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应该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何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为什么应该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何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二对人说话,就是要对方能接受我所说的话。要人家接受我所说的话,说话的内容就要对他有利,有帮助,合乎他的需要。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鬼谷子·权篇说:游说。说之:即说服对方。资之:资助对方,对对方有利。游说,就是说服对方;能说服对方,是因为你说的对他有帮助。
插图:兰彦岭在鬼谷子演说智慧课程现场讲课
一
对人说话的目的,是要对方听取接受我的意图。就算你有千言万语,对方如果听不进去。全当耳旁风。
对方听得进去,良好沟通的第一步。所以开口之前,必需谨慎,以免徒劳无功。当对方听不进去的时候,宁可暂时不说,也不要逼死自己。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鬼谷子·权篇
说:游说。说之:即说服对方。资之:资助对方,对对方有利。
游说,就是说服对方;能说服对方,是因为你说的对他有帮助。
对人说话,就是要对方能接受我所说的话。要人家接受我所说的话,说话的内容就要对他有利,有帮助,合乎他的需要。
二
鬼谷子门生--苏秦,毕业后,立即趾高气扬的到秦国去,身穿黑貂之裘,车马仆从,以为求职,可以手到擒来。
谁知过了一年,连人家的面都没有见到,更谈不上说什么了。于是一切都当卖了,徒步而归。
想起老师告诉他:如不得意,可读此书。就翻箱倒柜,找出来老师临行时特别送给他的《阴符经》。
一边读,一边想。头悬梁,锥刺股。又一年,他到赵国。那时赵国怕秦国来灭他,苏秦一到,一番说话,就象遇到救星一般,立刻就给他宰相的名义。
苏秦其实还是苏秦,《史记》《战国策》里都有他的说话记录,那篇对赵王说辞实在没有什么太了不起。
原因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赵国需要他,秦国不需要他,所以结果完全相反。
既然赵国出头,在前面挡住秦国,其他五国跟在赵国后面,可以暂时得到安全,何乐而不为?
大家一窝蜂都给苏秦一个空名义,叫他去替他们抵挡秦国。所以,大家一拍即合,弄出一个空前绝后的六国大封相的闹剧来,很足以吓唬乡下苏家的那批乡巴佬。
可是,苏秦心里明白,六国的这种需要,为时必然短暂。他又没有三头六臂,只要秦国一动,马上就垮,就得赶紧向同学张仪求救。
因此,在对人说话之前,必须先自备课,摸清楚对方的需要。这点虽是必须,但是难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