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精选三十首(华夏正声的往昔)
潮州音乐精选三十首(华夏正声的往昔)三、潮乐的历史价值它蕴藏丰富,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现在经常演奏而广泛流传的《画眉跳架》、《粉蝶采花》等就是潮州小锣鼓的优秀作品。弦丝乐又叫弦诗乐,是一种由几个人组合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曲调轻快而抒情,旋律和谐悦耳,具有南派音乐的韵味,是潮州农村最流行最普及的乐种。而笛套音乐可分笛套锣鼓和笛套音乐类,它是属于宫廷音乐的一种,风格庄重古朴。潮州细乐则是潮州弦丝乐的变种,是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要乐器组合演奏的乐种,清新细腻,极具抒情韵味。庙堂音乐则是一种从事佛事活动时演奏的曲子,悠扬典雅,现在各庙堂演奏的就是这种乐曲。所以潮州音乐是一种宠大而完整的音乐体系。演出形式,灵活多样,有几十人以至上百人的大锣鼓演奏,也有二五人组成的弦乐演奏,是雅俗共赏,
一、潮乐的渊源
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民间音乐统称为潮州音乐,包括锣鼓乐、弦诗乐、笛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品种,是一种既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又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老乐种。目前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台湾、港澳及东南亚各地,在中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春秋时期的潮州,虽被称为南蛮和百粤,是古越族的住居地。但那时已有青铜文化,说明中原文化已渗透到这里。直至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发兵百粤,已有揭阳戍守区。后来还有将领史禄及其军众留寓揭阳。音乐文化随着南来的移民传入百粤之地,与土著音乐文化互相融合,这就是潮州音乐的渊源。
潮州音乐形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最初是中原音乐和土著音乐融合的民间音乐,但自宋元以来南戏传人潮州后,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互为影响,于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派系。至清末,已成为独立而完整的音乐体系。音乐的曲目十分丰富,虽然五大类各有自己的名曲,但最著名的是称为"潮乐十大套"的曲目。它是潮州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这十大套的名称是《昭君怨》、《寒鸦戏水》、《小桃红》、《平沙落雁》、《凤求凰》、《月儿高》、《玉连环》、《黄鹂词》、《大八板》、《锦上添花》。这十大套,多数是古谱,结构严谨,段落分明,旋律古朴优美,完整地保留了古典的韵味。
二、潮乐的艺术特色
潮州音乐传谱,用“二四谱”、“工尺谱”以及简谱。 其中“二四谱”系潮州音乐最古老谱式,也是中国稀有的乐谱。从“二四谱”及潮州音乐特殊音律进行研究,均可见唐、宋音乐文化对潮州音乐的影响。
潮州音乐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它的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潮州音乐保留了很多南音古韵,日益为世界所关注。它源于当地民歌、歌舞、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类。
它蕴藏丰富,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现在经常演奏而广泛流传的《画眉跳架》、《粉蝶采花》等就是潮州小锣鼓的优秀作品。弦丝乐又叫弦诗乐,是一种由几个人组合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曲调轻快而抒情,旋律和谐悦耳,具有南派音乐的韵味,是潮州农村最流行最普及的乐种。而笛套音乐可分笛套锣鼓和笛套音乐类,它是属于宫廷音乐的一种,风格庄重古朴。潮州细乐则是潮州弦丝乐的变种,是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要乐器组合演奏的乐种,清新细腻,极具抒情韵味。庙堂音乐则是一种从事佛事活动时演奏的曲子,悠扬典雅,现在各庙堂演奏的就是这种乐曲。所以潮州音乐是一种宠大而完整的音乐体系。演出形式,灵活多样,有几十人以至上百人的大锣鼓演奏,也有二五人组成的弦乐演奏,是雅俗共赏,群众性白娱自乐的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
三、潮乐的历史价值
“潮州音乐乃华夏正声,是中国民间音乐之精粹”,中国音乐界有识之士对潮州音乐的认同,已经从视听层面的欣赏走向文化内涵的探求。
潮州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品种最丰富、器乐化程度最高的一个乐种。其一、雅乐和俗乐共处。就来源而言,有宫廷的,有庙堂的,有草野的;就内涵而言,有典雅的,有宗教的,有俚俗的,几经演变居然熔为一炉,雅乐俗化,俗乐近雅。其二、室内乐和广场乐并存。寻常时节,乡村“闲间”、城镇巷头弦诗合奏,逸情雅致;节日喜庆,庭院小锣鼓、广场大锣鼓,熙熙然群体社会行为。二者并行不悖,更相得益彰。其三、独乐和众乐俱乐,潮州音乐融化了潮人对审美的独特理解。一曲《粉红莲》超凡脱俗,独乐之乐甚矣;而佳节新春,万人空巷争看锣鼓班游行,《八仙庆寿》的锣鼓点分明敲击着奔突的心,众乐之乐亦甚矣。其四、乐类乐曲中自我兼容。潮州音乐令世人惊诧的是那雄浑粗犷的大锣鼓居然同雅澹温柔的弦丝乐融合得如此巧妙神奇,豪放时奔雷动地、激浪掀天,婉约处花明月暗、燕啭莺啼,真是刚柔相济,动静得宜。
潮州音乐是我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之一,也是潮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20日,潮州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潮乐的发展
潮州音乐,在潮州人的生活中,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潮州俗语说:“锄头粪箕筐,三弦琵琶筝。”用“锄头粪箕筐”代表了潮州农业社会的物质文明活动;用“三弦琵琶筝”代表了潮州的精神文明活动。既有高度概括力,又形象生动。这句话也体现了音乐在潮州人生活中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潮州音乐经过整理、改编和创新,曲目更加丰富,演奏水平也不断提高,受到各界普遍好评。早在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的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就获得了金质奖章。各国电台也纷纷选播潮州音乐,潮州音乐在世界也很受珍视。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赵玉斋到瑞典访问,国王接见时拿出他珍藏的唱片来播放,说是周恩来总理赠送的,赵玉斋一听,原来是潮州音乐片,赵玉斋非常激动,没有想到潮州音乐在国外受到这么高的评价。另外,潮州音乐保存有古代的一些特殊调式,如活五调等,很受重视,专家学者纷纷到潮州来采风。
“愈有地方性的东西就愈有全国性,愈有民族性的东西就愈有世界性”。潮州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定会更加发扬光大,在世界的乐坛定会更加受到注目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