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红色家书诵读(高校版朗读者)
信仰的力量红色家书诵读(高校版朗读者)“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为人母的王典老师声情并茂地读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留给儿子的遗书,不少观众默默地抹眼泪。蒋立军老师朗读《陈毅安写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信》,全场百余名党员的情绪被彻底带动。蒋立军的喉结在朗读中颤动,现场的人通过朗诵,无不被革命先烈必胜的信念 ,鲜明而深沉的爱情观所感染。13日13时整,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图书馆报告厅,“读红色家书,悟革命初心”活动正式开始。老师在看红色家书诵读前,主持人一一介绍了家书作者的事迹,其中,“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牺牲时,年仅25岁。“我上次同你说,爱情固然是要好,但不能成为痴情,换句话说,就是不要牺牲一切专来讲爱情……你又要想,我为什么要到广东来呢?你也可以知道,是为革命而来的。你既知道这个原因,牺牲我俩的一切乐趣,去打倒他们,还死死地困在情场上做什么呢……”
6月13日下午,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图书馆内座无虚席。朗读声起,百余位高校党员满脸振奋,满心感动。
报告厅里座无虚席
黄大年生前所在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这里举办“读红色家书,悟革命初心”活动。用这场独具匠心的高校版“朗读者”,用一封封家书的深情朗诵,或慷慨激昂,或镇定从容,或娓娓道来,共同重温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家书戳泪点 现场师生潸然泪下13日13时整,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图书馆报告厅,“读红色家书,悟革命初心”活动正式开始。
老师在看红色家书
诵读前,主持人一一介绍了家书作者的事迹,其中,“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牺牲时,年仅25岁。“我上次同你说,爱情固然是要好,但不能成为痴情,换句话说,就是不要牺牲一切专来讲爱情……你又要想,我为什么要到广东来呢?你也可以知道,是为革命而来的。你既知道这个原因,牺牲我俩的一切乐趣,去打倒他们,还死死地困在情场上做什么呢……”
蒋立军老师朗读《陈毅安写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信》,全场百余名党员的情绪被彻底带动。蒋立军的喉结在朗读中颤动,现场的人通过朗诵,无不被革命先烈必胜的信念 ,鲜明而深沉的爱情观所感染。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为人母的王典老师声情并茂地读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留给儿子的遗书,不少观众默默地抹眼泪。
作为黄大年的学生,马国庆老师诵读了黄大年1988年写的入党志愿书,铿锵有力,“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听到黄大年的入党志愿书,有的人深受触动、眼眶湿润,有的人陷入深思,似是在回忆黄大年的音容笑貌,有的人则神情专注,现场变得庄重肃穆。
此外,学院老师还朗读了烈士左权写给母亲的信、方志敏烈士写的《可爱的祖国》。整场活动约40分钟,活动结束时,台下的党员师生久久未散。
家书引回忆:黄大年生前过往如现眼前一封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承载着人格和亲情,蕴藏着智慧和力量。
在革命战争时代,志士仁人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与严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这些家书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托着殷切的祝福。他们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五篇被朗读的文章中,有写给母亲,儿子,爱人的信,也有写给祖国的信,更有黄大年当年的入党志愿书。
对于这场活动中,朗读内容和朗读者的选择,此前经过了反复琢磨,朗读者或与朗读内容的作者有着相同的身份,或与作者有着写作时相似的年龄,或者是师徒关系。谈及朗读红色家书的感受,每一位朗读者都说出了激动二字。
蒋立军已经不是第一次朗读陈毅安的家书了,但他依然很激动,“每一次读到这些红色家书,内心都像听到国歌一样,不由自主地热血沸腾。”
当台上朗读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祖国》时,头发花白的刘菁华老师在台下挺直腰背。“我是江西人,和方志敏是同乡,小时候,我常去方志敏烈士陵园祭扫,方志敏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她说,这次活动让她重温红色记忆,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作为共产党员,她要在退休前发挥自己的余热。
听到赵一曼写给儿子的遗书,李丽丽老师落下滚烫的泪珠,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书虽然特别简短,但体现对儿子浓烈的爱和期望,赵一曼为共产主义牺牲,舍弃了年幼的儿子。这种爱,作为母亲,她感同身受,这种精神,她要学习。
活动现场,有很多黄大年生前的学生。其中,学院讲师周帅对黄大年的入党志愿书深有感触。他说,聆听时会想起曾经的一幕幕,黄老师的工作状态,黄老师的谆谆教诲,再次出现在眼前。“这样的活动,让我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解得更深。”
家书将升级 “朗读者”们还准备了新读物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淑贞讲,这次活动是学院各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联合举办的。五位党员教师的每一段朗读背后,都是革命者的心路历程,更是革命者的信念和思想表达。通过朗读,可以真实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这让理论学习结合上了实际。作为教育部党建标杆院系,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打造深入学习的品牌,使党员鼓足精神,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同时把这种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推动“双一流”学科的建设。
活动组织者、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在接受采访时说,希望党员们可以通过活动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到行动中,坚定年轻人的理想信念。“这次活动也是全新的尝试,有利于党员贴近先烈,感受革命情怀,增加他们的参与感、认同感。”
于平还介绍,学院未来还会开展“读经典原著,悟革命真谛”“读革命诗词,悟报国情怀”等一系列的活动。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麟祥 王婷 刘阳 李斯特 王铎霖 编辑:董淑杰 实习编辑:崔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