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唯一单线联系的高级特工(毛泽东唯一单线联系的高级特工)
毛泽东唯一单线联系的高级特工(毛泽东唯一单线联系的高级特工)郝克勇觉得光做募捐工作还不够,他毕竟出生军人家庭,一心想要从军为家为国而战。正巧此时郝克俊已经回到军队,郝克勇就跟随哥哥参加了抗日义勇军。1929年,郝克勇考入上海建国中学读书。就在1年前,郝克勇的大哥郝克俊也来到了上海,进入政法大学上学。郝克俊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是被党组织派到杨虎城部队后,后又被杨虎城送到上海进修。兄弟两人在异乡重逢自然是喜不自胜。在大哥的影响下,郝克勇从饱读诗书的少年渐渐成长为关注时事,壮志报国的有志青年。1932年淞沪事变爆发后,郝克勇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募捐,又把募捐到的钱物送到了十九路军的驻地。郝克勇这个改名为“范明”的人叫做郝克勇,1914年出生在陕西西安。郝克勇出生在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郝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郝克勇的父亲郝鹏程毕业于武备军官学校,和后来大名鼎鼎的爱国将领杨虎城是结拜兄弟,在军队里也有一定影响。因为家庭殷实,郝克勇自小就受到了
“你舅舅家姓啥子?”
“姓范。”
“好,那就把你的名字改为范明吧!”
这段对话来自1942年的延安,毛主席亲自为一位从事秘密工作的同志改了名。历史上唯一一位受毛主席直接领导并保持单线联系的中共高级特工就此出现了。
郝克勇
这个改名为“范明”的人叫做郝克勇,1914年出生在陕西西安。郝克勇出生在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郝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郝克勇的父亲郝鹏程毕业于武备军官学校,和后来大名鼎鼎的爱国将领杨虎城是结拜兄弟,在军队里也有一定影响。
因为家庭殷实,郝克勇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0岁左右就熟背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除此之外,郝克勇将中医书《千金方》也背得滚瓜烂熟,为此家人帮他找了一位师傅学习医术。郝克勇天资聪颖,13岁时就可以诊病开方子,成了当地有名的神童。
1929年,郝克勇考入上海建国中学读书。就在1年前,郝克勇的大哥郝克俊也来到了上海,进入政法大学上学。郝克俊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是被党组织派到杨虎城部队后,后又被杨虎城送到上海进修。兄弟两人在异乡重逢自然是喜不自胜。在大哥的影响下,郝克勇从饱读诗书的少年渐渐成长为关注时事,壮志报国的有志青年。1932年淞沪事变爆发后,郝克勇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募捐,又把募捐到的钱物送到了十九路军的驻地。
郝克勇觉得光做募捐工作还不够,他毕竟出生军人家庭,一心想要从军为家为国而战。正巧此时郝克俊已经回到军队,郝克勇就跟随哥哥参加了抗日义勇军。
可惜的是,当时时局不稳,国民党政府一心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消极抗日。不过一年的时间,郝克勇离开了军队继续读书。他先是进入复旦大学攻读中文专业,后来又考入了国民党财务部开办的盐务税警官学校。
从警校毕业之后,郝克勇被分配到贵州天柱县担任盐务税警分队长。谁知上任没多久,就得罪了政府高官。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郝克勇被划为杨虎城一派,不得已离开了贵州。
从1937年到1938年间,郝克勇再一次进入高校读书。当时正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候,郝克勇在学习之余加入了抗日团体认识了许多仁人志士。早在抗日义勇军的时候,郝克勇就加入了共青团。1938年初,在共青团组织的帮助下,郝克勇转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同年5月份,杨虎城所属的38军在陕西成立38军教导大队。组织上考虑到郝克勇和杨虎城的关系,决定派他到教导大队担任政治教官。
38军军长赵寿山和郝克勇家也有不少交情,他和杨虎城将军一样都是爱国将领,且思想进步。正是如此,我党才派遣郝克勇等人对38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希望可以争取军中更多的进步分子。
在担任教官期间,郝克勇充分地利用了《新华日报》以及《新军人》等进步刊物开展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郝克勇在教导队建立党组织,秘密展开兵运工作。另一方面,他利用抄来的消息、社论和毛主席的作品编写教材,写出了《中国走向何处去》、《共产党员须知》等文章,成为思想教育、政治培育的武器。
