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多大散瞳验光:散 不散 该如何选择

多大散瞳验光:散 不散 该如何选择是不是所有的初诊患者一定要散瞳呢?不一定,并不是对所有的初诊患者都要采取散瞳措施。对于屈光检查,我们更应该采取环戊通或者阿托品。从美国的眼科临床指南(PPP)可以查到,在美国,用于屈光检查的只用环戊通,甚至没有用阿托品,更没有用托吡卡胺。而目前国内屈光检查散瞳,很多的基层单位还在用复方托吡卡胺进行散瞳验光,俗称“快散”。如果各位有使用国内生产的环戊通眼药水进行过散瞳,可能有发现它放松睫状肌的作用比托吡卡胺的强。但跟阿托品比,对于强睫状肌痉挛患者,有时还是未能充分放松,这时还是得用阿托品。首先,要明确散瞳的目的是什么?目前眼科散瞳的主要目的有三种:一是为了扩大瞳孔,好检查眼底;二是治疗性散瞳,比如虹膜炎的散瞳是为了防止虹膜黏连等原因而进行的散瞳;三是屈光检查中的散瞳,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睫状肌,解除调节痉挛,治疗假性近视,防止远视的配镜光度过低和近视配镜的光度过高,或者说为了更加准确地验配眼镜

#近视防控##清风计划#

多大散瞳验光:散 不散 该如何选择(1)


编者按

近视,由于其不断增长的发病率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正确矫正屈光不正是我国近视防控的一大重点。那么,怎样的验光配镜矫正方案才是正确的呢?

说到验光配镜,相信大家对“散瞳”这个名词一定不会陌生。那么,什么是散瞳?目的是什么?所有验光配镜都需要散瞳吗?

散瞳意义何在?

医学的复杂性在于对不同的个体,由于情况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散瞳也是如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散瞳措施。

首先,要明确散瞳的目的是什么?目前眼科散瞳的主要目的有三种:一是为了扩大瞳孔,好检查眼底;二是治疗性散瞳,比如虹膜炎的散瞳是为了防止虹膜黏连等原因而进行的散瞳;三是屈光检查中的散瞳,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睫状肌,解除调节痉挛,治疗假性近视,防止远视的配镜光度过低和近视配镜的光度过高,或者说为了更加准确地验配眼镜,以达到更好的矫正或治疗效果。

散瞳药物如何选择?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散瞳眼药有: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环戊通眼药水和阿托品眼用凝胶,其他的如后马托品,山莨菪碱用的比较少。

复方托吡卡胺的主要成分是去氧肾上腺素和托吡卡胺,一般权威的文献报道得知复方托吡卡胺的主要作用是散大瞳孔,而对睫状肌放松作用不完全,主要用于检查眼底或“快散快收”的治疗作用。

对于屈光检查,我们更应该采取环戊通或者阿托品。从美国的眼科临床指南(PPP)可以查到,在美国,用于屈光检查的只用环戊通,甚至没有用阿托品,更没有用托吡卡胺。而目前国内屈光检查散瞳,很多的基层单位还在用复方托吡卡胺进行散瞳验光,俗称“快散”。如果各位有使用国内生产的环戊通眼药水进行过散瞳,可能有发现它放松睫状肌的作用比托吡卡胺的强。但跟阿托品比,对于强睫状肌痉挛患者,有时还是未能充分放松,这时还是得用阿托品。

哪些人需要散瞳?

是不是所有的初诊患者一定要散瞳呢?不一定,并不是对所有的初诊患者都要采取散瞳措施。

对于远视、斜弱视、眼球震颤等初诊患者,或者上述患者没有经过规范的散瞳验光,没有规范配戴眼镜,复诊时,应尽量采用阿托品散瞳;如果患者担心影响工作、生活,而不能接受使用阿托品,则只好采用环戊通代替;但对于近视患者,如果在验光过程中发现视力漂移、屈光度不稳、矫正视力不佳等调节痉挛者,大部分采用环戊通散瞳(除了个别顽固性的调节痉挛,环戊通不能彻底放松调节外);如果不能确定患者是否有调节痉挛,可以做一个NRA和BCC,看看是不是有调节超前的现象,如有一定要进行散瞳;但若患者试镜时,每加-0.25D,视力稳稳地上升,直到最佳视力,这类患者就没有必要进行散瞳,毕竟散瞳后患者还需要再来复查一次,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当然,对于不能明确是否有调节痉挛的近视患者,也可以采用环戊通进行散瞳,而不是托吡卡胺。

其实大部分近视患者,只要近视已有一段时间,近期又没有过度用眼,一般不会出现调节痉挛。因为近视患者看近时,如果未曾配戴眼镜或者配戴度数比较低的眼镜,他的睫状肌基本处于放松或者半放松状态,散瞳前后的屈光度变化不大。因此,大部分近视患者是不需要散瞳验光的”。

多大散瞳验光:散 不散 该如何选择(2)


本文部分转载自“国际眼科时讯服务号”【散?不散?该如何选择?——黄小明教授谈“验光到底该怎样散瞳?”】,内容略有修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敬请期待下期资讯,关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为您解决心里的烦恼,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多大散瞳验光:散 不散 该如何选择(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