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冰箱里面膨胀是什么意思(冰箱空间竟成了硬通货)

冰箱里面膨胀是什么意思(冰箱空间竟成了硬通货)(来自4月15日京东排行榜)随着疫情的反复和不确定性加剧,从“抢菜”到“囤货”,从田野到城市住宅,食物的储存需求飙升,连带拉动了冰箱、冰柜的销售。在过去半个月里,冰箱、冰柜成为了社交媒体的焦点,“冰箱”关键词在4月10日达到1.16亿,较3月份的峰值接近翻倍。在销售端,据中怡康(GfK)数据显示,2022年第15周全国线下冰柜品类销量同比增长19.9%,销售额同比增长29%,其中上海地区的销量同比更是增长150%以上。与此同时,冰箱品类线下销量同比也增加3.7%,销售额同比则增长17.7%。冰箱空间里藏着的不止是食物,还有对未来的态度美国动画短片集《爱,死亡和机器人》将冰箱作为文明的载体,空间里藏着真实的微观世界,演绎着过去到未来一切文明,情节丰富,脑洞大开。但有些人觉得很疑惑,为什么这个文明会生活在冰箱中,冰箱能有多大?如果说空调的出现将人类的活动半径扩展到了地球的每一寸空间,那冰箱的存

有人焦急地在手机上抢菜,有人却悠哉地宅家过上了“城市-田园”生活,这个奇怪的“疫时代”能随时将“生活”和“生存”的概念区分地明明白白,而且划分的标准不是财富,而是科技、工具和超前的理念。

在4月9日的抖音上,一位上海的用户在昨天发布的一则视频中提到,冰箱的空间在他们小区已经成为一种“硬通货”,而且“在我们公寓,冰箱的空间换到鸡蛋、蔬菜这些都是可以的”。一时间冰箱的存在,因为其大容量、大空间的特性,仿佛成了居家生活中超越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刚需”了。

冰箱里面膨胀是什么意思(冰箱空间竟成了硬通货)(1)

(来自抖音用户:叹早餐)

可能冰箱自己也没想到,竟然以这样一种形式被这个时代重新定义……

冰箱空间里藏着的不止是食物,还有对未来的态度

美国动画短片集《爱,死亡和机器人》将冰箱作为文明的载体,空间里藏着真实的微观世界,演绎着过去到未来一切文明,情节丰富,脑洞大开。但有些人觉得很疑惑,为什么这个文明会生活在冰箱中,冰箱能有多大?

如果说空调的出现将人类的活动半径扩展到了地球的每一寸空间,那冰箱的存在也许就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不仅仅是因为冰箱能有效储藏和保鲜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更是一种未来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

随着疫情的反复和不确定性加剧,从“抢菜”到“囤货”,从田野到城市住宅,食物的储存需求飙升,连带拉动了冰箱、冰柜的销售。在过去半个月里,冰箱、冰柜成为了社交媒体的焦点,“冰箱”关键词在4月10日达到1.16亿,较3月份的峰值接近翻倍。在销售端,据中怡康(GfK)数据显示,2022年第15周全国线下冰柜品类销量同比增长19.9%,销售额同比增长29%,其中上海地区的销量同比更是增长150%以上。与此同时,冰箱品类线下销量同比也增加3.7%,销售额同比则增长17.7%。

冰箱里面膨胀是什么意思(冰箱空间竟成了硬通货)(2)

(来自4月15日京东排行榜)

这反映了消费者观念和行为模式在特定时期下发生了突发性“拐弯”,引发了短时间内的挤兑式消费现象。小编采访了周边同事和朋友,白领小李由于刚刚结束了14天的小区封控隔离,意识到与合租室友共用小冰箱的不便,商量之后决定尽快合资购买一台容量适合3-4人用的冰箱;远在上海工作的孙女士在上海疫情还未起势时就未雨绸缪下单了冰柜,“要早做准备,我定期要去山姆采购食材,尤其是冷冻食品,有冰柜和冰箱的组合就放心多了”。

时势造需求。一台冰箱,多种生活方式,一场疫情把用户的需求照的明明白白,甚至改变了商业底层逻辑——“回归”:即回归用户的原始需求、回归市场的基本要求、回归价格的初始定位。消费者对未来趋于保守,对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要求逐渐提升,价格敏感、消费降级等多种复杂心理占据用户心智,也给企业抛下了一个难题:如何在混沌里抓住机会。

