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了(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

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了(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古人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在战国之前,勉强能够有人遵守,可在秦汉以后,伤亡比例最高的就是使者,轻则被扣,重则被杀,惨不忍睹。杨宪作为朱元璋的“外交使者”,首次出访,就以被扣而告终。当时杨宪在朱元璋的安排下,携带书信前往平江拜会张士诚。朱元璋四面受敌,派遣杨宪的目的本是与张士诚讲和,渴求双方毋生边隙。然而在信中,朱元璋却大肆贬低张士诚,将他比作汉末槐嚣。只听一声怒喝,正朗读的津津有味的杨宪,成了张士诚囚牢中的一员。于是,朱元璋开始着手培养抗衡李善长的青年才俊。而在这之中,能力最强、野心最大的当属朱元璋的宠臣杨宪。他之所以受到朱元璋的青睐,不仅因为他跟随朱元璋的时间较早,同时因为他狠辣、狡猾,曾和张士诚、方国珍面对面抗衡,不落下风,有着历史级的声誉。文人杨宪说起元末“硬汉级”的外交使者,就不得不提文人杨宪。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君王。1356年,张士诚的弟弟张九六遭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创立大明王朝。然而不久后,朱元璋忽然发现,那些昔日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竟一个个的掉进了温柔乡,干起贪赃枉法的事情。仗势欺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这些朱元璋贴在元廷暴政官员身上的标签,转眼间就被他的弟兄们模仿的有模有样。

不仅如此,在大明开国勋爵的家中,奴仆肆意骚扰街市,打杀平民,甚至强占山场,侵夺他人府第、田产也可以平安落地,不受处罚。在京城之外,他们为了巧取豪夺,花样百出,又发明了“折色火耗”和“淋尖踢斛”两种捞钱的方法。

所谓“折色火耗”指的是官员借口百姓上缴的银两有损耗,责令百姓重新上缴,而将多余的钱款纳入自己的口袋中。至于“淋尖踢斛”,则是收缴粮食时,故意踢倒装满粮食的斛,以此私自扣留洒在外面的粮食。蓝玉、郭英、周德兴、朱亮祖等莫不如此。

朱元璋称帝时,全国尚未统一。由于军务繁多,因此朝廷的政务工作实际由宰相李善长来主持。于是李善长拉拢了一批批淮西帮份子,勾肩搭背,建立私交。在朱元璋赶走元顺帝后,站在应天皇宫的他放眼望去,掌管全国大小事务的中书省竟成了李善长一人的天下。

于是,朱元璋开始着手培养抗衡李善长的青年才俊。而在这之中,能力最强、野心最大的当属朱元璋的宠臣杨宪。他之所以受到朱元璋的青睐,不仅因为他跟随朱元璋的时间较早,同时因为他狠辣、狡猾,曾和张士诚、方国珍面对面抗衡,不落下风,有着历史级的声誉。

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了(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1)

文人杨宪

说起元末“硬汉级”的外交使者,就不得不提文人杨宪。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君王。1356年,张士诚的弟弟张九六遭到徐达埋伏,兵败被俘,而在不久后,朱元璋麾下大将廖永安也成了张士诚的阶下囚。为换回自己的弟弟,张士诚提议交换俘虏,可朱元璋却一刀结果了张九六的性命,以致廖永安命丧敌手。因此,在朱元璋麾下做“外交”,是一份有去无回的工作。

当时杨宪在朱元璋的安排下,携带书信前往平江拜会张士诚。朱元璋四面受敌,派遣杨宪的目的本是与张士诚讲和,渴求双方毋生边隙。然而在信中,朱元璋却大肆贬低张士诚,将他比作汉末槐嚣。只听一声怒喝,正朗读的津津有味的杨宪,成了张士诚囚牢中的一员。

古人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在战国之前,勉强能够有人遵守,可在秦汉以后,伤亡比例最高的就是使者,轻则被扣,重则被杀,惨不忍睹。杨宪作为朱元璋的“外交使者”,首次出访,就以被扣而告终。

随后,朱元璋又往杨宪本就不明朗的前景上捅了一刀。在收到张士诚不愿和谈的回复后,朱元璋竟派遣徐达攻打张士诚,杀人掠地,狠狠的教训了张士诚一顿。朱元璋在战场上的大胜,对于杨宪是致命一击的。好在张士诚是元末“最仁慈”的义军头脑,而且他还非常欣赏文人,尽管他的部下纷纷叫嚷着杀掉死命不降的杨宪,可他仍旧没有伤及杨宪的性命。

朱元璋打了一辈子仗,还没见过哪位文人有如此骨气,不禁感慨万千。在张士诚主动求和后,就匆匆忙将杨宪要了回去,委以重任。

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了(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2)

杨宪,山西太原人。他年轻时曾迁居江南生活,在集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纷纷来投,成为最早为他效力的一批文人之一。

