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盛世永驻芳华(蝶变换新颜破茧展芳华)
生于盛世永驻芳华(蝶变换新颜破茧展芳华)试点先行,加速推进污水零直排2018年,我市牢牢把握“现代化小城市建设”契机,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政策保障,深入实施“一加强三整治”18项专项整治,落实指导和督查两手抓,坚持“一镇一品”,全域谋划整体推进,逐一解决“脏乱堵”现象,有效提高了小城镇环境秩序和生态环境质量。石塘日出、坞根日落,温岭的小城镇里诗意流淌,是在这日出日落、潮涨潮落间开始的。如何才能让温岭的小城镇焕发新的活力?全域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势在必行。目前,我市共有小城镇13个,现已全部通过省达标验收,通过率为100%,是台州市9个县(市、区)第一。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中,我市注重各地的差异化发展,对列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范围的13个镇(街道)坚持“一镇一品”,并建立覆盖全域的驻镇规划师制度,以“一个入城口、一条样板路、一条示范街、一条景观河、一座星级市场”创建为抓手,着力保护自然景观、突出人文风貌、强化产业特色,结合石雕、
2019-01-07 11:22 |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陈远笛 文 朱海伟 庞辉斌 徐伟杰 图
2016年12月12日,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委员会挂牌成立,将五水共治办、三改一拆办等五个环境整治相关的临时机构归并,集中力量推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为台州乃至全省首创。2017年2月8日,温岭市召开三级干部大会暨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会议提出,要全民动员、全员发动、全面监督,打好环境综合整治这一仗,力争城乡环境“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随后,在温岭各地,以“环境革命”为主题,一场全市性的环境综合整治揭幕战正式打响了。
打好“拆治归”组合拳,强势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小城镇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太平街道、佳园小区等“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试点通过验收,“基本无违建市”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如今的温岭,正积极谋变,寻找彻底改变城乡旧面貌,实现环境美丽蝶变的最佳方式。
全域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石塘日出、坞根日落,温岭的小城镇里诗意流淌,是在这日出日落、潮涨潮落间开始的。如何才能让温岭的小城镇焕发新的活力?全域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势在必行。目前,我市共有小城镇13个,现已全部通过省达标验收,通过率为100%,是台州市9个县(市、区)第一。
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中,我市注重各地的差异化发展,对列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范围的13个镇(街道)坚持“一镇一品”,并建立覆盖全域的驻镇规划师制度,以“一个入城口、一条样板路、一条示范街、一条景观河、一座星级市场”创建为抓手,着力保护自然景观、突出人文风貌、强化产业特色,结合石雕、古镇、海洋等具有鲜明温岭特色的文化和产业,开展各具特点的整治工作。如“童鞋之乡”城北街道,在原有传统制鞋业基础上,侧重改造提升,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倒逼企业优化升级,共完成鞋业整治32家,横塘、杨家渭、九份小微园区进展顺利;坞根镇下呈村凭借后山巨石奇貌,依托万顺糖业园红糖文化,主打特色现代休闲农业综合体,成功跻身省级3A景区村庄,并入选浙江省首批休闲旅游示范村;箬横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整顿规范城镇秩序,打造特色老街,全面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20余万平方米,清理垃圾9984吨等;为重现老街历史风貌,温峤镇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精心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节点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等。
为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推进,让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一些镇(街道)在去年达标验收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探索建立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泽国镇针对“线乱拉”顽疾,着力解决线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的“空中蜘蛛网”现象;松门镇在街路长制的基础上,结合全域网格化管理形式理顺机制,实行网格管理,完善督考机制;城南镇投入资金9300多万元,以39个项目攻坚为抓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脉络,突出保护传承,经过整治的大闾街,成为城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一大特色亮点;石桥头镇坚持先规后治,对文化项目建设实现“组团”跨步;滨海镇全力构造滨水田园的滨海城镇形象,先后打造了“两线一河”以及路面改造提升、现有绿化景观设计提升、沿线建筑立面改造与优化提升等;石塘镇牢牢把握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特色,以绿道、石屋、大奏鼓等为设计元素彰显旅游小镇底蕴。
