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别山精神的特质(追忆大别山师魂)

大别山精神的特质(追忆大别山师魂)“很多人不理解,说我为了学生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管了。但是我心里清楚,我的儿子、妻子还有亲戚照料,而这些学生,如果连我都放弃了,他们就没有未来了。这些孩子和我当年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和未来充满梦想,我希望自己能成就他们的美好人生。”甘守清贫:一片热忱铸就无悔人生“不断有学生因为家里穷要辍学。我找到他们的父母反复劝说,告诉他们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知识、有出路,但是面对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家庭,这些话显得很苍白。要让他们重新回到校园,就必须解决这些贫困生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在任教蕲春四中不久,汪金权就发现有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为了让学生重回校园,汪金权决定自己替学生垫付学费。地处鄂皖交界处的蕲春四中离县城有50多公里,学生大多是安徽太湖县和蕲春北部贫困山区的孩子。汪金权对寒门学子有着特殊的感情,28年来,他竭尽所能,先后资助近200名学生,垫付的学费、生活费高达10万余元。戴鑫是汪金权的学生,

近几日,蕲春县狮子镇郝子堡村弯曲的乡间小路上,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市委书记刘雪荣、市长陈安丽等省市领导以敬献花圈、现场慰问的方式赶来悼念;省市县各级领导、老师、群众、学生千余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吊唁。 是谁,牵动着省、市党政领导的心,让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寄托哀思? “是汪金权老师,他为了我们抱病上课,多次晕倒在讲台上,检查发现时已经是鼻炎癌晚期了……”学生们哭着说。

大别山精神的特质(追忆大别山师魂)(1)

扎根大山:28年从青丝到白发

“由满头青丝到斑斑白发,我对自己的选择毫不后悔。因为我在蕲春四中收获了喜悦,收获了希望,也收获了社会的理解和尊重……我愿永远扎根大山,用一生经历,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当年的先进事迹巡回演讲中,汪金权这句朴素的话语让人感动。如今,音容犹存,斯人已去。 自1987年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以来,汪金权已在大别山深处坚守了28年。28年里,他从满头青丝变成了斑斑白发。 一些同学至今还记得,当年汪金权被分配到赫赫有名的黄冈中学任教时,他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纷纷祝贺他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单位。谁知一年后,再得到汪金权的消息时,他已经在大山深处的蕲春四中任教。 原来,在黄冈中学工作的一年中,汪金权趁放假回到家乡看望自己的老师顾凤鸣。原本开心的团聚却因为老师的一番话让他心生酸楚。 顾老师有些伤感地对他说,山区的学校条件太差了,好一点的学生和老师都留不住。这句话对汪金权的触动很大,当时他就对顾老师说,愿意调回来教书。 蕲春四中是县里最偏远的一所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落后,当时流传一首打油诗:“教书莫到四中来,路难走,夜难熬,刮风下雨怕屋垮,搂着被子跑出来。”学校的教室是上世纪50年代盖的几排土平房,房子建在乱坟岗上,学生一使劲儿跑跳,地面都会塌陷。因为条件太艰苦,学校的老师已经走了一批又一批,全校只剩下8个班级、10余名老师,谁会相信有人愿意回来自讨苦吃?汪金权的同事们猜想,这不过是汪金权一时头脑发热说出的话而已。 但令所有人吃惊的是,1988年,汪金权真的离开黄冈中学,如约回到蕲春四中任教。同事、亲戚都对他的决定议论纷纷,认为他是一时意气用事,坚持不了几天就会打退堂鼓。但是汪金权对自己的决定充满信心。 得知汪金权铁了心回来任教,当年资助过他的顾老师只叮咛了一句:那就做好吃苦的准备吧。 20多年来,汪金权为山区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带的班级,语文成绩在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在蕲春县,虽然四中的教学水平处于中等,但该校的语文成绩却是名列前茅。

大别山精神的特质(追忆大别山师魂)(2)

爱心助学:培养千名孩子上大学

“不断有学生因为家里穷要辍学。我找到他们的父母反复劝说,告诉他们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知识、有出路,但是面对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家庭,这些话显得很苍白。要让他们重新回到校园,就必须解决这些贫困生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在任教蕲春四中不久,汪金权就发现有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为了让学生重回校园,汪金权决定自己替学生垫付学费。

地处鄂皖交界处的蕲春四中离县城有50多公里,学生大多是安徽太湖县和蕲春北部贫困山区的孩子。汪金权对寒门学子有着特殊的感情,28年来,他竭尽所能,先后资助近200名学生,垫付的学费、生活费高达10万余元。

