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最后怎么败给刘邦的(项羽输给刘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最后怎么败给刘邦的(项羽输给刘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项羽输给刘邦最大的原因是输在人和这个条件,正如贾谊在《过秦论》里写道:“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最终就会“攻守之势异也。”项羽输,不是输在才能,不是输在天时,也不是输在地利,而是输在人心向背,输在民心所向。3.得民心方面。可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方面刘邦做得比项羽好。当初刚入咸阳的时候,刘邦就对部下约法三章,而且对咸阳城的老百姓秋毫不犯,对阿房宫也不动一砖一瓦。相反,项羽进入咸阳城后大肆掠夺,对于他来说咸阳就是战利品,咸阳百姓就是敌国之人,在他眼里,只有楚地才是自己人,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敌人,抢夺敌人在他头脑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最后还把阿房宫一把火烧了,这把火把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烧没了,也把人心烧没了。为什么刘邦能得到大家的拥护,项羽却众叛亲离呢?这和两人对待人的方式上就可以得到答案。1.项羽对待立了战功的部下不能一视同仁,对自
项羽武力超群,少年成名,可以称得上战神;刘邦底层出身,身上有很多的坏毛病。单看个人条件,项羽是完虐刘邦,但楚汉之争为何最终刘邦笑到最后,问鼎中原,项羽输给刘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三个条件中,天时本来是在项羽这边的,但是在鸿门宴之时,项羽错失良机,没有除掉刘邦,让刘邦逃走,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除掉刘邦是对的,因为那时项羽和刘邦没有公然对立,刘邦是来请罪的,你项羽啥了刘邦,那天下人心不服,就会起兵反对,对项羽来说不杀刘邦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如果鸿门宴上项羽杀掉刘邦,那么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乱世就得需重典,而且刘邦一除,他的很多手下,可能就散了,项羽的主要对手就会土崩瓦解,因为大家都知道项羽英勇善战,他在巨鹿之战中可以以少胜多,这个时候项羽兵力最强盛,根本不怕任何人,但是项羽还是错失天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等刘邦逃出生天之后,他就隐藏锋芒,等待时机。
项羽失去了天时,但他还是占据地利,当时的刘邦被分封于巴蜀之地,当时的巴蜀人口很少,开发的程度也不高,完全是一个蛮荒只地,而项羽占据楚地的大部分地方,相当于是现在浙江、江苏一带,这一带历来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所以在地利这一条件,项羽也是完虐刘邦。
再来说说人和。在刚开始的时候,各路诸侯还是很服项羽的,就连刘邦的手下曹无伤都给项羽告密,这说明当时还是有很多人看好项羽的。按照这样的条件,可项羽最终却失败了,而且才几年时间,速度也挺快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和,在这方面,特别是最后,项羽是众叛亲离,最后只剩下二十四骑在身边,最终在乌江边自杀,一代霸王就此陨落,他就像一颗流星,光芒很耀眼,但只是一刹那。
为什么刘邦能得到大家的拥护,项羽却众叛亲离呢?这和两人对待人的方式上就可以得到答案。
1.项羽对待立了战功的部下不能一视同仁,对自己从江东带出来的部队很好,该赏就重赏,而对其他的部下就没有那么大方了,要知道大家很着你混,总是希望出人头地,现在得到了利益,你却不和大家一同分享,你却吃独食,那其他人干活肯定就不买力了,甚至心都往外拐了。而刘邦对待部下一视同仁,不管是那支部队得了战功,他都一律中赏,他一次性封侯就可以上百人,这真是大手笔。甚至在一次危急关头,他需要韩信来解围,但韩信却张口要刘邦封他为齐王,最后刘邦咬牙切齿的答应了。还有刘邦被项羽打得打败的时候,他在逃走的过程中,对来救援的将领都不吝啬钱财和土地,于是救援的部队很卖命。
2.对于人才不够重视。也许项羽自己太厉害了,所以他有点刚愎自用,总是没能发现更多的人才,在刘邦身边谋士众多,而项羽身边只有范增比较拿得出手,韩信原来是在项羽这边的,给项羽出过计谋,但是项羽不采纳,于是韩信就走了。后来韩信到了刘邦那里,照样不受重用,也跟着别人逃跑,却被萧何追了回来,刘邦对萧何单单把韩信追回来很诧异,他也不相信萧何说韩信是个人才,但即使是如此,后来刘邦还是拜韩信为将军,还举行了隆重仪式。在用人方面,因为项羽自己就是不可一世的猛将,所以叫他像刘邦那样礼贤下士,真的为难他,而刘邦封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就是他夺取天下最大的资本。
3.得民心方面。可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方面刘邦做得比项羽好。当初刚入咸阳的时候,刘邦就对部下约法三章,而且对咸阳城的老百姓秋毫不犯,对阿房宫也不动一砖一瓦。相反,项羽进入咸阳城后大肆掠夺,对于他来说咸阳就是战利品,咸阳百姓就是敌国之人,在他眼里,只有楚地才是自己人,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敌人,抢夺敌人在他头脑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最后还把阿房宫一把火烧了,这把火把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烧没了,也把人心烧没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项羽输给刘邦最大的原因是输在人和这个条件,正如贾谊在《过秦论》里写道:“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最终就会“攻守之势异也。”项羽输,不是输在才能,不是输在天时,也不是输在地利,而是输在人心向背,输在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