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个教师节表彰大会(第33个教师节25位红船育人先锋)
第34个教师节表彰大会(第33个教师节25位红船育人先锋)此次践行“红船精神”寻访“红船育人先锋”活动中,还涌现了一大批长年扎根农村、新居民学校、特殊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他们或忍受着相较逊色的教学条件,或面对特殊的孩子,在寂寞的土壤里,用心耕耘,不求回报,培育出绚烂的花朵。寂寞的土壤开出绚烂的花朵25名“红船育人先锋”和14名入围奖教师获得者中,涌现了一大批长期扎根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他们带着满腔的热情从事教育工作,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助推孩子们的成长。“学生就像是一颗种子,如果你能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就会不断成长。”此次“红船育人先锋”获奖者、来自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林霞琴如是说。她认为,教师是一个“用灵魂撼动灵魂”的神圣职业,正如她在自己的诗中所说:“……如果,我是河上的一片苇叶,一只小小的船,希望不仅仅是独自从此岸到彼岸,我愿意搭上你的船尾,拉上他的船头,渡所有生命,款款而过……”“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留下
今天是第33个教师节,“宁波银行杯”践行“红船精神”寻访“红船育人先锋”颁奖典礼在嘉兴大剧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嘉兴市委组织部、中共嘉兴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由宁波银行嘉兴分行、南湖晚报承办。
活动一经启动就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网友的热情支持和参与,自8月4日开通投票通道至8月15日投票结束,共收到报纸投票1693份,网络投票参与者超过5万人。经过报纸和网络投票,专家评委会评议,组织部门审核,最终25名教师获得“红船育人先锋”称号,14名教师获得入围奖。今天,25位“红船育人先锋”和14名红船育人先锋入围奖获得者接受了表彰。
市政协副主席柴永强,市委组织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领导方俊良、姚伟、周建新、蔡伟达,刘玉成、孙水观、杨志勇,以及宁波银行嘉兴分行领导陈杭杰、岑曙栋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
一个灵魂撼动灵魂的神圣职业
25名“红船育人先锋”和14名入围奖教师获得者中,涌现了一大批长期扎根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他们带着满腔的热情从事教育工作,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助推孩子们的成长。
“学生就像是一颗种子,如果你能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就会不断成长。”此次“红船育人先锋”获奖者、来自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林霞琴如是说。她认为,教师是一个“用灵魂撼动灵魂”的神圣职业,正如她在自己的诗中所说:“……如果,我是河上的一片苇叶,一只小小的船,希望不仅仅是独自从此岸到彼岸,我愿意搭上你的船尾,拉上他的船头,渡所有生命,款款而过……”
“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一笔。我喜欢她,也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而多年以后,我如愿以偿成了一名教师。”此次“红船育人先锋”获奖者、来自嘉善高级中学的周耘接过奖杯时,特别想感谢的是自己的初中语文老师王雅英。是王雅英老师的温暖鼓励,让她获得信心,在学业上更进一步,“我一直铭记老师对我的影响,在我成为教师后,我也一直提醒自己,要铭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寂寞的土壤开出绚烂的花朵
此次践行“红船精神”寻访“红船育人先锋”活动中,还涌现了一大批长年扎根农村、新居民学校、特殊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他们或忍受着相较逊色的教学条件,或面对特殊的孩子,在寂寞的土壤里,用心耕耘,不求回报,培育出绚烂的花朵。
