩子沉溺于游戏,家长们又为何不能用“奖励”的办法模拟“控制盒”让孩子沉溺于学习呢?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奖励并不总像“电极”那样有效,许多时候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让我们给孩子设计的种种“奖励”逐渐失效。
“模式化”奖励会逐渐失效比如,孩子开始可能会为了一颗糖果的奖励完成练琴的任务,但很快,糖果就无法让大脑感到兴奋,孩子需要巧克力、冰淇淋等等更多更贵的奖励。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教育专家都反对“物质奖励”,因为那会让孩子胃口越来越大。但其实不仅仅是物质奖励,一成不变的口头夸奖、小贴纸、互相击掌都会让孩子的大脑感到疲倦,并不再为此分泌多巴胺。
“喜新厌旧”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控制了大脑中刺激“奖励”区域的电极,不会没完没了的放电。这种机制让大脑对于常见的奖励趋于习惯,并不再为此分泌多巴胺。
就像公司员工总是对奖金越来越麻木一样,在孩子身上的所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化奖励,最终都会失效。
“交换式”奖励导致认知失调如果说模式化的奖励带来的问题仅仅是失效,“写完作业就能看手机”这样的“交换式”奖励带来的危害就棘手的多。
因为这样的奖励会让孩子产生认知失调,他们会混淆两件事儿的重要性,把“看手机”这样的奖励当成更重要的目的,而“写完作业”则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
就像实验中那只穿过电网去按“电极杠杆”的小白鼠一样,“写作业”成了阻碍他的“电网”,而“看手机”则成了最终目的。
那么,当孩子长大到可以“绕过电网”时,你猜他会怎样?没错,他会果断放弃“写作业”的努力,直接用更简单的方式“偷手机”来玩。
由此看来,虽然大脑的奖励系统确实能够让人沉溺于“按动按钮”,要在家庭教育中模拟出“控制盒”却并不容易。幸好,2001年斯坦福神经学家布莱恩克鲁森的实验给了我们新的思路。
布莱恩让实验者在看到某些特定符号时按动按钮,然后就给实验者发钱,以此来模拟“奖励”的过程。
令人意外的是,通过对这些实验者大脑的观察,科学家发现在看到特定符号,产生了“马上要得到奖励”的希望时,大脑的奖励系统被激活;而真正拿到钱的时候,奖励系统却平静下来,大脑的另一个区域被激活。
这个实验证明,真正让人欲罢不能的,不是获得奖励,而是对奖励的渴望和预期。喜欢吃甜食的妈妈们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没吃到甜食时的焦虑和紧张,远比吃到后得到的快乐来得强烈的多。
给孩子什么样的奖励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有对奖励的渴望和预期。以这样的思路,我们就明白,应该用怎样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了。
当归纳这些奖励的方法时,我们会赫然发现,原来这样的方式,在手机游戏、商品营销等等领域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吸引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沉溺于电子屏幕、高热量零食和无价值的消费,却似乎从来没有被用在“正途”。
1、总能得到的小奖励原来小明每次练完琴都可以得到一个小零食,但这很快就没用了,小明练琴的时候依旧愁眉苦脸,恨不得早点结束。
现在小明妈妈用了新的方法,孩子每次弹完几个小节,或者有些进步,妈妈要么拍拍肩膀,要么鼓掌,甚至亲孩子一口。有时候妈妈还会意外的塞一小块糖果给孩子,让孩子感到惊喜。
这看起来不大严肃,但这些小鼓励就像游戏中掉落的“金币”,不断的让孩子感受到小小的奖励,并产生奖励的渴望和预期。
在这样愉快的氛围里,孩子练琴的效率更高了,弹琴前也不再讲条件了。
2、琢磨不透的大惊喜在一项实验中,科学家把烟民分为两组,并让他们参加12周的戒烟治疗。其中一组人在每次参加治疗后可以“抽个奖”,奖品包括:鼓励的话语、1美元和100美元。12周后,这组有抽奖奖励的烟民中83%的人坚持住了戒烟治疗,而在另一组没有奖励的烟民中,仅20%完成了治疗。
对于这些戒烟者而言,鼓励的话语和1美元实在算不上是激励。但就是对100美元的期待和渴望,让他们坚持下来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游戏、购物网站都会引入抽奖的模式,以此激励用户一次次的上线,也是基于这项研究。
所以,在给孩子的奖励中,要设计“大惊喜”和“大希望”。比如:某一次孩子得到进步,全家借机办个派对或者一起出游,这样的大惊喜会让孩子不断的期待着下一次。
不过,就像戒烟实验一样,这样的大惊喜不能跟孩子的成绩形成对应关系,“考试优秀咱们就出去玩”,这样的奖励成了“模式化”或者“交换式”,失效是迟早的事儿。事后偶尔给孩子个大惊喜,不但能让孩子更开心,也是保持期待的好办法。
当然,全面复制戒烟实验也是不错的方式,我就这样用“妈妈的吻”、“一颗糖果”和“一辆小汽车”让孩子自觉的弹琴,直到他养成了到点练琴的习惯。
3、把“具体进步”当目标,从奖励到自律当然,我们用各种办法激励孩子,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实验中那些不知疲倦、竭力到死的小白鼠,而是要帮他们学会掌控自我,学会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学会自律。
当孩子的奖励不但来自于家长、学校和社会,更来自内心的自我鼓励时,孩子就完成了从奖励到自律的过渡。
乐乐刚上学的时候,常常边写边哭,还因为觉得“写的不好”,还曾经把整篇的抄写用橡皮擦掉。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他定下了每天多写好一个字的目标。
现在他不会擦掉整篇作业,而是挑出自我感觉最差的一个字改掉,还学会了鼓励自己:“今天这个字写得不错,我又进步了!”
当乐乐学会鼓励自己的时候,他已经找到了自己按动按钮的“控制盒”,也找到了自律的途径,不会再为作业而愁眉苦脸,并对自己的进步充满信心——这正是最有效的奖励机制。
从小奖励到大惊喜、从奖励到自律,让孩子把外在动力逐步内化成习惯和自驱力,这是家庭教育应该帮助孩子完成的过渡,也是孩子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的必经之路。
我是@枫糖妈妈,多平台育儿领域优质原创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于孩子养育中的心理成长、教育心理,帮助您不打不骂、不生气,提升孩子的责任感、自控力和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