未来冰箱的功能走向:囤货和可种植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住了一只囤粮‘小松鼠’”,从普罗大众到国家粮食部门都在“广积粮”以应对各种未知的风险。换言之,大家囤的不是粮食,而是安全感。

这一特性也决定了未来家庭食品消费趋势将从精挑细选转变为集中批量采购,这也要求未来冰箱产品要继续向可满足囤货需求的功能方向发展。一是大容量,从市场上看,大容量成为当前用户选购冰箱时的关键考量。据海尔冰箱第12周数据显示,多门501-550升、多门451-500升、多门551-600升、多门601-650升占比分别为16.7%、12.7%、10.6%、7.4%,大容积冰箱销量明显上升;二是保鲜,长久以来“保鲜”一直被各大品牌视作为技术和营销的核心卖点,与能耗、温控、内部光照都有直接的联系;三是智能化,监测食品保质期限并及时反馈用户终端,实现囤货时也能“不浪费”。

冰箱里面膨胀是什么意思(冰箱空间竟成了硬通货)(3)

(来自4月15日京东排行榜)

国泰君安家电团队认为,居民囤货需求有望推动冰箱柜保有量提升,突破当前每户1台的天花板,未来食材的储存需求将需要多台冰箱或1冰箱 N冰柜来实现。

但是对冰箱行业而言,这三个由“囤货”衍生出的功能领域正在经历不同维度的内卷,与其说是同质化竞争阻碍了创新的动力生成,不如说是多数家电企业“只会两边看,不会向前看”,低估了家电研发领域存在的更多可能性。

如果消费者的囤货行为是为了应对像疫情这种已知的且容易反复发生的事件而做出的短期措施,那能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就是每个都市人的梦想了。而能满足这一切就需要一台“可种植”的冰箱。

因为冰箱之于食材,也仅仅只是通过温度调控抑制食材产生毒素并维持其新鲜度,但像菌类食物(木耳、香菇和银耳等)的储藏则需要更苛刻的温度环境。而如果冰箱能从能从“食物守护者”向“食材培育者”转变,那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消费者对食品健康问题的忧虑。

• 2012年日本千叶大学和松下电子共同研发了一款可以种植生菜及日本芜菁等30余种蔬菜的种植冰箱,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土壤环境和未来人类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 三星也曾在CES消费电子产品展上展出了一款定制的植物冰箱。当用户走近时,一个近距离传感器会触发,冰箱门变得透明,显现出里面生长的植物

• 一则“小哥造一平‘蔬菜冰箱’288棵菜15天收获,一天16小时40瓦光照”的新闻中西安小伙儿造出能采用激光光源光电转化提升生长效率,并实现增温、降温、加湿、营养液循环和供给、气流循环的“蔬菜冰箱”

“可囤货”是现有的冰箱科技正在努力实现的功能目标,而“可种植”可能为整个家电业带去的新的思考方案——一种超前的、长期的、更灵活的生活模板。

“家”变成了独立的生态圈 奇怪的现象还在发生

深圳普通上班族Echo平时喜欢在小红书发发生活状态,怎么也没想到,疫情期间会一下子火了。在疫情宅家期间,她用阳台上种植的瓜果蔬菜为餐桌提供了补给,不少粉丝直呼羡慕,“这简直是我的梦中情园”。

一种奇怪的现象还在发生。尽管身在钢筋水泥的都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更向往简单、纯朴和自然的生活状态,而阳台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过去备受家电市场重视的两大场景一直是厨房和客厅,现在阳台场景的加入能让“家”的概念不断外延,直至变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生态空间。

在空调领域,一种全新的空气解决方案能辅以家庭生态系统的建立,如海尔新出的“维生素”洗空气空调能释放万级天然负氧离子,让长久待在都市密闭房间内觉得头昏脑涨的人们感受到来自森林、海边、瀑布的环境,在家也能畅享大自然清新空气。

当家成了可持续的循环生态系统,意味着将减少外界依赖并能灵活应对大环境的变化,而这个时候,家电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不确定性的增加加剧人们对这个“疫时代”的担忧和对“回归”的渴望,一切的商业形态都将被重塑,直到找到符合这个时代的新逻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