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上位史(萨达姆去世12年后)
萨达姆上位史(萨达姆去世12年后)她通过不断地努力蜕变,长大后终于成为了总裁的恋人。对了,要补充一下,这个故事发生在伊拉克,所谓的霸道总裁是萨达姆,女孩就是曼西亚·哈泽尔。有一天放学的时候,准备回家的初中二年级的女生目睹了声势浩大的车队从自己身边经过,正中间的名车里坐着一位高傲的总裁,小女生从此对那位总裁一见钟情。有人在他已经死了的十多年后,仍会说,想起来,我依然感到害怕,但我永远深爱他,这个人就是萨达姆最后的情人:曼西亚·哈泽尔。尽管人人都吐槽“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剧情太过浮夸和老套,但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少女陷入这样美好又虚幻的剧情里。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任何一位能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留下自己名字的政治人物,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号召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甚至不管这个世界最终会给他们留下的评价是好或坏,当然,这也包括着曾在国际舞台上掀起血雨腥风的萨达姆。
说来伊拉克第五任总统萨达姆·侯塞因,他总共在这个世界上待了69个年头,却让数以万计的人随之疯狂。
有人被他逼疯,有人为他痴狂;有人在他已经死了的十多年后,提起这个名字时依然心惊胆战;
有人在他已经死了的十多年后,仍会说,想起来,我依然感到害怕,但我永远深爱他,这个人就是萨达姆最后的情人:曼西亚·哈泽尔。
尽管人人都吐槽“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剧情太过浮夸和老套,但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少女陷入这样美好又虚幻的剧情里。
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准备回家的初中二年级的女生目睹了声势浩大的车队从自己身边经过,正中间的名车里坐着一位高傲的总裁,小女生从此对那位总裁一见钟情。
她通过不断地努力蜕变,长大后终于成为了总裁的恋人。对了,要补充一下,这个故事发生在伊拉克,所谓的霸道总裁是萨达姆,女孩就是曼西亚·哈泽尔。
十五岁的曼西亚自从放学路上见到了萨达姆之后,就立誓要嫁给他,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少女的祈祷太过荒谬。萨达姆是国家元首,不仅有妻子,还有很多情人,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
有人会觉得这个梦想很浪漫,但拨开曼西亚心中的那层粉红烟雾,我们能看到的东西或许就没有那么罗曼蒂克了。
曼西亚生活在伊拉克这个国家最为兵荒马乱的时代,时代无法给予这个少女安全感,她和这个国家所有的普通百姓一样,内心隐藏着对国家、对自己命运的担忧。
她似乎会想,来到国家总统的身边,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危险了?
还有,后来人人称赞其貌美如花的曼西亚,在少女时代时期其实对自己的外貌并不自信,能够被阅美女无数的萨达姆挑上,极大地满足了曼西亚的虚荣心。
伴君如伴虎恋爱中的女人们往往会自我欺骗,自己会是那个男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事物,或者,至少自己是他此时此刻里最爱的一个。
不过,萨达姆的女人绝大多数都不会这么想的,她们和萨达姆交往不过是希望获得名利地位,与萨达姆各取所需。
显然她们都是明白的,再漂亮的女人其实于萨达姆而言,不过是件精致的玩物,爱对于她们和萨达姆而言,都过于廉价又过于奢侈。但曼西亚就是这么想的。
从曼西亚15岁见到萨达姆之后,她便认定了自己是萨达姆的女人,也许那时不过是一个小女孩天真的崇拜,但如今曼西亚出落得落落大方。
因为气质优雅而被称为“小赫本”,她自己还模仿奥黛丽·赫本《蒂凡尼的早餐》里的小黑裙经典造型拍照,显然是相当得意和满意的。
当年还有些自卑的丑小鸭蜕变成了白天鹅,飞到了她心目中的王子的身边,当然,这个王子在其他人眼里是残暴的魔鬼,可她一点儿也不在乎。
并且凭此认为萨达姆对她的爱有别于他人,因为萨达姆在她面前展现的样子并不像传闻中那么可怕。
最初的时候,曼西亚搬进了萨达姆的一所别墅内过起了锦衣玉食、金屋藏娇的日子,在她眼中的萨达姆非但不是可怖的暴君,且是一位极其温柔的“伟人”。
萨达姆热爱阿拉伯音乐,爱听广播里的脱口秀节目,很少见他动粗,只会和保镖玩笑般地比试两下。
