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写到真正的强大(06成为诺奖作家发生在莫言身上的自我参照效应)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写到真正的强大(06成为诺奖作家发生在莫言身上的自我参照效应)饥饿给了莫言走出贫困,改变生活处境的原始动力。故乡高密东北乡,成了他“又爱又恨的地方”。之后的许多回忆都是与饥饿有关。比如和母亲到集体的地里捡麦穗被打,比如一年只能在过年吃一次饺子,每人一小碗,没有多的。又比如参军去部队,第一次吃饭就吃了18个馒头,直到吃到不好意思,但是闭着嘴喉咙还在吞咽,甚至后来还幻想进入炊事班。那么,从这篇演讲稿中能看到什么呢?1 抵抗饥饿莫言的记忆从一开始就是饥饿。因为饥饿,他走路不稳,打碎了家里唯一的暖水瓶,吓得一天躲在草丛中不敢回家——这是莫言记事的开始。

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洛阳纸贵,就连那个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高密东北乡也一起出名,有很多人去当地找高粱地拍照片。当然,他们失望了,乡民告诉他们,那里不种高粱已经很多年了。

莫言的小说到底诉说了什么?这里不能给出答案。每个人从小说家的故事当中都会读出不同的意义。想要很好的理解莫言作品的创作初衷和其内涵,这里要介绍一个很好的阅读材料——莫言的获奖演讲。

2012年12月8日凌晨,莫言身着胸前刺绣着“莫言”两字红色篆刻图案的深色中山装,面对着200多名中外听众,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写到真正的强大(06成为诺奖作家发生在莫言身上的自我参照效应)(1)

今天我们并不是要向大家简单推荐这篇演讲稿,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分析对象,从莫言关于自己生活经历和作品创作的回顾话语中,看到一个小说家的成长与自我的关系。

那么,从这篇演讲稿中能看到什么呢?

1 抵抗饥饿

莫言的记忆从一开始就是饥饿。因为饥饿,他走路不稳,打碎了家里唯一的暖水瓶,吓得一天躲在草丛中不敢回家——这是莫言记事的开始。

之后的许多回忆都是与饥饿有关。比如和母亲到集体的地里捡麦穗被打,比如一年只能在过年吃一次饺子,每人一小碗,没有多的。又比如参军去部队,第一次吃饭就吃了18个馒头,直到吃到不好意思,但是闭着嘴喉咙还在吞咽,甚至后来还幻想进入炊事班。

饥饿给了莫言走出贫困,改变生活处境的原始动力。故乡高密东北乡,成了他“又爱又恨的地方”。

“吃上饺子”也成为他创作的基本动力——莫言后来说。

当然,饥饿的经历,不仅是动力,也成为莫言后来创作的选材。

2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

莫言的文学启蒙,是从听说书开始的。

小时候的他偷偷跑出去听说书,回来又把听的故事讲给自己的母亲,后来讲给所有他身边的人,甚至不仅回忆,还添油加醋,改变情节。

“用耳朵阅读”,然后再自己复述改编的经历,生发了莫言讲故事的萌芽。

虽然爱他的母亲不可能想到莫言整天给别人讲故事有什么更好的前途。因为,那些故事的来源,来自于当时社会底层、贫困的流浪说书人。

因此在演讲中他说:“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

后来,年幼辍学的莫言,更加“自在”地游走在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

在那个信息极度匮乏的岁月中,听故事和说故事持续的训练莫言讲故事能力。这种“训练”持续了许多年,以至于当时的他“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训练一直持续到他参军入伍。

3 从“我”开始——小说创作的源头

入伍之后,莫言以保持着写作的强烈愿望和激情,但起初,莫言的写作并无波澜:“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当时的莫言,还没有明白一个作家和他的作品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只是按照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做着照猫画虎的工作。后来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求学中,受导师启发,他才逐渐地萌发了从自己开始文学创作的意识。

莫言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

对初入写作之门的莫言来说,表达他人,始终如缘木求鱼,讲述自己,就像如鱼得水。

莫言终于找到了创作的起点,站稳了脚跟,开始出发了。

莫言说:写作的内容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

除了写作内容之外,写作的方式也与“我”有关。

莫言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

莫言说“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

后来,自己的故事写完了,就写自己身边的人。所以后来甚至有人为了小说中的某个涉及到自己的角色比较反面,跑到莫言家找说法。

莫言说:我父亲替我向他们道歉,但同时又开导他们不要当真。我父亲说:他在《红高粱》中,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

4 发生在莫言身上的自我参照效应

梳理情节不难发现:饥饿的我、母亲与我、听说书的我、讲故事的我、发现写作起点的我,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作品,还有获诺奖后的演讲,莫言的作家之路离不开莫言自己的过去。

社会心理学中与自我概念相关的一个重要现象名为“自我参照效应”——是指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它材料的现象。

也就是说,我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最不可能忽视或者出现遗忘。

其实,何止记忆,动机、情绪、思维、创意以及对外界的认知等我们的所有心理活动都会围绕“自我”这个核心展开。

一个很简单的案例是,为什么优秀的学生刻苦努力,是因为在他心中,学习这件事情是自己要做的,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而非别人。因此,良性循环,越优秀越努力,越努力越优秀,从而更加认可自己。

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离不开个体与现实的互动。而最能促动我们的因素,不是别的,是我们自己。

作为普通人,回忆过去,小时候上学的时父母大都苦口婆心的教导、催促。但是,你的兴趣爱好什么时候被父母催过?

不用催,因为我们从内心觉得自己喜欢——它和自己有关。

5 最后

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因此,关于他的故事介绍他的书有很多。其中有一本《从红高粱地里走出的文坛巨匠:莫言的故事》,精炼通俗,可以一读。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写到真正的强大(06成为诺奖作家发生在莫言身上的自我参照效应)(2)

我是锋芒,后会有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