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完二胎大宝脾气特别不好(生二胎之前不做好大宝的心理建设)
为什么生完二胎大宝脾气特别不好(生二胎之前不做好大宝的心理建设)田亮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田亮的儿子小亮仔就委屈地说过爸爸更爱姐姐Cindy,不爱自己。 好在经过民警的一番劝慰,女孩终于冷静下来,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让人们松了一口气。在二胎家庭中,因为二宝年龄小,更需要照顾等原因,通常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大宝的关注也就因此变少了,他们会因此而害怕“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同时,在二胎家庭中,父母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偏向某一个孩子,比如说:表现好坏、重视男孩、是否听话等等,这样也会造成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反正他们已经有弟弟了,我跳下去也不会伤心的。”14岁的女孩坐在24楼的窗台上,情绪激动,对民警说出了上面这句话,此时,她的双腿在空中晃荡,稍有不慎,就可能是粉身碎骨!
民警对女孩关切地询问缘由,才知道,女孩家里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自从弟弟出生以后,她就觉得自己越来越受不到父母关心。
父母对她没有耐心,总是责骂;对弟弟却是温柔体贴,百般照顾。
这次因为一点小事,女孩又被母亲责骂,顿时就有了亲生的念头。
好在经过民警的一番劝慰,女孩终于冷静下来,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让人们松了一口气。
在二胎家庭中,因为二宝年龄小,更需要照顾等原因,通常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大宝的关注也就因此变少了,他们会因此而害怕“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同时,在二胎家庭中,父母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偏向某一个孩子,比如说:表现好坏、重视男孩、是否听话等等,这样也会造成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田亮的儿子小亮仔就委屈地说过爸爸更爱姐姐Cindy,不爱自己。
田亮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小鬼当家》节目中,江象山下马岙村的有一对小姐妹陈慧琳和陈慧敏,年龄差一岁,姐姐慧琳乖巧懂事,成绩优秀,妹妹慧敏大大咧咧,成绩一般。
她们的父母就觉得姐姐更加优秀,事事向着姐姐,对她夸赞有加;对于妹妹,父母觉得她能力不足,看她出了什么差错,总是责骂。
本来姐妹俩的关系不错,可因为父母的偏心,妹妹甚至迁怒于姐姐,把她赶出了原本一同居住的房间。
二胎家庭中孩子间的矛盾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做家长的该如何教导,才能让孩子和谐相处,感受到手足之情呢?
1. 父母正确引导,绝不偏心
明星夫妇沙溢胡可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安吉和小儿子小鱼儿,可以说是和谐二胎的模范了。
安吉对弟弟呵护有加,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呵护弟弟下台阶。
叮嘱弟弟不要乱跑。
但这样和谐的关系,也是需要父母来引导的,
最开始胡可看到安吉和小鱼儿争吵打闹的时候,她也会说:你是哥哥,该让着弟弟。
可一天胡可又批评安吉后,发现安吉竟然生气地对小鱼儿说:我现在这么惨都是被你害的!
胡可当时就慌了,发现自己这样的育儿观念不对,于是她从此以后更加重视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其实孩子之间的矛盾并不会长久,家长只要做好一个旁观者,孩子们会自己重归于好。
这样改变之后,兄弟俩之间的关系真的更加和谐了,即使闹了点小矛盾,也不伤感情。
所以各位家长要记住了,在两个孩子之间矛盾的时候,千万不要偏向某一个孩子,只要公平公正,让他们自己处理,更有利于关系和谐!
2.教会大宝做哥哥/姐姐
大宝也会全程参与二宝的成长,是二宝的榜样,更是二宝顺利成长的关键,让大宝做一个合格的哥哥/姐姐,是需要父母循循善诱的。
首先就是做好心理建设,在二宝出生前,大宝就应该知道自己要有弟弟妹妹了,家长可以带大宝陪妈妈产检,看B超报告,让大宝有一个心理预期,增加大宝对二宝的接纳程度。
同时也要向大宝灌输二宝很爱TA的观点;即便有了二宝,爸爸妈妈对大宝的爱依然不会减少,缓解大宝的焦虑。
等到出生之后,更是可以让大宝帮忙照顾二宝,让TA帮忙拿尿布、喂奶、哄睡等,培养大宝的责任感,让TA有成就感。
明星孙俪就经常晒哥哥照顾妹妹小花的照片,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的过程,是培养他们感情的一种好途径。
3.让孩子们贴心沟通
如果家里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有了矛盾,让他们进行深度的交流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在《变形记》节目中,就有这样一对兄弟,哥哥自幼成绩良好,却在弟弟出生后性格大变,指使弟弟做这做那,一言不合拳脚相向。
到了农村,他们也是冲突不断。
但看到乡下家庭里的兄妹俩亲密无间的感情后,哥哥也心生羡慕,难得说了自己的心里话
原来,从弟弟出生这件事开始,父母就从来没有想过照顾他的感受;弟弟又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他总是被忽略,就总是把怨气撒在弟弟身上。
弟弟听了哥哥的这番话,内心也是感触良多,觉得哥哥真是辛苦。
经过这一番的沟通和交流,再加上乡下兄妹俩的温暖,哥哥和弟弟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不小的缓和,他们终于可以一起快乐地玩耍。
即使哥哥生病,也会想着弟弟。
二胎家庭里面,让孩子们和谐相处也没那么难,家长们把我们的方法用起来,就可以让你的孩子们呈现“1 1>2”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