经过一番努力,1937年到1944年,38军中的秘密党员从20几人增长到600多人,几乎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入了党,当时甚至有一些人私下里把38军称作“七路半”。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郝克勇自然是功不可没。
蒋介石
不过,38军的异常很快引起了蒋介石的怀疑。1940年,国民党经过一番调查后给第一战区长官卫立煌下达了一份密令,要求他将郝克勇、蒙定军等37名共党嫌疑人押送到洛阳接受审讯。
军长赵寿山得知消息后,立即通知郝克勇以请病假为由离开38军。卫立煌没有找到人也只能不了了之。一年后,风声渐渐过去后,郝克勇在赵寿山的安排下继续担任教导队队长。
好景不长,这年秋天,赵寿山和共产党秘密来往的事情被蒋介石发现了。他一面派嫡系部队控制38军,一面准备以受训的名义把赵寿山调往重庆。
眼看着38军的局势日益恶化,以郝克勇为代表的地下工作者一致商定将情况报告中央。此时的赵寿山一心想得得党中央的支持,对成为党员也是心向往之。
1942年,毛主席亲自给赵寿山发来了电报,并指名让郝克勇前去延安汇报工作。不久之后,郝克勇带着38军的殷殷期盼踏上了前往延安的路程。
踏过千山万水,郝克勇在沿线地下交通的护送下终于到达了延安。除了向相关负责人汇报,郝克勇还受到毛主席的多次接见。毛主席向郝克勇仔细询问了地下工委的工作情况,又听取了地下工委应对38军当前局面的策略。
毛主席
经过反复的探讨和研究,毛主席向郝克勇做出了全面的指示。随后,毛主席下达了一项密令:38军工委今后直接归中央领导。
更重要的是,主席告诉郝克勇从今以后,他只归主席一人领导,单线联系。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事。
多年以后,郝克勇依然记得毛主席那一段认真又严肃的话。从此,郝克勇就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受毛主席直接领导且与他单线联系的高级特工。
在延安的最后一次谈话中,毛主席突然问郝克勇的母姓是哪个。原来隐蔽战线的同志回到延安汇报工作有个惯例,需要改个名字。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段对话。主席用郝克勇母家的姓氏为他改名“范明”。从那以后,郝克勇始终用“范明”这个名字工作生活。
据说建国后,郝克勇向主席提过要回原来的名字。主席想了想告诉他,“范明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国内外的著名人物。还是不改为好,改了影响工作。”
改了名字的郝克勇带着毛主席的指导回到了38军。在毛主席的之间领导下,38军的政治教育工作愈加顺利地进行下去。可以说,38军除了编号和军饷是国民党军队的,其他方面已经是一支彻头彻尾的共产党部队了。
38军进步力量如此迅速地增长,蒋介石又岂能坐视不理?这一次,他直接将赵寿山调离,派遣反共干将张耀明出任38军军长。
这个张耀明一到任,就准备拿17师开刀。危急存亡之际,郝克勇紧急召开会议,按照毛主席之前的指示部署起义事宜。7月17日,38军第17师在河南洛宁县举行起义,起义活动顺利进行。17师成为第一支抗日战争结束前整编起义的国民党正规军,这在政治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赵寿山
17师起义后,55师也加入了起义行列,随后一起组成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统归陈赓兵团。38军的任务告一段落后,郝克勇和赵寿山共同来到延安,毛主席接见了他们并大力称赞38军的统战工作可谓典范。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郝克勇由于之前统战工作的丰富经验被派遣去策动陕北保安副指挥胡景铎起义。胡景铎是国民党陆军少将,他的哥哥胡景翼是著名的爱国将领。而郝克勇的伯父又曾是胡景翼的长官。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郝克勇比他人更有优势担任这一重任。
1946年底,郝克勇只身一人进入敌占区,在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骑马走了两天才到达横山县的波罗堡。到达的第二天,郝克勇和胡景铎在严密的警卫下商量了起义的具体事宜。
10月13日清晨,郝克勇亲率一个加强连,若干干部到商定地点进行策应。一切就绪后,郝克勇命令摇动起义旗帜。胡景铎看到信号,立刻率领所部5000多人举行起义。著名的横山起义就此打响了。这次起义可谓郝克勇革命史上的又一亮点。
当时,横山起义震彻西北,全国范围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于我军来说,它极大地削弱了国民党军队在陕甘宁边区的北部力量,为转战陕北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彭德怀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部队需要更多的干部。郝克勇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兼联络部部长。由于工作需要,郝克勇要经常撰写各种公文。他文采出众,彭德怀戏称他是“军中翰林”,常常管郝克勇叫“范大人”。