大别山精神的特质(追忆大别山师魂)(3)

戴鑫是汪金权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和汪金权一起并肩执教10年,他说:“汪老师不仅教给我知识,还让我学会承担,学会做人,我在汪老师身上汲取了用之不竭的经验和财富。”1992年,家境贫寒的戴鑫考取蕲春四中,家里拿不出几百元的学费,眼看就要失学。汪金权得知后,慷慨解囊,为戴鑫垫付了学费。戴鑫有胃病,汪金权自己掏钱买来中药,在自己的宿舍里生起炉子,亲自给他煎药;戴鑫身体不好,汪金权每天早上陪戴鑫晨练50分钟…… 学生吴晶晶家庭贫困,那年春季,因为家里下的种子没有发芽,一筹莫展的父母把为她准备的学费和生活费拿去买了种子。吴晶晶很是伤心,在作文里写下这件事。汪金权看到后,主动找到吴晶晶,帮她交了学费,还叮嘱她好好学习。 在蕲春四中,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困难,找汪老师。”因为这句话,一些素不相识的孩子也敢找他借钱。一名叫王飞飞的学生说,一次他妈妈生病住院了,家里没钱给他吃饭。他大着胆子找到汪老师,汪老师不仅当场给了他200元钱,以后每个月都会按时将钱送到他的手上。 学生汪洪奎不止一次地说,汪老师就像我的亲人。他无私地资助我读完高中、大学专科、本科,一直到研究生毕业,前后帮助了我10多年。没有汪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程翔章讲了这么一个故事:2001年夏天,已经毕业14年没见面的汪金权突然打来电话,向他借3000元钱,一个瘦小的男孩替他拿了钱后就匆匆忙忙走了。后来程教授才弄明白,原来当时有一名学生考上了大学,没钱交学费,汪金权拿出了所有的钱还不够,没办法,就硬着头皮向自己的老师借钱。 据蕲春四中统计,28年来,没有一名学生因为贫困在汪金权手上辍学;28年来,汪金权亲手培养了上千名孩子走进大学校园。如今,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材。

甘守清贫:一片热忱铸就无悔人生

“很多人不理解,说我为了学生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管了。但是我心里清楚,我的儿子、妻子还有亲戚照料,而这些学生,如果连我都放弃了,他们就没有未来了。这些孩子和我当年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和未来充满梦想,我希望自己能成就他们的美好人生。”

20多年来,汪金权把一大半工资都给了学生,他和家人却过得寒酸简朴。学生田涯说,汪老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应酬,他的工资除了资助学生,还经常购买书籍和纸、笔等,给学生使用。

大别山精神的特质(追忆大别山师魂)(4)

因为经济困难,汪金权至今没有能力在镇上购买商品房,他的家人一直居住在离校30里远的大山深处。在他的老家,除了几间漏雨的土砖房,连台电视机也没有。为了生活,他70多岁的白发老母亲至今还在田地里劳动,他患病的妻子和小儿子,每天静静地坐在门口,等人照料…… 曾经很多次,身边的朋友都劝他放弃这份苦差事,寻求更好的发展。一个在深圳的同学甚至拿着他的简历推荐给当地学校。“那边的学校承诺给他一份收入非常可观的工作。但是每当想到自己要离开时,他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不是他有多么高尚,而是看着孩子们信任的眼神,他就觉得自己是有责任的,不能辜负他们。”汪金权的同学说。 曾经,汪金权的大儿子汪品超不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读初中时,汪老师舍近求远,将儿子送到离张榜镇10多公里远的大同中学住读,条件很艰苦。面对别人关心的询问,汪金权说:“要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2009年夏天,儿子考上了大学,需要交1万多元学费,可是汪金权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无奈之中,汪金权跟儿子说:“你到大学去当旁听生,就不用交学费了。只要你努力,一样可以学好。”听到这件事,儿子的叔叔和姑姑们很着急,最后,经同事和亲朋好友七拼八凑,总算把学费交齐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汪品超慢慢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理解了父亲的选择。大学期间,他将一家企业资助的生活费分出一半,捐给其他贫困同学。他说:“父亲是我学习的榜样。” 28年来,汪金权没有为自己的清贫而抱怨,没有为当年的选择而后悔,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安然、浅淡的微笑。 如今,虽然斯人已去,但精神还在,他用一片热忱,铸就了无悔人生。

鄂东晚报edwb1996

鄂东晚报——微观黄冈,贴心服务,送达你最关心的新闻资讯。

点击右上角“”可将此文分享给朋友

关注鄂东晚报

或者直接搜edwb1996关注我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