“红船育人先锋”获奖者、来自桐乡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高明老师今年43岁,从事特殊教育事业22年,是一名自闭症康复高级教师。他说,他的职业憧憬和普通老师不一样,不是“学生成才、桃李满天下”,而是让学生学会生活技能、拥有跟人交往的能力、找份工作自食其力。“已经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22年?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坚持’,我只是怀着感恩之心。”高明说,“人和其他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一样,出生的时候都存在着一定的残障率,因为我们的学生是残疾的,所以我们才是健康的。从我内心来讲,对他们是充满感恩之心的,所以对残障学生的爱心、耐心、恒心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我的眼里孩子是没有新居民定义的。每个孩子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平等、公平的,学生的长远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红船育人先锋”获奖者、来自南湖创业学校的方中良老师说,他要教给孩子们爱的传承。他提出了“诗意人生”的办学理念,通过经典诗词的诵读、吟唱、鉴赏,鼓励学生尝试诗歌创作,引导学生爱满校园、快乐学习。
“红船育人先锋”获奖者、来自平湖市乍浦镇天妃幼儿园的杨士芳老师自2004年起,无论寒暑,每天5点30分起床,7点左右到乍浦幼儿园,傍晚6点左右回到嘉兴市区的家,13年来风风雨雨、马不停蹄,期间,市区两所公办园曾两次向她抛去橄榄枝,她都拒绝了,因为她放不下那些纯朴的农村孩子,“我喜欢看着孩子们在书香浸润中文明有礼、积极向上、茁壮成长。哪怕再给我一次选择,我还是会留下。”
援藏、援疆教师为西部添希望增力量
此次践行“红船精神”寻访“红船育人先锋”中,一批援藏、援疆的优秀教师获得了表彰。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把自己的丰富学识带进西藏和新疆,为当地带去希望和力量。
“这是我和新疆朋友的约定,有机会我就去支教,我实现了我的承诺。”此次“红船育人先锋”获奖者、来自嘉兴技师学院的张天林老师,于2015年8月主动报名参加援疆工作,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职业高中担任汽修维修专业教师。支教一年半,张天林老师给当地学校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传帮带成绩显著。
“我爱人目前还在西藏支教,他特地嘱咐我来替他领这个奖。”我市援藏教师、来自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的费慧华老师也获得了“红船育人先锋”称号,然而他目前人在西藏,无法前来领奖,他的爱人邹明芳替他接过了“红船育人先锋”的奖杯。“他去西藏已经一年多了,我们想他的时候就跟他视频,可是那边网络不好,经常聊着聊着就断线了。”邹明芳说,今年暑假,她带着女儿千里迢迢去西藏看他,看到他人黑了、瘦了,尽管很心疼,但依然支持他当初援藏的决定,“教师是他热爱的事业,援藏是他的心愿,作为家人,我支持他的选择和决定,我会照顾好家和女儿,等他回来。”
来自孩子们的真情告白
今天的颁奖典礼上,来自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南湖创业学校、市实验小学等学校,以及市文化馆翔声乐艺术团的孩子们用精心编排的歌舞、诗朗诵表达了对老师们的祝福和感谢。
在这个教师节里,老师们收获了感动和荣誉,孩子们也有特别多的话想说。
1
来自辅成小学北校区302班的陈家乐想对他的陆老师说:“祝陆老师一生平安、工作顺利,快乐地度过每一个教师节。”
2
来自秀洲实验小学203班的顾舒媛想对刚荣获“红船育人先锋”的杨校长表示祝贺,祝她节日快乐,工作顺利。
3
来自辅成小学南校区的陈褚梓琦想对她的班主任沈老师说:“教师节快乐!祝您早生贵子!”
4
来自市实验小学(西校区)302班的闫钰熙相对她的冯老师说:“冯老师,祝您天天快乐,永远健康!”
5
来自吉水小学205班的林穆资想对班主任童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
6
来自文昌路小学302班的刘思呈想对班主任吴老师说:“每天上课教学辛苦了!教师节快乐,祝您永远健康!”
25位“红船育人先锋”事迹
林霞琴: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工作24年来,她一直带着满腔的热爱从事着教育工作,她是一名语文老师,是学校的副书记、副校长,还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社会工作师,“用自己的专长去帮助人、去影响生命”这是她心中,作为老师、作为党员的最大价值。
俞幼娟:
30年前,怀抱着年轻人的激情,跨出大学的门槛她来到了南湖之畔,来到了这个有梦有“红船”的地方,从事丝绸与纺织专业的教学工作,从此教书育人。她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她大爱无疆,把染整技术传递到新疆阿克苏。30年来,始终践行“红船精神” 争做育人先锋!
