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他借鉴自己过去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滑油山》、《游六殿》和《徐母骂曹》当中的部分唱腔,进行了重新设计,创出了符合人物情感的新唱腔。为了向党的40华诞献礼,李师抱病服药,废寝忘餐。他在北京鞭子巷头条("文革"时改称锦绣巷头条)故居的南屋里背词儿的同时,一边拉着胡琴,一边哼着曲调设计唱腔,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当年李多奎老师接受任务之后曾经说:"咱要向裘头儿看齐(彼时裘先生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他几天(完成任务),我就几天,别因为我误了献礼的日子。"当时64岁的李师确已桑榆暮年,又患有高血压症,而且他幼年入庆寿和科学艺,没有高深的文化,钻锅背词儿对这位老先生来讲,确实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李多奎 四郎探母

注:本文摘自于《何佩森谈艺录》(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6月版),原题:李多奎老师赶排《赤桑镇》,作者何佩森。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1)

李多奎

众所周知,裘盛戎与李多奎二位先生合演的《赤桑镇》,已经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舞台上推陈出新的艺术精品之一。

这出戏是1961年北京京剧团向中国共产党建党40周年献礼的剧目。该团的名净张洪祥先生贡献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剧本(包括《铡包勉》),经过团里编导组的精心整理,即刻发到演员们的手中。剧本的整理执笔和导演工作均由王雁先生担任。

当年李多奎老师接受任务之后曾经说:"咱要向裘头儿看齐(彼时裘先生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他几天(完成任务),我就几天,别因为我误了献礼的日子。"

当时64岁的李师确已桑榆暮年,又患有高血压症,而且他幼年入庆寿和科学艺,没有高深的文化,钻锅背词儿对这位老先生来讲,确实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2)

李多奎 四郎探母

为了向党的40华诞献礼,李师抱病服药,废寝忘餐。他在北京鞭子巷头条("文革"时改称锦绣巷头条)故居的南屋里背词儿的同时,一边拉着胡琴,一边哼着曲调设计唱腔,反复推敲,仔细琢磨。

他借鉴自己过去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滑油山》、《游六殿》和《徐母骂曹》当中的部分唱腔,进行了重新设计,创出了符合人物情感的新唱腔。

这出戏由谭世秀先生司鼓,裘先生的琴师汪本真先生操琴,李师的琴师周文贵先生没有参加《赤桑镇》的伴奏工作。

有一天晚上,李师在家里给汪先生说唱腔,为了不吵旁人,他们在胡琴的弦与筒之间别了一根筷子,一遍又一遍地小声唱,直到拉的和唱的严丝合缝为止。二位先生感到收获颇丰时,才发现已经是半夜三更天了。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3)

晚年李多奎

我记得李师只用了八天的时间便完成了背台词和设计唱腔的任务。响排这出戏的时候,裘先生在排练场上拱手抱拳对李师说:"二叔,时间这么紧,太难为您了!"

另外,在字韵方面他也不受传统的困囿,对于读音距离普遍话较远的上口字,例如"龙图阁大学士"的"学"字,他仍然念作 xue 而不上口。这种革新精神,对当时身为京剧界元老的李师来说,是很难得的。当然,这与彼时的政治气候也有很大关系。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4)

李多奎 马富禄 钓金龟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5)

李多奎 谭富英 张君秋 大登殿

裘、李二位大师1961年5月底在北京长安戏院演出《赤桑镇》(今天我们能听到实况录音),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韵味醇厚、神完气足是他们演唱的共同特点,美中不足的是李师有两处忘词儿的地方。

一处是念信,将"弟往陈州把粮放"错念成"弟往长亭把粮放";

另一处是末段二黄原板的首句,应为"此一番到陈州去把粮放"。快到起唱时李师忽然想不起词儿,就小声问身边的裘先生,裘先生低声告诉他,他也没听见。

结果前三个字嚼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字(尽管有的出版物按李师错唱的字音,杜撰成"出帝京"或"按旨意"等等)。后边的唱词儿李师想起来了,但是"到陈州"唱作了"去陈州",与后边的"去把粮放"的"去"字雷同了。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6)

李多奎 岳母刺字

后来,李师把这段原板的开始处又加了两句唱词:"适才间言语中把你冲撞,你体谅我年迈人失子的心肠",还编了个很悦耳的大腔儿,然后再接唱"此一番到陈州去把粮放"。这样一来,便把吴妙贞请包拯谅解自己因失子之痛而激发过头言行的心情表达出来了。但是,演出时始终没有加上这两句

事后李师对我说:"我一辈子唱戏没忘过词儿,这出戏(指《赤桑镇》)背词儿的时间太短了,本来词儿就不拱嘴,在台上再瞅见打字幕的,越怕忘词儿越忘词儿。"

这与其说是演员台上出错,莫若说是该剧初演,因时间仓促,老艺术家赶排留下的遗憾吧。而观众早已陶醉于他那醇醪般的声腔,对老艺术家演出中的失误是完全理解的,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由此也可见李师舞台上的人缘儿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出戏李师扮演的吴妙贞所穿用的是他自己私房的团花香色披和绿腰包(裙子),团里只新做了一根鹿头拐杖。

此外,裘先生扮演的包拯,穿用的仍然是演《铡美案》时的黑蟒。

其他配角像王朝、马汉、家院等,所穿的也都是团里原有的服装。

舞台美术方面,也只是画了一幅屏风心,框子和支架还用原来的。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7)

李多奎

至今久演不衰的《赤桑镇》,当年创演时只投入了一根拐杖和一幅屏风心

而今各院团排演新剧目就不然了,在服装、道具和舞台美术方面,都是大制作、大手笔,动则上百万元。结果不但血本无归,而且没人看,没人听,更谈不到传世了

二者相比,我们是否应该深思,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编的,剧目是靠演员各方面的魅力才得以传世,而绝不是靠大制作和精包装来达到目的的

可惜《赤桑镇》这出戏只演了半年,李师便因中风住进了北京宣武医院。没有他的合作,裘先生也就很少再演这出戏了。

后来方荣翔先生对我说:"咱们的老师如果把这出戏再唱它20年的话,一定会更加完美。"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更准确地说,是由于裘盛戎和李多奎二位先生得天独厚的天赋条件、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以及有口皆碑的艺术声望,才保住了《赤桑镇》这出戏。

再有就是该剧音乐方面的声腔结构,充分体现了裘、李两派的艺术特色,而成为流派继承者的范本楷模。这是由于裘、李二位先生既是唱腔设计者,又是表演者的缘故。

李多奎原声唱腔钓金龟(李多奎演赤桑镇忘词)(8)

李多奎

吴妙贞这个角色是李师创作的最后一个老年妇女形象。由于身患疾病的关系,同年年底他不得不终止了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活。虽然他当时还充满了老骥伏枥之情,遗憾的是从此便告别了他亲密的舞台。

在这以后的1963年冬天,李师与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等诸位先生,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彩色影片《铡美案》。这是李师最后一次粉墨登场,也是李师留下的唯一的影像资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