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实战详解(从武术技击发展)
咏春拳实战详解(从武术技击发展)梁康练咏春拳八斩刀学咏春拳要有方法,方法合理而运用得当,能激发锻炼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对锻炼者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如果锻炼不当,锻炼普遍周期过长,不但收效不大,甚至对锻炼者身体带来运动损伤和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某门武术为获得各种根本能力,具有共同基础的武术训练形式,谓之武术基本功。传统武术往往从基本功开始,包括提高体能为主的功法,以及提高技能为主的单式部分。学习传统武术决不能急功近利,基本功和套路既各成体系,又相互交融,为技击提供必要的准备,共同构成武术技击的体系。练习基本功既是武术入门的功夫,又是保证武术运动体能和技能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还是防止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的有效措施。梁康打木人桩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武术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锻炼内容,兼有套路运动、功法运动、技击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武术与其他体育项目的共性,都是以身
梁康演练咏春拳
参加体育活动是改善人体形态和机能,锻炼人的心智和意志的最积极有效的途径。它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可以延衰老,使人健康长寿;可以调节人的精神,健全人的心理,促进身体、心理与社会的均衡发展。社会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着自己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它们是文化的一部分。社会体育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体育现象,它的对象是全社会成员,是闲暇时间里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加交往等等为主要目的的自主体育活动。社会体育产生与发展的进程,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起爱好,自愿参与喜欢的体育项目活动。
梁康打木人桩
传统体育项目中,广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武术,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和精神,传统武术一直置优秀品德于首位,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把仁、义、礼、智、信、为基本诠释到习武者的具体行为。养性修身,勇敢坚毅,团结友爱,爱国家,爱锻炼,爱学习,思想积极向上为传统武术传习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当代,学习传统武术不仅要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品质,从而要遵守社会公序良俗,提高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破除 “神功,异能”故弄玄虚,而异化武术的糟粕。“生命在于运动”学习扎实的专业体育知识和理论,倡导科学体育运动,理性地学习武术的技能,热爱体育,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梁康打木人桩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武术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锻炼内容,兼有套路运动、功法运动、技击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武术与其他体育项目的共性,都是以身体运动为特征,都有着强身健体的共同价值,正是这些共性,现代把武术归属于体育项目。咏春拳属于南拳的一种,一门以人为本的武术,建立在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阐明武术的理法,内外兼修,强调人的整体概念,处处都要求体现人体骨骼和内在的运行规则,无论发劲和呼吸都要自然。攻防变化依从曲化直发的法则,随势而变,因势而用为技击的观念。
梁康打木人桩
学咏春拳要有方法,方法合理而运用得当,能激发锻炼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对锻炼者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如果锻炼不当,锻炼普遍周期过长,不但收效不大,甚至对锻炼者身体带来运动损伤和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某门武术为获得各种根本能力,具有共同基础的武术训练形式,谓之武术基本功。传统武术往往从基本功开始,包括提高体能为主的功法,以及提高技能为主的单式部分。学习传统武术决不能急功近利,基本功和套路既各成体系,又相互交融,为技击提供必要的准备,共同构成武术技击的体系。练习基本功既是武术入门的功夫,又是保证武术运动体能和技能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还是防止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的有效措施。
梁康练咏春拳八斩刀
