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渲染(他们是守护高寒高铁的)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渲染(他们是守护高寒高铁的)完成一处检修,杨钧博和工友们又马不停蹄前往下一处作业地点。杨钧博脚下的腕臂直径不过7厘米,高空作业时只能依靠前脚掌和腰腹的力量支撑身体。常年的高空作业,让检修工们都练就了“蜘蛛侠”般的好身手。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接触网工 杨钧博:安全带锁闭良好。今年28岁的杨钧博是负责今晚高空作业的检修人员。走出大学校门,他就来到哈大高铁线上从事现场作业,如今已经成长为工区的中间力量。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接触网工 杨钧博:我们先来检查下开口销是否掰合到位,再检查下各部螺丝有没有松动的。
央视网消息:动车组列车运行使用的电流是通过钢轨上方的接触网输送的,这张“网”就像是铁路的“动脉血管”。为确保列车正常运行,工人们每天都要在深夜对接触网进行检修。春运期间,总台记者到我国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沿线认识了一群坚守的寒夜“蜘蛛侠”们。
深夜,当哈大高铁线上最后一趟列车通过后,工长齐海东和工友们伴着点点星光开始了一天的作业。
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工长 齐海东:我们工作时间大部分在凌晨的零点半到四点半,因为高铁白天运行密度大,只有凌晨是停运的,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我们工作最紧张的时候。
今天的作业内容是处理供电接触网设备缺陷,工人们需要借助挂梯爬上6米高的接触网。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宽度不足20厘米的横梁上,每一个动作都要万分小心。
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接触网工 杨钧博:安全带锁闭良好。
今年28岁的杨钧博是负责今晚高空作业的检修人员。走出大学校门,他就来到哈大高铁线上从事现场作业,如今已经成长为工区的中间力量。
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接触网工 杨钧博:我们先来检查下开口销是否掰合到位,再检查下各部螺丝有没有松动的。
杨钧博脚下的腕臂直径不过7厘米,高空作业时只能依靠前脚掌和腰腹的力量支撑身体。常年的高空作业,让检修工们都练就了“蜘蛛侠”般的好身手。
完成一处检修,杨钧博和工友们又马不停蹄前往下一处作业地点。
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接触网工 杨钧博:峰哥,帮我测下数据。
凌晨,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测量仪器的电池突然冻得没电了。
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接触网工 陈宇峰:翟啊,我这电池没电了,快把你那个给我看一眼,热没热乎?
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接触网工 翟宇:热乎了。
为了让电池继续工作,小伙子们经常把这冰冻的铁疙瘩揣在自己怀里焐热。换上带着体温的电池,测量仪终于恢复了正常。
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工长 齐海东:小博,看看设备有没有什么问题,下来了吧,下来的时候慢点。
当双脚再次踏上铁轨边的地面时,杨钧博终于完成了今晚22公里线路的检修项目。
记者:怎么样,今天这个工作量大不大?
哈尔滨供电段双城北接触网运行工区接触网工 杨钧博:冬天,咋说呢,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常态。我们最怕的去年那一场冻雨,那时候接触网上全是冰溜子,热滑车滑过去,冰也下不去,只能用人工去打,那个时候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凌晨四点半,历时4个小时的“天窗”结束了。常年昼夜颠倒的作业生活虽然辛苦,但大家总能在艰辛中找到乐趣。
哈尔滨供电段辖区的接触网分布在黑龙江极寒地带,曾被喻为“高铁禁区”。维护这段极寒网络的是100多名年轻的小伙子,平均年龄不到29周岁。如今,这群年轻人经历了600多场风雪以及冰冻暴雨等各种极端天气的考验,用青春与汗水守护高寒高铁平安畅通。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