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伙下河游泳(小伙游泳后突然)

小伙下河游泳(小伙游泳后突然)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紧张,如注意以下几点,可预防游泳导致的耳疾。①游泳前检查耳道有无耵聍栓塞并及时清理,注意勿乱掏耳;②游泳时耳道进水,上岸后可歪头扯耳,单脚跳跃,使耳道水流出,切勿乱掏;③游泳时尽量避免跳水及潜水动作,掌握正确的换气方法避免呛水,如有呛水,阻塞一侧鼻孔轻轻擤鼻,切勿同时双侧鼻孔用力擤;④感冒期间不宜游泳;⑤使用游泳专用耳塞。

扬子晚报网8月30日讯(通讯员 章琛 记者 于丹丹)游泳作为一项消暑纳凉、锻炼身体的有益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今年17岁小李却遇到了烦心事,酷爱运动的他利用暑假时间办理一张游泳健身卡,每天都去游泳。8月初的一天,小李游完泳回家后,感觉耳朵闷闷的,不舒服 以为是游泳时耳朵进水了,并没有在意,依然每天去游泳。8月底的一天,小李忽然觉得自己听不清声音了,双耳有堵塞感、刺痛感。

小伙下河游泳(小伙游泳后突然)(1)

小李来到了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吴元庆在检查小李的病情后,告诉了小李是外耳道炎症,是由于外耳道耵聍栓塞(俗称“耳屎”),遇水膨大后压迫外耳道导致疼痛发炎;如果遇到浴场水质不洁或耳道进水后乱掏耳,就会导致耳道炎症。随后医生替小李滴入了消炎性耳液。

医生告诉小李,大多数耳部急性炎症经正规药物治疗一周后可痊愈,如为外耳道炎或鼓膜未穿孔的中耳炎,需待耳痛、耳闷等不适症状消失后方可再次游泳,如有鼓膜穿孔则尽量避免游泳。

吴医生说,引起中耳炎的常见原因是呛水后顺咽鼓管逆行感染或者跳水、潜水引起中耳腔压力变化导致炎症、严重者会有鼓膜穿孔。

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紧张,如注意以下几点,可预防游泳导致的耳疾。①游泳前检查耳道有无耵聍栓塞并及时清理,注意勿乱掏耳;②游泳时耳道进水,上岸后可歪头扯耳,单脚跳跃,使耳道水流出,切勿乱掏;③游泳时尽量避免跳水及潜水动作,掌握正确的换气方法避免呛水,如有呛水,阻塞一侧鼻孔轻轻擤鼻,切勿同时双侧鼻孔用力擤;④感冒期间不宜游泳;⑤使用游泳专用耳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