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懦弱无能断送女儿的一生(她的人性凉薄到什么地步)
母亲懦弱无能断送女儿的一生(她的人性凉薄到什么地步)此后张爱玲大病一场,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已经原谅了黄逸梵,并且对自己做过的事十分惭愧和后悔。收到这封信时,张爱玲正在美国的家中写稿子,看完信后,张爱玲觉得这是黄逸梵缺钱了找她借钱,便打发人给寄信地址汇了一百美元。就这样,黄逸梵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见到张爱玲,黄逸梵死后,按照遗嘱,她的遗产被寄给张爱玲,张爱玲打开那箱遗嘱一看,是满满一箱子价值不菲的古董。多年之后,张爱玲成了国内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在黄逸梵有一次从欧洲回来之后,张爱玲见到她,笑着递给他一堆钱,张爱玲语气柔和的感谢黄逸梵这些年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面对黄逸梵的一脸震惊,张爱玲补充到“花了你那么多钱,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这种客套的感谢完全是对陌生人的社交中才会有的,当在至亲面前说出这种话,张爱玲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与黄逸梵恩断义绝。从此之后,张爱玲几乎没有再跟黄逸梵有过联系,两人各自过着自己的日子,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年老的黄逸梵对张爱
“啊,出名要趁早,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是“天之娇女”张爱玲的经典语录之一,乍一听上去这句话很狂妄、自负,其实这句话是在张爱玲和母亲决裂的背景下写下的。
张爱玲是一个高傲自负的人,她母亲却是一个自私且不成熟的人。张爱玲的童年是不美好甚至算是黑暗的,她的父亲张廷重是一个传统且封建的人,她的母亲黄逸梵则是一个接受过新思想的人,但是黄逸梵的新思想只是在物质享受上,张爱玲父母的结合源于传统的旧式婚姻,新旧的碰撞使这段婚姻没办法继续;
在张爱玲四岁的时候,黄逸梵去欧洲求学,后来因为花光了钱而回国之后,与张廷重的矛盾日益增加,最后还是离了婚。在离婚后,张廷重迅速的娶了另一个女人,后妈对张爱玲印象很差,经常在张廷重面前诽谤张爱玲,张廷重也经常对张爱玲暴力相向。
后来实在忍受不了的张爱玲搬去和母亲一起住,黄逸梵玩心不改,每天忙着休闲娱乐、交男朋友、出入歌舞厅,活跃于各种社交中,只有缺钱时才会靠责骂张爱玲来发泄,这对小时候的张爱玲造成了心理阴影。
多年之后,张爱玲成了国内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在黄逸梵有一次从欧洲回来之后,张爱玲见到她,笑着递给他一堆钱,张爱玲语气柔和的感谢黄逸梵这些年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面对黄逸梵的一脸震惊,张爱玲补充到“花了你那么多钱,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这种客套的感谢完全是对陌生人的社交中才会有的,当在至亲面前说出这种话,张爱玲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与黄逸梵恩断义绝。
从此之后,张爱玲几乎没有再跟黄逸梵有过联系,两人各自过着自己的日子,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年老的黄逸梵对张爱玲的愧疚之情越来越深,然而张爱玲始终像对待陌生人一样对待黄逸梵。直到黄逸梵临终之际,托人给张爱玲写信,自己已经时无多日了,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再见见张爱玲,希望张爱玲可以回来看看自己。
收到这封信时,张爱玲正在美国的家中写稿子,看完信后,张爱玲觉得这是黄逸梵缺钱了找她借钱,便打发人给寄信地址汇了一百美元。就这样,黄逸梵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见到张爱玲,黄逸梵死后,按照遗嘱,她的遗产被寄给张爱玲,张爱玲打开那箱遗嘱一看,是满满一箱子价值不菲的古董。
此后张爱玲大病一场,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已经原谅了黄逸梵,并且对自己做过的事十分惭愧和后悔。
张爱玲此生无子无孙,或许这就是她对自己的惩罚。
张爱玲对黄逸梵的报复或许太过于刻薄和残酷,但是结合张爱玲的童年,再想想她孤傲的性格,这样的举动或许就情有可原了。在这整件事情的始终上,不能把矛头一味指向张爱玲,但也不能完全否认她的错误。
她对母亲的报复确实刻薄而不可原谅,但是张爱玲也是受害者,在她童年最脆弱的时候,最需要母亲陪伴和呵护的时候,黄逸梵不在身边,换做是我,我可能也不会原谅的父母。
我们在评价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对某一方进行针对性地攻击,张爱玲是局中人,当局者迷,她的行为也只是基于她作为局中人的视角来决断的,在看待张爱玲和黄逸梵的这件事上,还是要保持理性和全面的。
参考文献:
《张爱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