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因此欧洲诸国都迫切需要突破,一个新的物资来源和广大市场,譬如:马可波罗们描述里遍地都是黄金的中国和印度。因为欧洲诸国土地狭小、人口不足、物产亦难言丰饶,国家和资本的发展已经走到瓶颈,连年的战争却并未能带回足够缓解国内重重矛盾的利益。如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拥有无敌舰队垄断奴隶贸易的西班牙,以及打败无敌舰队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等等。西班牙无敌舰队要知道,无论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还是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其目的都是为了攫取海外利益。航海家们在当局的财政支持下希望通过贸易一夜暴富,欧洲诸国统治者们渴望寻找新的原料、物资和市场。

假如郑和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一路向北抵达欧洲,中国会在13世纪就进入大航海时代吗?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1)

小虾的看法是,并不会。

原因是,在古典时期的中国,是根植于内陆的农业国家,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也在于统治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

而欧洲诸国的大航海产业无一例外,都是基于该国的工业、商业的发展。

如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拥有无敌舰队垄断奴隶贸易的西班牙,以及打败无敌舰队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等等。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2)

西班牙无敌舰队

要知道,无论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还是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其目的都是为了攫取海外利益。航海家们在当局的财政支持下希望通过贸易一夜暴富,欧洲诸国统治者们渴望寻找新的原料、物资和市场。

因为欧洲诸国土地狭小、人口不足、物产亦难言丰饶,国家和资本的发展已经走到瓶颈,连年的战争却并未能带回足够缓解国内重重矛盾的利益。

因此欧洲诸国都迫切需要突破,一个新的物资来源和广大市场,譬如:马可波罗们描述里遍地都是黄金的中国和印度。

以新利润增长点为目的,以殖民、杀戮、倾销、奴役、掠夺为手段,长达百年的大航海时代就此开始。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3)

鲜血淋漓的三角奴隶贸易

用一句话简单地来总结就是:用火炮和皮鞭,趟出一条摆脱工业和贸易内卷的鲜血航道。

再反观明朝这边

郑和七下西洋,自1405永乐三年到1433宣德八年,共历时28年。从南京出发,途径越南、马六甲、苏门答腊等东南亚地区,沿印度海岸航行,穿斯里兰卡而过,最远抵达了红海和非洲东岸。

有典籍记载:“通计官校、旗军、勇士、士民、买办、书手共二万七千八 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 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 阔一十八丈 中船长三十七丈 阔一十五丈。”船队规模可谓声势浩大、天威赫赫。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4)

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完全是中原王朝为了炫耀实力、财力。

但在七次航海的过程中,也曾有过出于自身利益对土著政权的军事打击,及利润颇丰的贸易行为。

如:1407年, 郑和在今印尼旧港,联合旧港首领施进卿全歼祖籍中国的海盗陈祖义,从而建立起明朝在东南亚的支撑点旧港宣慰司。

1409年第三次下西洋的郑和,为在斯里兰卡建立对外贸易的支撑点,派兵俘获了推翻前任信奉佛教国王的新任锡兰国王,并将其带回北京囚禁。而明成祖朱棣更是下旨要求锡兰人推举新的国王,以此伽罗尔人复国成为了明朝的藩属。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5)

其次,产自东南亚的胡椒和苏木,一旦运抵明朝,一次便可获利二十余倍。但自宋元开始,私人的海上贸易就是被禁止的。所以,郑和下西洋期间的几乎所有海上贸易都必须通过郑和的船队,因此规模相当有限。

人为财死:

从前面可知,欧洲国家进行航海运动,私人是为了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发现新商品及市场,通过贸易一夜暴富。

国家层面,是为了突破地理和人口的限制,为商业和工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以此化解内部愈发激烈的矛盾。

可明朝作为一个内陆农业大国,农业是基本盘,稳定且庞大的农业人口是其利益的根本所在。与当时的欧洲诸国正迅速兴起的工商业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6)

并且,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及贸易所需的手工业人口,势必挤占农业人口的数量和土地,并造成沿海大量人口向海外外流。这是任何农业政权所不能接受的。故而,士农工商,商在最末;且受多方阻挠,从政、求学,甚至穿衣出行等日常生活,都颇受政策歧视。

其次,郑和下西洋是笔亏本买卖,包括对航海的个人和明朝朝廷。

虽然郑和下西洋中由如胡椒、苏木这类利润惊人的外国奇货,但整体上明朝对外是“朝贡贸易”体系。核心就是“薄来厚往”,藩属国以进攻地名义向明天子进献奇珍异宝、海外奇货,而皇帝代表天朝上国赏赐中华物产或金银给进攻藩属。

一来一往间,进贡藩属常可获利十倍不止。为此在1523年,还曾爆发过因日本大名内部争夺向明朝朝贡资格而导致的“争贡之役”,可见期间利益之庞大。(同时也暴露了明朝卫所制早已崩坏)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7)

1550年蒙古俺答汗犯居庸关

因此在明朝朝廷方面,以政治为主要考虑的朝贡贸易体系,根本就是笔亏本买卖。偶有暴利也难掩整体耗费巨大的实质。而全面开放对外私人海外贸易,更是为任何中国封建统治者所不允许,正如上面所说,这将冲击整个王朝的统治根基。

对于朝廷官员而言,过度输入的胡椒等货物,在价格暴跌的同时,却被朝廷用最高价充抵俸禄。被变相降低薪资的官员,自然也不会支持这场规模空前且还亏钱的“朝贡贸易”。

而对于郑和船队中的二万柒仟余人,参与这场宏伟的史诗活动,也是得不偿失的。

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假如郑和抵达欧洲)(8)

虽然每次归来皆有封赏,还能私藏不少海外奇货。可这些船员基本都是由各地卫所选调,一旦出海动辄数年,烟波浩渺、生死难料。

并且,所谓卫所,便是世代从军的军户,兵农合一。于是一旦出海,家中土地便无人耕种,或荒废或被豪强兼并。

因此,郑和下西洋的这场史诗级的“中华大航海运动”,在整个明朝内部,从上到下都得不到支持。它不符合任何人、任何阶级的利益,相反还在不断损害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利益

因此,即使郑和越过了好望角、深入地中海、驶过英吉利海峡,发现了工商业正在蓬勃兴起的欧罗巴诸国,中国也不会就此进入大航海时代,或进入惨烈血腥的殖民时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