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猴王拜师概括(西游记中猴王拜师)
西游记猴王拜师概括(西游记中猴王拜师)惠能法师拜师的过程同样艰难。据《坛经》记载:《西游记》绣像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须菩提祖师第一次见到猴王称其为“猢狲”,并给他取名“孙悟空”。在其后的六七年里,须菩提祖师并未传授孙悟空高妙的技艺,只是让他和师兄们一起学习、劳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魔小说,里面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小说的主干情节取材于玄奘法师远赴印度求取佛法的故事。自《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书刊布之后,玄奘法师的事迹经民间传说的增饰附丽,话本戏曲的演义编排,到了宋元时期,终于发展出了西天取经故事的雏形。此后,明代的吴承恩又对坊间的故事加以增删润色再创造,著就了《西游记》一书。
猴王拜师
严格说来,《西游记》的故事并非一人创作,而是众手杂著。其中许多情节都是直接对民间已有的故事进行改写。笔者近来读书,发现小说第一、二回中的“猴王拜师”情节与中土佛教经典《坛经》的前几章有许多雷同之处。《坛经》一书,是禅宗六祖惠能所著。该书阐发了“明心见性”的思想,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下面笔者就结合《西游记》和《坛经》的文本,一一进行剖析。
一、初见祖师据《西游记》书中所写,猴王在南瞻部洲游历了八九年有余,始终没有找到拜师学艺的机会。于是,他便漂洋过海,西行至西牛贺洲的地界。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里,猴王见到了须菩提祖师。甫一见面,两人有如下对话。
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
须菩提祖师第一次见到猴王称其为“猢狲”,并给他取名“孙悟空”。在其后的六七年里,须菩提祖师并未传授孙悟空高妙的技艺,只是让他和师兄们一起学习、劳动。
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西游记》绣像
惠能法师拜师的过程同样艰难。据《坛经》记载: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一性一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一性一有何差别?”
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一性一,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
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
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坛经》书影
对比两个文本,可以发现很多相似之处:
(一)猴王从东胜神洲出发到西贺牛州拜师,惠能从新州走了三十日的路程至黄梅拜师,二者均走了很远的路程。
(二)须菩提祖师见了猴王,称其为“猢狲”,五祖见了惠能,称其为“獦獠”。四个字字形都是反犬旁,非常相似。“猢狲”泛指猴子,猴子是一种“类人”的状态,但远不如人聪明。“獦獠”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暗指他们尚未开化。两处表达了祖师们的同一种看法,即,来求法的弟子尚需启蒙。
(三)须菩提祖师见猴王是天地所生,心中暗喜。五祖见惠能对答如流,夸他“根性大利”。祖师们对两个弟子的天资很是称赞。
(四)两位祖师开始时都故作冷淡。须菩提祖师让猴王干杂活,五祖让惠能去舂米。
二、深夜传法《西游记》第二回写道: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孙悟空
据《坛经》记载: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
这两段文字情节相似度非常高。须菩提祖师假装生气,在猴王的头上打三下,暗示他夜里三更前来学艺。同样,五祖悄悄来到磨房,用手杖在惠能磨米的石碓上敲击三下,暗示他夜里三更前来学法。
孙悟空
三、离开师门《西游记》第二回写道:
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南华寺——六祖惠能弘法处
据《坛经》记载: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启曰: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南华寺——六祖惠能弘法处
须菩提祖师预见到猴王未来会惹事端,因此将他逐出师门。五祖虽然将衣钵传给了惠能,但是担心别人加害于他,因此也让他离开,到别处传法。此处情节,亦颇类似。
《坛经》成书于唐代,而《西游记》是明代成书。综合以上资料,我们有理由相信《西游记》“猴王拜师”的情节是辗转从《坛经》中“抄”过来的。
四、余论其实,很久之前,学者们就发现《西游记》的许多情节是来自民间故事。比如:
(一)传说大禹的妻子见到了穿着熊皮工作的大禹,受到了惊吓,化作了石头,而禹的儿子启就是从这个石头里诞生的。这和猴王出世的情节非常相似。
(二)陈寅恪先生在《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一文中指出,孙悟空的形象来自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而闹天宫的情节来自于顶昇王升天因缘故事,这两个故事在《大庄严经》中是前后连接的,因此会以讹传讹,传出了猿猴闹天宫的故事。
孙悟空大闹天宫
陈先生写道:“其实印度猿猴之故事虽多,猿猴而闹天宫,则未之闻。支那亦有猿猴故事,然以吾国昔时社会心理,君臣之伦,神兽之界,分别至严。若觉无依藉,恐未必能联想及之。”这段评论可谓一针见血。
印度神猴哈奴曼
(三)有学者指出,《西游记》里乌鸡国的情节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非常类似,讲的都是王子复仇记。通过对比,网友们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细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相关文章阅读。
因此,可以说,《西游记》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瑰宝,也是中印、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通过寻找小说的渊源,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创作过程和社会心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