西北地区有很多地方都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因此,在战斗的过程中就不得不重视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处理。统战和教育的工作自然就落到了郝克勇的身上。
利用战争间隙,郝克勇仔细学习研究了当地民族的情况,写出了诸如《回族工作手册》等材料。这些材料帮助了部队的干部和战士,加深了他们对民族宗教问题的认识,这对后来相关工作的展开做了不少铺垫。
在兰州解放之前,毛主席特意给彭老总发送一份电报,明确地提出要保护并尊重青海内班禅和藏族人的利益。民族问题历来都是一个大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而青海的解放问题,不仅关系到当地和平安定更影响着西藏的解放。
彭德怀将这一重担交给了郝克勇。面对信仰不同,习俗各异的少数民族同胞,多年从事统战工作的郝克勇深知这个任务的分量和难度。
早在辛亥革命之后,英国就挑唆西藏与当局政府的关系。当时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在位,英国极力唆使他们驱逐驻藏官员。从那时,西北地区和国家之间就有了裂痕。1949年,十世班禅为避战火,在西宁塔尔寺举行仪式后就隐居了。
郝克勇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做班禅的工作。在青海省委和郝克勇的一力促成下,十世班禅向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元帅发去了致敬电文。
1949年11月23日,毛主席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班禅发回电。电文表达了对汉藏人民友好团结的希望。1950年8月25日,十世班禅在解放军的护送下离开了归隐的香日德,返回世代居住的塔尔寺。
1951年3月范明(左)与十世班禅(中)合影
在后来郝克勇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张醒目的照片,就是十世班禅,照片的旁边是“范明同志留念”几个汉字。那是班禅亲手写的。据说,十世班禅刚开始学写汉字就是郝克勇一把手教的。可见,当时他们友好的关系。
1951年,13岁的十世班禅在郝克勇等人的秘密保护下来到了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郝克勇又一次见到了主席。毛主席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鼓励他再接再厉,还给他布置一个三年内学会藏语的任务。
回到青海后不久,郝克勇迎来了历史性的重要时刻——进军西藏。其实,西藏解放已经筹备多时。按照中央的指示,西北局和西北军区组建一个骑兵师,郝克勇担任后藏工委书记兼骑兵师政治委员。
1951年8月1日,郝克勇带领骑兵师从兰州出发,以18军独立支队的名号向西藏进发。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势力,郝克勇认为很大缘故是有班禅随行。所到之处都是磕头的藏民,对他们来说队伍里是他们的佛爷。
9月20日,部队到达通天河北岸。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正在等着他们。这时,郝克勇才发现提前准备的二十多只牛皮筏只能算是杯水车薪。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大部队终于度过了通天河,却也付出了牺牲8位同志的惨痛代价。
1951年,范明率领十八军独立支队在进藏途中
11月27日,历时92天后,解放军部队终于到达了拉萨东郊,只等待择日进城。12月1日,新华社对入藏部队做了报告:“由西北进入西藏的解放军某部在范明将军的率领下,与12月1日进抵拉萨和张国华、谭冠三两位将军率领的人民解放军入藏部队胜利会师。”
历史上部队进藏只有两次,一次是薛仁贵,一次是马步芳。但是他们都全军覆没了。从北路进军西藏的只有18军一家,几十年后,郝克勇将军提出来这段经历还是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顺利入藏之后,根据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西南西藏工委和西北西藏工委合并,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西藏地区工作委员会,张国华任书记,郝克勇任副书记。次年2月10日成立了西藏军区,郝克勇被任命为第1副政治委员。此后,这位老将军的后半生就和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5年,41岁的郝克勇被授予少将军衔。次年夏天,郝克勇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赶往北京参加会议期间,他顺便看望了彭德怀等老领导,汇报了西藏的建设工作。正是在这次汇报中彭德怀提议:“你多才多艺,应写一部体现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在西藏胜利的小说。书名,我看就暂定为《新西游记》。不把进藏部队的英雄业绩写出来,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罪过。”