沈燕飞:
她是孩子们口中的“飞姐”,她把爸妈带进了课堂,她能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担任班主任18载,她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一粒种子,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心化作一缕阳光、一抹春风,为孩子们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使每一粒种子都能茁壮成长。
朱新强:
自参加工作23年来,一直坚持在教育第一线,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他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时时处处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奏响着青春的乐章。
徐再飞:
他爱生如子,乐育英才,为党和人民培养了十多届优秀小学毕业生;他尽心尽责,真抓实干,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红领巾事业多立新功;他精益求精,学科带头,是业务精湛、善于教学的“专家型”老师……从教22年来,荣誉见证着他的成长。
方中良:
作为一所新居民子女学校的校长,在他眼里孩子面前永远没有新居民的定义,每个孩子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公平的,在他心中,学生的长远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他紧紧抓住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关爱这一弱势群体健康成长的有利机遇,敢为人先,开启了南湖创业学校新的发展历程。
韩贤发: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他是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16年来,他一直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态度默默奉献在农村中学的三尺讲台上。
陶晓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苦多”是她29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以生为本、以爱暖人”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因为爱,她在农村完小一待就是二十几年。作为一所农村完小的领头雁,她努力培育学校的特色,努力把田乐小学营造成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乐园。
周跃东:
揣一份教育情怀,育一片芬芳桃李。今年是他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他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回应他当初跨进师范大门所看到的那几个鲜红的大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姚建新: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他立足课堂、坚持学情和教情相结合,全力向课堂40分钟要容量、要质量、要方法。教学中,他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坚持以一颗真诚的心做学生的导师。27年来,他脚踏实地地践行着“红船精神”,做实育人工作。
张天林:
讲道莲台三尺前,含辛茹苦多少年。他用语言播种,用心血滋润;他深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一年半,当地的教育质量直线上升。16年荏苒光阴诠释了教书育人的意义。
费慧华:
在拉萨的清晨,放眼看去,山头上是晶莹的白雪,在旭日下闪着纯洁的光芒。这份晶莹和纯洁是经过了一夜严寒的历练才会有的。他经常可以看到这壮丽的景象,因为他正在世界屋脊,经历考验;正在雪域高原,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窦世鹏:
同学们嘴中亲切的“老窦”, 曾扎根大西北18载,2000年,带着对南湖红船的向往来到江南,17年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7年3月踊跃加入到“心系红船,情洒塔河”嘉兴援疆队伍。他常说:为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以责为重,以生为本。他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杨耿东:
她是老师、家长以及孩子心中最有魅力的领头雁,她让全体秀实人幸福诗意地栖居在教育这片乐园里。她说:“经营一所学校就像经营一个家,只有当你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才会有那么温情的回报。”
吴海青:
30年前,小学四年级的她在红船边立志做一名老师;如今,她已经站在教师岗位上20多年。长年担任班主任,她是严师,似益友,更似慈母。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忘初心。
高明: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从最初的青涩走向成熟,从聋哑孩子眼中的兄长变为智障孩子心中的父亲。他在特殊教育这一片园地里默默耕耘22年,班主任工作一干就是19年。不忘初心、心怀梦想,他坚守在一线、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爱的教育让残障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用专业的方法引领着残障学生健康成长。
董周英:
她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受生理缺陷影响,他们胆小、自卑、不合群、冲动易怒,对别人的付出无动于衷。但是,她却坚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持之以恒、细致入微,透过外表深入孩子们的内心,看到他们与正常孩子一样的可爱和美丽,让残缺的花朵,也能在阳光下盛开。
杨士芳:
27年扎根乡村幼教 微笑始终浅挂在她的嘴角,博爱蕴涵于她的一言一行,自信洋溢在她的脸庞。她,散发着一股精气神。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坚定的信念中,在幼教的土壤中静静地绽放乡村教师特有的美丽。
俞建林:
他是一个实践育人的引领者,又是一个科研成果颇丰的教师,还是一个在少先队战线辛勤耕耘的名师。他致力于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与研究,是综合实践教育的“领路人”,培养了一批具有主动学习、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
陈亚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选择幼教,她默默守望,执著追求。看一路风景,赏一路繁花,感一路相伴,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人,用党性、情怀和坚定的脚步,去走这一平凡而伟大的行程!
周耘:
“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怎样的老师,自己就要努力做这样的老师!”这是她的座右铭,从教17年来,她从一名青涩懵懂的新教师成长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嘉兴市物理学科带头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不断实现自己的诺言,教书育人,弘扬红船精神!
董明华:
他坚守农村,甘于寂寞,却不甘于碌碌无为。21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把满腔热情洒向操场,用心去耕耘,用智慧去研究,用坚实的脚步演绎平凡而充实的人生轨迹。
屠明洲:
连续十年担任高中班主任,已经送走了六届高三毕业班,作为一名班主任,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并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对她而言,对待身边的学生,对待平凡的工作,不需豪言壮语,不需惊天动地,只需有一颗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
雍建红: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做不了科学家、工程师,却可以为培养科学家、工程师等国家建设人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十五年一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真心助推孩子们成长。他坚信,只要不忘初心,甘于奉献,就必然能在教育这片平凡而美丽的热土上,培育出最灿烂的花朵,收获最香甜的果实!
张雷杰:
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体育老师——“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特征,在实践中探索体育课堂教学“学为中心”的新路径、新模式。课堂中,他把自己由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学生由等候“喂食”变为主动“觅食”,通过各种组织与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南湖晚报
微信广告投放
电话:18505730316
QQ:40783610 sq0316
via.南湖晚报 记者 施 兰 摄影记者 袁培德
本期新媒体编辑 沈伊
南湖晚报原创内容,如要转载,须经本报书面同意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拒绝转载,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