叶问咏春拳,包括三个拳法单人练习套路,三种器械单人套路(套路熟练之后,六点半棍和八斩刀亦进行器械对练),还有黐手对练以及散手技击系统化的对练。套路通过固定单式与组合动作,训练某些核心的技击动作基础,几个组合串联起来成为“段”,成对的“段”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串编起来,加上起式和收式就是一个完整的套路。套路练习能灵活身手,熟练手法,使动作由熟而巧,从而亦锻炼身体提高体能,为技击提供敏捷善变的素质和随机应变的招式。套路练习过程中,不能忽视手法中展现技击的基础作用,要加强对攻防动作含义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技击的意识。
梁康练咏春拳八斩刀
技击是一瞬间的思维和战术,套路是预先设定好的固定内容,假想对手的动作也是有固定模式的,是为了容易记忆帮助熟练身手,缺乏现实技击中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没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武术中的一个动作或者说“招式”,在不同的形势或者对手舒展不同的动作,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就不同;套路的技击内容具有局限性,再丰富的套路其技法都不能够涵盖实战所需的所有内容。优秀的传统武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后人随着实践和经验积累,会不断的丰富技法,或者需要修正一些技法,但是由于敬畏先贤,或者某种原因,不改动原来套路,只把这些经验和技法,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套路学习是初阶的知识记忆,在历史的认识中具有局限性,标签化 “正宗”的另一面也许是抱残守缺,需勇敢正视套路局限。
电视台采访梁康截图
技击术,是武术的一种实用技能,分为器械技击和徒手技击。徒手技击,有目的地利用身体某部位机体为工具,搏斗对方身体要害部位的攻防行为,是武术综合性搏斗的技能。《荀子.议兵》:“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阅中国古籍,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技击已相当发展,不但成为体育训练的项目,更重要的是为保家卫国服务,成为将士杀敌制胜的主要手段。最原始的技击,人类为了保障生存而进行自卫的行为,产生于生活、社会、生存的需要。在生存搏斗、战争过程中,人们将一些有效的攻防搏斗技术进行总结,演练和传授,由本能的自卫技能,升华为有意识以理论为指导,提升搏斗功能的技击活动,形成具有技术系统的技击术。
电视介绍梁康教咏春拳实战现场截图
认识技击术的产生与发展,明白每个人对技击的理解不尽相同,人是有思想情怀的,因而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技击思想。摆个似是而非的咏春拳桩手,一个似是而非的日字冲拳,满大街熙熙攘攘的“咏春拳大师”,开口闭口“唯一正宗”,到底什么回事不言而喻。人的技击最初就是本能的形式,从古至今就依附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传统技击术萌生于中华文化这片土壤,传统文化促进它发展,凝聚着民族的性格和精神,长期以来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技击术,成为人们喜爱的体育项目,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技击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技击在当代主要呈现为体育竞赛、健身锻炼、防身自卫,等作用中。
梁康练习咏春拳撑脚
技击,就是俗话说的实战,是因环境以及对手的行为,而采取有利于自己的技击方法,去克敌制胜。所以,技击何来“正宗”,人的行为和思想怎么复制!正宗原本是宗族礼法用语—用以表述宗族血缘。所谓武术正宗,可以理解为某一种武术风格的范畴。技击是高强度的激烈对抗行为,综合多方面因素而成的能力,是个人的能力行为。身体素质是身体基本活动的能力的基础,力量素质是技击运动的基础,杀伤力是必备的素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心理素质都是必须的,就是俗话一胆、二力、三功夫。理论只是指导学习方向,实战不靠“秘诀”,靠正确的技法训练,长期的对练实践经验。
梁康参观陈家沟,杨露禅学拳处
到民间武馆去学习咏春拳,或者某一门武术,属于社会体育活动,因为他的对象是全社会成员,它的范围遍及整个社会,公民闲暇时间自愿参加以增进健康,享受传统文化活动的行为,只要你喜欢!公益的,经营的都有。是真真切切的业余文化生活,训练强度基本都是中等或以下的运动量,而且教练的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教练平时上班,下班闲余时间教拳,并且传统武术多数是枪术、棍术去提高功力,练习发力和理解最直接、简单的攻防方法。为什么咏春拳以拳易棍,拿咏春拳五个项目去换一套棍!民间以棍代替条形器械练功,隐其锋芒,器械几千年经历战场洗礼,是技击的精华,年青人喜欢的“一击必杀”是器械而言。同学觉得迷惘现代都市社会,携带棍很不方便,都练36年了,问我为什么还天天钻研棍法,这就是答案。
梁康练咏春六点半棍法
本人从1984年底开始习武,一直从事武术学习,传统的现代的,民间的部队的都有经历,所谓不忘初心终身喜爱,人到中年才开始教拳;真诚的忠告一句,业余训练就不要迷信太多“寸劲”飞多少人,随时放倒几个职业拳王咯,越是这种营销还是那句——你懂的。付费业余去学习,人家拿工资专业去训练,比普通上班时间训练还要长,而且职业拳手是身体状态最好的阶段,以现代运动理论,现代工具去训练,努力和汗水摆在这里。选择某一门武术只是入门的工具,终归还是为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能力,技击是对手双方的搏斗,不是考笔试,是身体综合能力和技术的比拼。
梁康练咏春六点半棍法
生命在于运动,学习咏春拳要有方法,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兴趣和需求,合理的安排时间,不同的年纪有不同运动量的指标,练武术要连续性才快长功夫,有计划地安排训练时间,有目标的去学每一个阶段的内容。一般地说先练单式基本功,由简到繁由约至博,再练套路记忆系统内容,之后进行技击对练,器械和拳法交替练习相互想成,以精熟为要把好质量关,要静下来磨练,武术练的是“功夫”是练自己,练上手能发挥,对自己身体健康有帮助才是自己的。作者,叶问咏春拳东莞徒孙梁康,2020年3 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