当时的元廷矛盾重重,作为知识青年的杨宪自小就将出人头地和主宰朝堂作为自己的终生目标。这次会面给了杨宪极大的感触,从朱元璋身上,他看到了真正的王者气概。

杨宪加入朱元璋的队伍后,并未受到重用,只是做着简单的文书工作,处理行军文书、信件、檄文等,可以用极为普通来形容。然而,上天会眷顾努力的人。就在众人抱怨文书工作没有前途时,杨宪却在私下里刻苦用力,将朱元璋浏览过的书信、行军文书,一字不差的默默记住。

数月后,元廷纠结重兵南下,欲围剿南方红巾军。坐镇应天的朱元璋心内忐忑,多次回顾往日行军日记,欲找出应对之法。然而,行军文书多如牛毛,岂是说找就能找到的。面对朱元璋的困境,杨宪果断的将朱元璋所需要的军文,全篇背诵。

杨宪的惊艳表现令朱元璋大吃一惊,他不曾想到,小小的幕僚之中,竟隐藏着一只“凤凰”。因此,在此次之后,一鸣惊人的杨宪获得了朱元璋的重点培养。

杨宪做事干脆利落,又懂得察言观色,更是一个不可不多的“谈判鬼才”。朱元璋在应天四面环敌时,杨宪从幕后走入前线,兼任朱元璋的“外交使者”。面对贪婪成性的方国珍,杨宪以利许之,诱使他与朱元璋保持睦邻友好。而在狡猾的张士诚军中,杨宪又能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甚至不惜以死明志。至于陈友谅和围剿朱元璋的元军将领,杨宪总能出其不意的与他们谈笑风生,为朱元璋拖延时间。

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了(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3)

世人皆知,优秀的帝王身上总是闪耀着四个大字:识人之明。作为元末最杰出的人物,朱元璋对此更是不遑多让。当他麾下众将将杨宪定性为一个善搞交际的文人时,朱元璋却别出心裁,认为杨宪是一个能够洞悉人性、洞察事务发展规律的高人。

于是,一个朱元璋平生最为依赖的职位降临在杨宪的身上,它就是检校。检校始于隋朝,工作职能则是收集秘闻、监控舆情、勾稽查核。说白了,杨宪成了为朱元璋秘密工作的“情报人员”。

1367年,张士诚覆灭,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走马上任,接管张士诚的地盘。一向秉承怀疑一切的朱元璋也不放心他这个外甥,在李文忠赴任前夕,朱元璋秘召杨宪,叮嘱他道:

“李文忠年龄尚小,浙东的事情你要看管的严一些,出了任何事情,我唯你是问。”

朱元璋的言谈举止看似偏袒自己的外甥,其实则是暗示杨宪监管李文忠,防止李文忠像朱文正一样,背叛于他。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杨宪就秘密上奏,声称李文忠招揽张士诚昔日门客,宠信有加。收到奏疏后,朱元璋暴怒,立刻诛杀了屠性、孙履等文人,若非马皇后以死劝谏,力保李文忠,大明开国曹国公,势必落得朱文正一样的结局。

到了朱元璋建国,在朝廷这个大染缸里,面对仇恨心重的朱元璋,作为司农卿的杨宪也总能恰到好处的迎合朱元璋的主张。苏州城破时,朱元璋怨恨苏州百姓支援张士诚,在城破不久后就对苏州加以重税,而为他谋划此事的,正是杨宪。杨宪不止在吴地加收重税,还对浙西诸郡痛下狠手。仅仅用了数年,昔日张士诚统领的地盘,中农以上的百姓就十不存一。

然而,光在背后打“小报告”,是无法成为主宰朝堂的重臣的。杨宪的终极目标,是进入中书省,与李善长一较高下。

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了(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4)

李善长的竞争对手

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不久,他就感觉到中书省已经不在他的控制范围内了。中书省左右丞相、左右丞、平章、参政原本是相互制约的“敌对关系”,然而除李善长外,担任其余官职的人员尽在北疆,参与讨元作战。中书省内大大小小的官员,左右司郎中、员外郎、照磨、都事等一个个全都投靠在李善长麾下。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鲜少出现在中书省内,但诺大的朝廷机构完全是在按照他的意志运转。

如果任由此事发展下去,朱元璋势必会被架空;如果强行拔掉李善长,新建立的王朝定然会再次陷入腥风血雨之中。于是朱元璋决定重用与李善长毫无渊源的杨宪,而在启用杨宪的过程中,朱元璋也不得不做了妥协。他将杨宪扶上中书省参政的位置的同时,也将李善长推荐的汪广洋,放在了制衡杨宪的官职上。

踏入中书省衙门后,杨宪方才体会到了朱元璋的感受。这里的每一位官员都服膺于李善长的铁腕之下,他们就像是一个固若金汤的铁板,处处体现着李善长的意志。而作为大明皇帝的朱元璋,在这里竟然成了局外人。

