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几日后,他便带着随从们来到了诸葛亮的墓前,挖掘诸葛亮的坟墓,众人初到时,在诸葛亮的墓碑上赫然刻着一行字:“吾道无人到”。当时功成名就的刘伯温在听到将自己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这样的戏言时,心中并不痛快,而是在一直想着如何证明他刘伯温比诸葛亮更加有才有计谋。元末明初时,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谋士,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在足智多谋的刘伯温一次次地出谋划策之下,朱元璋常常决胜于千里之外。在明朝开国时,刘伯温也被当时已是帝王的朱元璋称赞为“吾之子房”。与此同时,在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般将刘伯温称为“再世诸葛”的戏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期的时代的潮涌里,英雄与才子辈出,一篇《出师表》便让后人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深感敬畏。

在三国几百年后的明朝,也出现了一位被百姓称为“诸葛再世”的人才,他就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1)

刘伯温与诸葛亮在野史中也有一段奇妙的故事。

吾道无人到,只有伯温到

元末明初时,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谋士,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在足智多谋的刘伯温一次次地出谋划策之下,朱元璋常常决胜于千里之外。

在明朝开国时,刘伯温也被当时已是帝王的朱元璋称赞为“吾之子房”。

与此同时,在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般将刘伯温称为“再世诸葛”的戏言。

当时功成名就的刘伯温在听到将自己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这样的戏言时,心中并不痛快,而是在一直想着如何证明他刘伯温比诸葛亮更加有才有计谋。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2)

几日后,他便带着随从们来到了诸葛亮的墓前,挖掘诸葛亮的坟墓,众人初到时,在诸葛亮的墓碑上赫然刻着一行字:“吾道无人到”。

刘伯温看到后心中一喜,暗想三国时期 “多智近乎妖”的卧龙先生也算不到死后竟然有人会挖掘自己的坟墓,实力不过如此。

就在刘伯温暗暗窃喜了一小会儿,一块石碑的出土却让他大惊失色,只见那石碑上刻着:“只有伯温到”。

而这简短的一行字让刘伯温起初的窃喜在一瞬间烟消云散,化作背后一阵阵阴冷。

刘伯温此时此刻,腿不由地软了下来,跪在了诸葛亮的墓前,狠狠地磕起了头,表示对于卧龙先生的不敬表示诚恳的歉意。

诸葛亮与刘伯温二位同样被称为“奇人”的谋士,在这件事情之后,能力的高低立现。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3)

而以上这些,也只是野史所云,既有说书人当成奇闻妙趣市井闲谈,对着世人侃侃而谈,也有古板的史学家当成胡言乱语不予肯定。

这些也只不过是后人对于历史之中一代代英雄事迹的臆想,让看似古板的史书多增了一份乐趣。

但是正史中的刘伯温,若真与诸葛亮相遇,怕是会成为惺惺相惜的知心好友。

多智伯温定乾坤

正史中的刘伯温的人生,也可以称得上传奇二字。

也许是作为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南田的风水格外养人,生长在南田的刘伯温从小便展露了其他孩子遥不可及的聪慧。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4)

魏有曹植七步成诗,元有伯温七行俱下,在父亲教导下的小伯温,具备极快的阅读速度,十二岁就早早考中秀才的他,也被当时的父老乡亲们称为“神童”。

学业对于刘伯温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他的前二十三年在众多师长的夸赞下过得顺风顺水。

但是在二十三岁那年考取进士后的他来说,他人生的波澜才刚刚起伏。

考取进士,初入仕途的他看到了当时处于元朝末期的朝廷,只有一片望不尽的黑暗。

百姓的起义军让国家在战火中苟延残喘,追权逐利的官员让他希望可以凭借自己才能一展抱负的想法显得尤为艰难。

刘伯温作为毫无背景的新人,即使怀着满腹经纶,却也显得人微言轻,于是才华无人赏识的他便在家中闲居了三年。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5)

三年后的他终于被任用,这一次的他只是担任了一个八品小官,帮助县令处理政务。

八品小官的刘伯温做着最细枝末节的工作,却做出了极佳的政绩。

在百姓口中的刘伯温严惩蛮横霸道的恶霸,整顿乌烟瘴气的吏政,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是实实切切关爱百姓的父母官。

刘伯温也在兢兢业业地处理政务中再一次认识到了元朝的黑暗,他深知,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更本无法将所有的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运用自己的才华推翻腐朽朝廷,拯救百姓的机会。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6)

得罪了不少强权恶霸的刘伯温也频频受到小人的攻击,虽然在一次次的长官的庇护下,幸免于难,但最终还是让他对仕途前路冷了心,在三十三岁那一年他终于还是提出了辞官。

辞官后的他的六年间,与许多隐士一般,在闲云野鹤间潇洒着人生,当他遇见了朱元璋,他终于找到了可以一展宏图之所。

沉寂了多年的才子在朱元璋的帐下,劝当时只是新起之秀的朱元璋自立门户。

在面对陈友谅攻克北京后步步紧逼朱元璋的情形下,沉着应对,出谋划策,运筹于帷帐之中,而朱元璋于千里之外斩杀陈友谅。

在刘伯温为代表的一众谋士的辅佐下,朱元璋在一片战火中最终推翻了元朝,在南京建立起自己的大明王朝。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7)

半生沉浮的刘伯温在大明建立后,即使身居高位,也严明法纪,不徇私情。

李彬作为与刘伯温一同任职的李善长下属,在李善长的放纵下胡作非为,刘伯温与从前的他一样,依旧不顾李善长的面子,将李彬斩首。

而在朱元璋想要换李善长任刘伯温做丞相时,刘伯温却一口回绝,在刘伯温看来,即使早已结下梁子的李善长,他的才能足以担任宰相。

于是刘伯温依旧帮李善长在朱元璋的面前说李善长的好话,在功成名就后,不骄不躁,这样宽广的胸怀,以及严明法纪的做事态度值得令人佩服。

若是临死都未光复汉室的诸葛亮遇见覆元建明的刘伯温,也许会感叹自己同样一身才华,却只因为生错了时代,最终只能抱憾而终。

但历史的遗憾从来无法弥补,只留后人唏嘘。

刘伯温打开诸葛亮墓看到了什么(刘伯温要去毁诸葛亮的墓)(8)

小结

无论是在野史还是在正史中的刘伯温,有一点我们都要承认,那便是刘伯温与诸葛亮都是两个生于不同时代的智者。

他们敢于在乱世中站出来,将自己的满腹才华与热血奉献给创建一个更加美好和幸福的国家的伟大理想。

白岩松曾说道:“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当下,更要有责任与远方。”

刘伯温与诸葛亮从未停止于当下,远方虽远,都通过智慧在无限地靠近,即使到生命最后一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