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榆次填仓节习俗(豫北乡下填仓节)

榆次填仓节习俗(豫北乡下填仓节)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对我们小孩子而言,玩是次要的,最掂记的还是吃。春节时候的饺子馅,过初五都吃完了。勉强能留存下来,也发酸了。而小年歇吃饺子,是天经地义、雷打不动的。条件好的人家,还能吃上肉馅饺子。条件一般的,只能吃素馅的。大多数人家,过年时已经把家底花光了。咱们现在把鸡蛋馅的饺子,也归为素馅的。那时候可不是,素馅饺子就是白菜、豆腐、粉条。好吃不过饺子,素馅的也是美味。吃两顿,十五晚上一顿,十六早上一顿;放两挂鞭炮,和吃饺子同步。  过完小年歇,年基本上算过完了,但还没有完,我们这里还要过一个填仓节,时间是正月十九。关于填仓节,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看守皇家粮仓的仓官,非常有同情心,私自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这样做是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了以后,就一把火把皇仓烧了,连同自己也活活烧死。仓官去世的那一

作者:张晓峰

儿时的豫北乡下,是没有元宵节这个说法的。那时候,交通闭塞,信息闭塞,一个村连台收音机都没有,根本不知道元宵和元宵节为何物。但正月十五那天,非常热闹,除了没有拜年的,那热闹劲儿不亚于春节。我们这里,春节也不叫春节,叫“年歇”。虽然知道有春节这个词儿,但叫不出口,就跟上学时才叫的大名一样,一出学校又打回了原形,相互都叫小名。那时候,你到村里打听人,要是打听大名,那就费老大劲了。打听小名,立马有人领着你去。我们把元宵节叫“小年歇”。过了小年歇,年就基本过完了。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该下地的下地,一年的劳碌又开始了。作为过年的最后的“狂欢”,小年歇还是相当有仪节感的。

榆次填仓节习俗(豫北乡下填仓节)(1)

过了初六,该走的亲戚都走得差不多了,爱热闹的人都聚拢到德章爷家了。拂去大鼓上的灰尘,敲一声,还是那么威风,那么勾人心魂,把春风都勾来了,把花儿叫醒了,柳枝也应和着节奏舞蹈起来。大姑娘、小媳妇儿,索性把棉袄脱了,露出美妙的身段,平地上扭那叫什么本事,能上高跷才算真功夫。小伙子也不示弱,把巨龙舞得眼花嘹乱,把狮子舞得虎虎生风,把村子舞得春意盎然。真本事还得留着,拿手的绝活儿还得关键时候才显露。

鼓声把我们小孩子搅得心神不宁,但那是大人们的事儿,不让我们掺和。我们爱在田野里疯跑,是我们先知道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枝一夜间蹿出几寸,谁和谁在麦场里的麦秸垛下面谈恋爱了。我们折下柳哨,拧几个柳笛,四处吹着,把春天的声音四处传播开来,也把爱情的幸福散播出去。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糊风筝。门帘上的竹篾做骨架,包点心的红纸做风筝的衣服,妈妈做鞋子的纳底绳做风筝线,一切都是现成的。我们的风筝飞上天时,大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到了。

榆次填仓节习俗(豫北乡下填仓节)(2)

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对我们小孩子而言,玩是次要的,最掂记的还是吃。春节时候的饺子馅,过初五都吃完了。勉强能留存下来,也发酸了。而小年歇吃饺子,是天经地义、雷打不动的。条件好的人家,还能吃上肉馅饺子。条件一般的,只能吃素馅的。大多数人家,过年时已经把家底花光了。咱们现在把鸡蛋馅的饺子,也归为素馅的。那时候可不是,素馅饺子就是白菜、豆腐、粉条。好吃不过饺子,素馅的也是美味。吃两顿,十五晚上一顿,十六早上一顿;放两挂鞭炮,和吃饺子同步。

榆次填仓节习俗(豫北乡下填仓节)(3)

  过完小年歇,年基本上算过完了,但还没有完,我们这里还要过一个填仓节,时间是正月十九。关于填仓节,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看守皇家粮仓的仓官,非常有同情心,私自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这样做是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了以后,就一把火把皇仓烧了,连同自己也活活烧死。仓官去世的那一天,据说是正月十九。传说不太可信,但节日一直在过。这天晚上,存放粮食的地方要燃灯设祭,祈求一个好年成。新媳妇儿回了娘家,一定要赶回来,到夫家行填仓礼,而娘家人纷纷送她一些蒸熟的食物,让她带回去。左邻右舍,都打发小孩子来给娶进新人的人家送灯,自然,他们也不白送,人家会给些糖果瓜籽之类的吃物。人缘好的人家,收到的灯多。我结婚那年,也收到了不少,可惜我家的粮仓向来没有满过,看来,鬼神都是靠不住的,只有勤劳才能致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