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哪个品种比较好(中蜂蜂种介绍之双色蜂)
中蜂哪个品种比较好(中蜂蜂种介绍之双色蜂)还有蜂友发帖提到,有养蜂前辈曾直言在上个世纪就在野外见过体色为黄的工蜂,只是当时网络不发达,蜂友间交流的渠道也匮乏,所以没有被广泛了解。关于来历有一点需要说明,虽然无法确认双色蜂是不是杂交种,但绝对不是江浙黄金蜂王与普通蜂的杂交种。据有关介绍,黄金中蜂是由一家公司通过人工育王技术从双色蜂中提纯而来,2017年才正式出现在大众眼中,而双色蜂,可以搜到的明确记载在2013年——我翻看了中蜂王、OK蜜蜂论坛、中蜂吧这3个底蕴较久的蜂友交流平台,能翻看到的讨论双色蜂的帖子都在2013年,而且在2013年年初的帖子里,蜂友们都已经普遍在发图秀双色蜂群,可见在2013年之前,就存在双色蜂了。先来说说双色蜂:双色蜂,育出的蜂王体色和普通蜂王相似,有一部分会呈现枣红色;双色蜂王所产的工蜂除了常见的体色外,还有一部分通体金黄;雄蜂也有一部分体色偏黄的。也是因为一群蜂里有两种区别明显的体色,故名双色蜂。双色蜂
事先坦白,我目前养的都是本地种,只是近来对蜂种品质比较感兴趣,所以上网搜集了一些常见蜂种的特性,总结列出,如果有不到位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前辈、蜂友指出。
原本是想按照我国9大中蜂品种的顺序来依次介绍的,虽然有专门的书籍、文献介绍,但我学艺不精,感觉这几种蜂的外部特征差距不大,无法清楚辨识,介绍也基本是书中千篇一律的内容,所以打算先选择一些外形差异大的蜂种来介绍,主要有双色、红背、红环。
其实把它们定义为某种蜂应该是不准确的,说是某类蜂更为合适。因为它们多为杂交种,只是它们或是蜂王外部特征明显,或是工蜂外部特征明显,且能稳定遗传,最初的命名也是源于这些形态特征。后来把具有这些特征的蜂群都以对应的“蜂名”进行称呼。
接下来我将从它们的外部特征切入,再讲一些它们的来历和繁蜂产蜜特性。
先来说说双色蜂:
双色蜂,育出的蜂王体色和普通蜂王相似,有一部分会呈现枣红色;双色蜂王所产的工蜂除了常见的体色外,还有一部分通体金黄;雄蜂也有一部分体色偏黄的。也是因为一群蜂里有两种区别明显的体色,故名双色蜂。
双色蜂的来历其实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有说是引入高热带蜂种与当地蜂种的杂交后代;有说是基因突变后的定向选育品种,但最初发现的地方都偏向于广东一带。
关于来历有一点需要说明,虽然无法确认双色蜂是不是杂交种,但绝对不是江浙黄金蜂王与普通蜂的杂交种。据有关介绍,黄金中蜂是由一家公司通过人工育王技术从双色蜂中提纯而来,2017年才正式出现在大众眼中,而双色蜂,可以搜到的明确记载在2013年——我翻看了中蜂王、OK蜜蜂论坛、中蜂吧这3个底蕴较久的蜂友交流平台,能翻看到的讨论双色蜂的帖子都在2013年,而且在2013年年初的帖子里,蜂友们都已经普遍在发图秀双色蜂群,可见在2013年之前,就存在双色蜂了。
还有蜂友发帖提到,有养蜂前辈曾直言在上个世纪就在野外见过体色为黄的工蜂,只是当时网络不发达,蜂友间交流的渠道也匮乏,所以没有被广泛了解。
至于双色蜂的繁蜂产蜜特性,蜂友们都大都认可这么个说法:
- 繁蜂好:产子能力强,可以产出大量整脾的子脾。
2、产蜜差:因为工蜂把重心放在育子上,对于蜜源的采集反而关注得少,但是对于大蜜源的利用程度比普通蜂群的高。
3、抗逆差:虽然繁蜂快,但掉蜂也快,同样群势的蜂进入越冬,越冬结束后普通蜂群还可以正常发展,双色蜂群基本覆灭。
此外,也有学者对双色蜂的繁蜂采蜜特性与其它蜂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为:“产卵力、蜂群繁殖力强、子圈大而整齐;只是与此相对的是:蜂王产卵无节制,对于饲料的消耗多。采集力偏低,整体的产蜜量低。”这一结论与蜂友的说法不谋而合。
除了繁蜂采蜜的特性,还有一篇文献提到了双色蜂在南宁(广西)具有的特性:分蜂性弱,可以维持强群,但抗热性差,容易患中囊病。不过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双色蜂确实是引进江浙黄金中蜂与当地蜂种杂交的后代,与上文提及起源于广东地区的双色蜂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所表现的特性能不能代表大多双色蜂还不好说。
双色蜂的介绍暂时就总结了这些,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下方留言提问,有说得不到位的地方也很期待大家指出,下一篇我将介绍红背蜂。
文章来源:蜂博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