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禅意的碗碟(本真不够本真)

禅意的碗碟(本真不够本真)这与采用羽管键琴演出海顿的钢琴三重奏或许是一个道理。初听的确有些怪,但键盘乐器在实际生活中的新旧交替,并不像我们后来在书上看到的那么干脆。然而,演奏的本真性是否因此就落后一些?完全不是。毕竟当时海顿的奏鸣曲作为热门曲目,很多人都会弹,但有多少人能够立刻购置新琴?况且还是舶来品。因此,当时的人听到的(常常是自己弹给自己听),可能往往还是莫扎特时期乐器的演奏。采用时代乐器,即作曲家创作时面对的乐器,是古乐演绎的理念之一。这张唱片中,小岛芳子演奏的乐器是安东·瓦尔特1795年制作的钢琴的现代复制品。录音曲目是海顿的中后期四首奏鸣曲,包括最后的两首,及《f小调变奏曲》。如今很多演奏者选择瓦尔特的钢琴,或许同莫扎特使用他的产品不无关系。可是,到了海顿的最后阶段,钢琴的发展又进了几步。小岛芳子在Denon灌录海顿作品时采用的早期钢琴复制品当时的“大钢琴”来自英国(至少是代表性的部分),相对于莫扎特时代

禅意的碗碟(本真不够本真)(1)

文 | 张可驹

如今,海顿的钢琴奏鸣曲渐渐走出贝多芬、莫扎特同一体裁的阴影,但说实话,钢琴名家发行海顿奏鸣曲的新唱片仍需要一些勇气。另一方面,某些构思独特的、偏小众的录音计划或演奏者,会特别聚焦于海顿的键盘音乐。

由于现在越来越热爱海顿的作品,我在收集录音的过程中,也有不少有趣的体验。譬如前段时间偶然听了日本钢琴家小岛芳子(Yoshiko Kojima)用早期钢琴灌录的几首海顿奏鸣曲(1998年由Denon发行)。出色的演奏中,也很有意思地体现了本真演奏有时“是否本真”的问题。

禅意的碗碟(本真不够本真)(2)

小岛芳子

采用时代乐器,即作曲家创作时面对的乐器,是古乐演绎的理念之一。这张唱片中,小岛芳子演奏的乐器是安东·瓦尔特1795年制作的钢琴的现代复制品。录音曲目是海顿的中后期四首奏鸣曲,包括最后的两首,及《f小调变奏曲》。如今很多演奏者选择瓦尔特的钢琴,或许同莫扎特使用他的产品不无关系。可是,到了海顿的最后阶段,钢琴的发展又进了几步。

禅意的碗碟(本真不够本真)(3)

小岛芳子在Denon灌录海顿作品时采用的早期钢琴复制品

当时的“大钢琴”来自英国(至少是代表性的部分),相对于莫扎特时代的乐器又有了变化。海顿最后的几首奏鸣曲也受其影响,整体的风格更为交响化,和贝多芬在键盘上的宏大构思完全没有隔阂。以《降E大调奏鸣曲》为例,1794年,海顿在伦敦完成该作。专辑中的曲目采用瓦尔特1795年制作的琴演奏,时间也对得上,但那架琴的音响,整体还是更偏早期古典。

然而,演奏的本真性是否因此就落后一些?完全不是。毕竟当时海顿的奏鸣曲作为热门曲目,很多人都会弹,但有多少人能够立刻购置新琴?况且还是舶来品。因此,当时的人听到的(常常是自己弹给自己听),可能往往还是莫扎特时期乐器的演奏。

这与采用羽管键琴演出海顿的钢琴三重奏或许是一个道理。初听的确有些怪,但键盘乐器在实际生活中的新旧交替,并不像我们后来在书上看到的那么干脆。

由“本真”的角度出发,却造成时代错位,确实催生过一些荒唐的例子。譬如音乐学者保罗·亨利·朗特别吐槽过,某古乐四重奏组演奏的是古典时期的作品,用的却是巴洛克乐器,又或是臆想式的20世纪早期无揉弦音响。在它们的映衬下,越发显出芳子女士的录音是不玩花巧、工整而有说服力的本真演绎。

这位钢琴家的演奏风格就是如此,与乐器的关系不大。演奏确实耐听,初听之下,仿佛只是平实中正,没什么花巧而客观呈现作品的演绎。当然,那已相当可贵,小岛芳子的演奏也确实拥有那样的品质。但是细心聆听,又会发现钢琴家的诠释可以说是“暗藏玄机”。

《D大调奏鸣曲》(Hob. XVI—37)的精美诠释,将乐器音响精细而共鸣偏薄的特点做了最好的发挥。《降E大调奏鸣曲》(Hob. XVI—49)慢乐章“如歌的行板”的处理极为精彩。在本真的语境中,钢琴家将乐章中段的旋律线处理为千回百转,种种迂回之中的表达又从不是造作的。她在清晰地表现多声部进行的同时,对于不同的线,不仅弹得层次分明,更有不同的表情设计。

有些声部弹得情感强烈,有些虽貌似低调,却被充分显明其内在分量。如此鲜活的戏剧性处理,完全从作品出发,方寸之间,竟走向暗流起伏的效果,绝妙。《C大调奏鸣曲》(Hob.XVI—50)的开篇,似乎句句有处理,却又将其融入整体稳健进行。用心于小手笔而不损大格局,此处的演奏虽无“降E大调”中的惊艳,但也同样让人佩服。Denon的制作一流,录得非常好,装帧也用心。

Denon这张录音并非常见,更为常见的是小岛芳子在Brilliant发行的海顿奏鸣曲套装唱片中的演奏。如果你听了其中一些录音(我只听过部分),也许会感觉到我先前关于乐器声音特点的说法并无说服力,因为演奏采用的早期钢琴明显不是莫扎特时期的效果。倘若你这么想,证明你是对早期乐器有所了解的人。

钢琴家在Brilliant的录音制作不及Denon精细,却选择了大约是贝多芬前期的琴,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型号。当然,Brilliant那一大套海顿奏鸣曲集合了多位演奏者,很可能是再版其他公司(Brilliant这个品牌一贯的操作),这里也不去探究了。

不过,Denon这张海顿奏鸣曲的封面多少让人有点一言难尽,因为画中人实在太像在吐口水了……这是画家有元利夫的作品,题为《神话》,吐出来的大概是话语的具象化。尽管这张唱片不常见,偶尔遇见的话,还是值得考虑入手的。

- THE END -

订阅 音乐周报

禅意的碗碟(本真不够本真)(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