为了完成这一嘱托,郝克勇多次到故宫博物院等地方查阅和搜集相关的史料。回到西藏以后,他每天提早起床两小时整理和撰写材料,到了11月底,终于写出了3万多字的创作提纲和2万多字的第1篇正文。
此时的郝克勇没有想到一场大的浩劫即将来临。
先是“极右分子”,后又是“反党集团成员”,郝克勇蒙受了不白之冤。面对身边亲人的离世和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郝克勇没有退缩,更没有丧失斗志。
他牢记着彭德怀的教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血的考验、火的考验、胜利的考验还容易些,但是蹲监狱、委屈和失败的考验却往往使人难以承受。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大革命,所以在革命中难免误伤一些好同志,委屈一部分人,这都是正常的。”
为了充实自己,挺过考验。郝克勇选择利用被囚禁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早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就熟读中医著作,还拜了师傅学习开方抓药。在后来长期战争的奔波过程中,他没有机会太多的时间学习医药,而现在正是一个好的机会。
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就曾建议他:“你不妨去拜李鼎铭先生为师,我给你写个条子,你拿去找他拜师学艺。”后来,郝克勇还真拿着毛主席的条子,去找了李鼎铭老师拜师。
李鼎铭
虽然李鼎铭没有正式收郝克勇为徒,但是,也对他进行了不少指导。“《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不但是中医的指南和经典,而且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集成,要好好读一读。”郝克勇谨记着李鼎铭的教诲,一有时间便潜心研究这两本医学典籍,受益匪浅。在西藏学习藏语,藏文的时候,郝克勇还接触了一些藏医方面的知识。有机会诵读了珍藏在布达拉宫药王山的《皇宫内经》等著名的医学经典。
郝克勇充分地利用起被囚禁,无所事事的这段时光。于是后来,他在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许多心得,在癌症方面也有不少成就。
1980年,中央组织部对郝克勇的问题进行了复查,最终查明真相为他彻底的平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维汉在他平反之后接见他时感慨地说道:“你是多才、多艺、多灾、多难、多福、多寿的6多将军啊。”
获得平反的郝克勇已经到了退休年纪,却依然充实自己,丝毫不闲着。他积极地协助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撰写传记,搜集和整理资料,参与拍摄电影《彭大将军》。他还重写了历史剧《司马迁》。他撰写的《护送班禅大师重返西藏》、《把五星红旗高高的插在喜马拉雅山上》等回忆录成为了研究解放西藏的重要史料。
郝克勇
全国政协第六届三次会议上,郝克勇作为代表提出了关于振兴中医药的提案。他和陕西省西安市中医药著名人士以及热爱中医药事业的各界人士一同发起并成立了西京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他本人被推理为理事长。
1999年,85岁高龄的郝克勇将军因为心脏病发作被送往医院抢救。虽然被抢救过来,但是老将军深知自己已经是高龄了。
2000年,郝克勇将军在秘书的陪同下来到陕西省档案馆,亲手将他本人长期积累的各种珍贵档案资料交给省档案馆保存。
这部分资料有反映其生平活动成就的简历、传记、回忆录、讲话材料、文章手稿以及已经编写出版的作品和正在编写中的修改本等。有各种证书、信函、电文,还有在监狱十几年研读的医圣孙思邈和有关的医药书籍。有关于本人政治历史问题请求组织审查结论的材料,以及珍藏了几十年的线装古书,这些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共计数千件,十分珍贵。
这次资料捐赠以后,郝克勇老将军还向馆内工作人员表示,一些照片资料正在整理之中,会陆续送过来。也许,对老人家来说,他正在为一生的心血寻找一个归处。
2010年2月23日,郝克勇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