杨宪自感责任重大,他拼尽全力想要挤入中书省内部,却仍然被李善长毫不留情的排挤出来。当时,杨宪已官居从二品,是中书省内部仅次于李善长的文人。然而他就像一个摆件,没有人向他汇报工作,更没有人与他分享中书省内的情报。

与此同时,朱元璋北巡汴梁,临走前,将朝政委托给李善长、刘伯温二人。而在二人离去后,朱元璋又秘密召见杨宪,授予他监视百官的权力,可以飞马密奏。朱元璋的举动,毫无疑问给了杨宪巨大的信心。在杨宪眼中,朱元璋已经决定对李善长下手了。

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了(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5)

不久后,善搞情报的杨宪就抓到了李善长的“小辫子”。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七品小吏李彬公然卖官鬻爵、收受贿赂,被杨宪逮了个正着,人证、物证俱全。他将此事上禀刘伯温后,希望刘伯温与他共同具折,参奏李彬,并揪出李彬幕后之人。

然而,刘伯温老谋深算,远比杨宪更熟悉官场。他固然知道李彬身后是李善长和淮西诸将,却始终一言不发。直到杨宪亮出朱元璋的密旨,他方才应允。可在奏文中,刘伯温却偷梁换柱,催促朱元璋诛杀李彬,对于李善长,只字未提。

杨宪千辛万苦得到的情报,随着刘伯温迅速斩杀李彬,而宣告终结。可在李彬临死前,他扔咬出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正是这位李家大公子,将六十万两银票安在他的身上,才得以摆脱被牵连的命运。

古人云:“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朱元璋、刘伯温都已猜到李彬的背后主使,可天下尚未稳定,朝廷仍然需要李善长,朱元璋根本不会因为几十万两银子就拿他下手。

一向善于揣摩他人心思的杨宪这次会错了意,朱元璋原本让他深入中书省瓦解李善长的部属,从内部分散铁板一块的李家势力。可杨宪却为了自己上位,不断施压朱元璋,欲借朱元璋之手除去李善长。

君臣二人在中书省的首次合作,以小胜而宣告结束。可借此晋升右丞的杨宪却找到了升官之道,他不断收拢淮西旧将贪赃枉法的罪名,利用朱元璋宠臣的身份,上疏密奏。尽管朱元璋对此非常震怒,却并未处置这些将领。

然而,杨宪并不介意。他不过是借此让朱元璋看到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形象罢了,至于处置与否,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俗话说“君心难测”,杨宪的小聪明,对朱元璋是没用的。在朱元璋的眼中,这不是忠心,而是野心。

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了(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6)

魂归西天

随着李善长以退为进,告老还乡的提出,朱元璋用来制衡杨宪的手段也应运而生,汪广洋、胡惟庸得到提拔重用。尤其是汪广洋,位居左丞之位,是杨宪爬升相位的最大竞争对手。

当时,朱元璋特意拿出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让刘伯温评价。却不料,刘伯温对此三人并不看好,将他们批判的一无是处。在说到杨宪时,刘伯温语重心长的说道:

“杨宪有相才,却无相器。作为丞相,应沉静稳重,公平处事,可杨宪私心太重,并非是有利人选。”

不久后,杨宪就用实际行动验证了刘伯温的说法。为了得到丞相之位,杨宪勾结地方御史刘柄诬告汪广洋事母不孝。作为明面上的“锦衣卫”,地方监察御史的一纸密奏就将汪广洋踢下了左丞的宝座。

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了(49岁杨宪赶走李善长后随即被杀)(7)

汪广洋走后,朱元璋迅速提拔胡惟庸牵制杨宪。跟随朱元璋多年的杨宪始终不明白,朱元璋真正畏惧的并非是李善长,而是李善长所在的位置。如今李善长走了、汪广洋被贬海南,用尽一切手段爬到高位的杨宪,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呢。

自杨宪独揽中书省大权后,李善长、汪广洋的势力就逐渐被他清除出去,取而代之的则是自己的亲信和党羽。在此期间,朱元璋对他言听计从,一概人事任免,尽皆应允。直到杨宪对中书省完成“换血”后,朱元璋对他的态度急转直下,完全像变了个人。

1370年7月,蹇应昌、邓愈弹劾刘柄构陷汪广洋,目标直指杨宪,而胡惟庸也恰合时宜的将收集的杨宪罪行一一上报。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怒,当即下令诛杀杨宪,以儆效尤。49岁的杨宪,就这样,魂断在丞相之位前,归西了。

尽管李善长、杨宪都曾位居中书省高位,且李善长的罪行并不比杨宪差了多少。可李善长的背后,是那些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开国元勋,而杨宪却恰恰将他们尽皆得罪。在杨宪爬升的道路上,他也在一步步的将自己推向深渊。

朱元璋利用野心极大的杨宪取代李善长的势力,而后又将杨宪诛杀,从而得以全面掌控中书省,堪称政治斗争的成功典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