年轻而又缺乏社会经验的曼西亚,自以为是地认为萨达姆将自己柔软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并且只展示在了自己的面前,她觉得自己十分荣幸,于是对萨达姆更是言听计从,掏心掏肺。
但在萨达姆如此复杂的一个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他性格的一个切面,曼西亚所做的事不亚于盲人摸象,将萨达姆柔情一面的个性放大,以此欺骗自己,心甘情愿的做萨达姆的金丝雀。
人不可能骗自己一辈子,曼西亚逐渐长大成熟,逐渐对萨达姆的痴迷消退时,就发现了萨达姆性格中占比更多的那一面,那就是残暴、多疑和戾气。
这让她越来越觉得危险,不再如从前那般撒娇任性,变得谨慎小心起来,毕竟伴君如伴虎。
曼西亚无法公开自己与萨达姆的关系,无法自由地在街上行走,她见到过萨达姆如何凶狠残暴地处置政敌,她见到过哀鸿遍野的国家和仍然对战争充满狂热的萨达姆,她见到过一个个被萨达姆宠幸又抛弃的女人。
但她始终还是在骗自己,萨达姆已经宠爱自己十年了,自己对于萨达姆而言一定是不同的那一个女人。
人心善变,更何况是虚无缥缈的宠爱,萨达姆身边的女人数不胜数,今日可以宠幸你,明日就会换别人,女人不过是玩物,政治才是他的追求,只是失宠来得比曼西亚想象中快和决绝。
1995年,曼西亚的哥哥苏尔坦与萨达姆的女婿共同逃出伊拉克,他们在一起开始谋划推翻萨达姆政府,这触怒了萨达姆这位自认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铁血无情的政治家萨达姆根本没有在乎曼西亚与他共温存的日日夜夜,没有在乎这个女人奉献给自己的青春年华。
这一年正是他选举的关键一年,胜利了他便能够继续连任,所以万万不能出任何差池,萨达姆无情地将曼西亚与她的亲属们移送往情报机构接受调查,没有给她任何解释和申辩的机会。
多疑的政治家并不相信曼西亚,在他的眼里,除了自己,这世上的一切都是可疑的、都是会伤害自己的,说到底,是萨达姆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爱,有人真正爱他,某种程度上,萨达姆的暴戾之气也源于此。
但不凑巧的是,曼西亚就是这样对萨达姆痴情的女子。曼西亚当然不会背叛萨达姆,调查也不可能有什么收获。
曼西亚多么希望萨达姆这位政治家可以抛开政治来看她一眼,可是她等啊等,也没有等到萨达姆接她回到他身边。
像萨达姆这样疯狂的政治家,永远只会把自己交给政治,而不是女人,哪怕是失败、哪怕是输,也只能倒在敌人的枪下,而不是女人的怀里。
所以曼西亚等来的,是萨达姆被捕、于2006年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的消息,萨达姆真的死了,对于她而言,这是个悲痛欲绝的噩耗、却又同时是个莫大的幸事。
现在,人们基本上对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个词已经耳熟能详了,它所指的是一种心理学现象,被加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同情加害者、认同加害者的某些观点和想法,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
在曼西亚身上,这个词体现得淋漓尽致。女人就是再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再盲目,也是有痛感的。
人对痛的记忆是长久而深刻的,在萨达姆去世十二年后,曼西亚回忆起当年被萨达姆抛弃的经历时,仍然会瑟瑟发抖。
每次重提旧事,都会说只要他活着,就都会怕他。可是,曼西亚还有一番自相矛盾的话,她说:“我这一辈子,只会爱一个男人,那就是萨达姆”。
萨达姆在世时,曼西亚对于很多男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等萨达姆一死,曼西亚可谓门庭若市,追求者众多。
但她一个都没有答应,在她心里,从15岁见萨达姆的第一眼,自己就是再也不会变心了,她选择独自在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用生命中剩下的每一天日子,去思念那个在她15岁时闯入她生命的男人。
日本动画电影大师今敏有部经典作品名为《千年女优》,女主人公千代子在16岁时遇见了一位画家,乱世之中,画家她了他一把钥匙,并承诺重逢会带她去北海道看雪。
仅仅就是这一次的邂逅,千代子爱上了那个不知来历、不知去处的男子。千代子自此开始了对那个画家的爱的追逐,却是不断地追逐,不断地落空。
直到弥留之际,人们宽慰她这次一定能见到那个人,而千代子则说:“会怎样呢?但是,也许这并不重要。因为……我……因为我喜欢追寻着那个人的自己”。
曼西亚对萨达姆的爱或许也是如此,自小对外貌不自信的曼西亚却成为了萨达姆的情人,这让她体会到了自信的快乐,所以她最终爱上的,是在萨达姆身边那个自信的自己。
只是,把对自己的爱寄托于他人身上,而且是萨达姆这样命悬一线的人身上,未免也太悲哀。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