2018年,我市牢牢把握“现代化小城市建设”契机,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政策保障,深入实施“一加强三整治”18项专项整治,落实指导和督查两手抓,坚持“一镇一品”,全域谋划整体推进,逐一解决“脏乱堵”现象,有效提高了小城镇环境秩序和生态环境质量。
试点先行,加速推进污水零直排
“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目前,“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正在我市全面推进。为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落实城镇生活污水“能分则分、应截尽截”要求,我市形成了以点带面,分类推进的模式。目前已完成太平街道“零直排”达标镇(街道)和佳苑东区“零直排”达标区创建验收,其余各镇(街道)完成建成区30%至40%区域的“零直排”生活小区创建。
佳园东区建成于2004年,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小区共有11幢住宅楼,住户327户,常住人口980余人。2018年,太平街道严格按照“零直排区”创建的要求,投入345万元,对前期发现的26个问题,特别是管网改造、雨污分流、阳台水收集、小区管网排查、沿河排水口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作为我市首个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试点镇(街道),2018年以来,太平街道累计投入3亿元,先后完成38个地面区块的精细化截污,共完成污水管线改造建设92公里。针对住宅小区厨房水、阳台水与雨水不分流的情况,重点对佳园小区、翠屏苑、南屏小区、竹园小区、五龙小区、乐锦小区和东辉小区等7个小区实行雨污分离示范小区创建,实现雨污水彻底分离。针对工业区建成时间长,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的情况,太平街道也加大了工业企业污水管改造力度,对工业区污水管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紧盯企业进行排污管网改造。截至目前,太平街道辖区内“万泉东路”“东门北路和鸣远路”两大精品区块已建设完成,980家“六小”行业企业全部完成隔油池建设。
以“海绵城市”理念规划建设的东部新区,也是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的重点。自建设初期至今,东部新区已累计建设118多公里的雨污水管网,基本满足新区内小区、企业、“十小”行业雨污分流需求,并坚持每年新增管网建设,争取实现“污水零直排”全覆盖。目前,已完成第一街、第二街、金塘南路等8条道路的污水管网疏通检测,完成21街、24街、4街等十余条道路的污水管网测绘,并完成碧桂园小区的排查。
记者从市环综委了解到,温岭计划在2019年完成60个“零直排”单元建设,并结合上级考核要求,完成坞根镇一个达标镇和香格里拉区块、开元区块两个达标单元创建验收(暂定),其余各镇(街道)继续完成建成区30%~40%区域的“零直排”生活小区创建。到2020年,力争全部完成176个“零直排”单元的创建。
以拆开路,破立之间谋发展
2013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台州市统一部署,以创建“基本无违建市”为目标,以“环境革命”为抓手,坚持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举全市之力统筹推进“三改一拆”、落后产能淘汰、产业优化升级等工作,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770万平方米,改造旧住宅区893万平方米、旧厂区564万平方米、城中村340.1万平方米,年度拆违量多年居台州首位、全省前列,获评省“无违建先进市”。
“现在我们心定了,生产也有干劲了!”陈先生的企业在温峤镇上街区块的工业园区内安了家,曾经违法建筑遍地的这里,渐渐热闹了起来。一幢幢新造的标准厂房高耸林立,总占地面积290亩的工业园区里,机器轰鸣、车辆来往。温峤镇上街区块的拆改项目,是全市“三改一拆”工作的一个缩影。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总要求,我市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业从民房退出,力促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除新增入库的3个小微园区外,我市已完成其余全部园区的供地和开工,建成29个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的小微园区,力争投产21个。如今,几十个小微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市各地建设完成,曾经满是违建的土地上,萌发出了拆后的新希望。
上个月,太平街道后应村村民老郭搬进了新房,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的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原本破败的老房子被拆除,居住环境越变越好,我们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仅7个月,太平街道后应、屏下和小河头3个村1300户的签约工作全部完成,签约率均达98%以上。
2017年以来,我市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理念,以253个村的村民建房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突破口,通过实施全域土地整治,彻底解决农民建房、基础设施落后、传统制造业“低散危”和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按照“当年启动、当年签约、当年腾空、当年拆除”的任务要求,设立东线、南线、西线三个战区,利用3年时间推进50个城中村改造和5个区块旧城改造,惠及群众11870户,实现城市有机更新、乡村振兴。
此外,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也在火热进行中。在横峰大道沿线区域,通过整理土地和河道,建设道路和设施等,实现城中村改造、传统鞋业改造、环境综合提升的“两改造一提升”目标,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产城融合的示范区,为全市各区域的改造提升提供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