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肌肉贴有什么用(跑者必备常见跑步中运动损伤的肌贴贴扎技术)
运动肌肉贴有什么用(跑者必备常见跑步中运动损伤的肌贴贴扎技术)2,肌贴可以对偏下组织进行加压,减少疼痛信号,减低疼痛。1,在关节处增加空间,减少对于关节的刺激,起到运动防护作用。常用的肌贴一般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防水弹力棉布,第二层是医用胶,第三层是背亲纸。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强度可以保持3—5天,但是由于大量出汗会导致黏性下降,大量运动后一般建议更换肌贴来保证效果。经过研究,肌贴发挥作用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肌内效贴简称肌贴,在国外又称为机能系贴布。于1970年由日本按摩推拿师Kenase Kase。在此之前的相当一段之间里,只是用于运动康复训练和职业运动员竞技比赛中。
直到最近几年来,才开始广泛的应用在广大运动爱好者群体中,用于各项运动的运动损伤保护和运动表现提升。
但是,在使用肌贴之前,全面的掌握肌贴贴扎要点,学习如何利用肌贴达到特定效果,对于运动爱好者非常有必要。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在跑步中常见的一些运动损伤的肌贴贴扎技巧。
认识肌贴常用的肌贴一般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防水弹力棉布,第二层是医用胶,第三层是背亲纸。
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强度可以保持3—5天,但是由于大量出汗会导致黏性下降,大量运动后一般建议更换肌贴来保证效果。
经过研究,肌贴发挥作用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关节处增加空间,减少对于关节的刺激,起到运动防护作用。
2,肌贴可以对偏下组织进行加压,减少疼痛信号,减低疼痛。
3,改善局部血液和体液循环,增强淋巴液流动,减少肿胀。
4,支撑薄弱与疲劳肌肉,增强运动能力和耐力,提升运动表现。
5,帮助重新训练失去功能的肌肉或者习惯了不健康工作方式的肌肉
6,改善手术或者受伤后疤痕的外观
肌贴的剪裁由于不同部位的受力方式,肌肉走向不同,学习贴肌贴,就要受限学会根据不同的部位来剪裁肌贴。
肌贴根据弹性的不同,所应用的情况也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购买不同弹力的肌贴。
神经性应用(拉伸30%以下):缓解疼痛、改善循环、减轻水肿
结构性应用(拉伸30%以上):支持软组织、放松软组织、训练软组织、矫正姿势、增强关节稳定性
本篇所使用的肌内效宽度为5 公分。贴扎前,要先根据肌肉的形状与贴扎的部位,修剪成不同形状。基本上肌内效常用的形状分为以下四种:I 形、Y 形、三岔形和爪形。
常见跑步中运动损伤的贴扎
1 , 足底筋膜炎形状:爪形
长度:与脚跟到脚趾基部距离等长
摆位:脚踝呈90 度
1. 将未剪开的端点贴牢在跟骨正下方,4 条分岔分别从脚跟往大脚趾及第5脚趾基部的方向拉,先将最外侧的1条贴好。
2. 再将其余的3 条平均贴在脚掌中间,即完成。
形状:I 形
长度: 小腿长度的1/2,再加上脚底跟骨的长度(约 5cm)
摆位:脚踝呈90 度
1. 从脚底跟骨处开始,经过脚后跟转折,沿着跟腱肌腱往上。
2. 沿着跟腱往上贴牢,即完成。
膝关节是跑步中最经常受伤的关节。所以我们也重点讲一下膝关节肌贴的贴扎技巧。
1. 首先我们将膝盖弯曲90 度,在这个姿势下测量股四头肌起点位置到髌骨的长度,并照这个长度剪下一段等长的肌贴。
2. 再来在髌骨上约三根手指宽的地方做个记号,作为Y 字型贴布的分岔开口处
3. 测量髌骨下缘道大腿两侧的长度,并剪下等长的I 型肌贴 ( 约20公分左右 )
4. 拿出Y 型贴布,撕开五公分的肌贴,对准股四头肌的起点位置贴下作为锚点,并稍微将贴布拉长贴至膝盖处。
5. 将大腿处的肌贴抚平,在将分岔的两条肌贴沿着髌骨外侧贴,用肌贴将髌骨包起来。
6. 将第一条肌贴抚平后,拿出I 型贴布,从中间撕开,并稍微向两侧施加30%-50% 的拉力,对准髌骨下缘贴。
7. 将两侧的肌贴分别往大腿两侧延伸即可完成
4,前侧髌骨韧带贴扎:仰卧屈腿,膝关节小于90度
起始端粘贴于膝盖下侧
肌效贴中间部位略施加拉力,纵向粘贴快过髌骨
止点粘贴于髌骨上侧
5,两侧副韧带稳定:肌效贴长度上下各跨越膝盖5厘米
腿稍微分开,贴布的一端贴在膝盖的下外侧,由中间撕开肌效贴后的贴纸
仰卧屈腿,贴布略微施加拉力
一条贴在膝盖外侧,一条贴在膝盖内侧
6,跑步膝——髂胫束综合征的贴扎跑步膝是跑步运动中最为常见且高发的问题。针对跑步膝的预防和防护主要针对髂胫束进行贴扎。
屈腿90度,侧卧双腿并拢
将肌效贴裁剪成Y字型
将Y字贴倒过来,胶布的中间部位略微向下施加拉力
将2-3条Y字贴依次粘贴在大腿外侧
肌内效贴扎技术和其他贴扎技术一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操作者要想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视觉效果,必须勤加练习。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肌内效贴扎技术的理论知识,后续我们也将为大家分享更多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防护技巧,记得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