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现实中的马利(被治愈的心灵下)

现实中的马利(被治愈的心灵下)①故事取材:导演选取一只不凡的狗狗,升华整个故事的深度。导演大卫·弗兰科尔并没有明显的把电影的意义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巧妙的运用了各种矛盾,例如约翰和珍妮的矛盾、马利和杰罗甘夫妇的矛盾。每当剧情进入矛盾的爆发点,更迭的各种矛盾让观者以为即将造成冲突、争吵的时候,剧情却给我们展现了充满爱和善良的问题解决答案。这种温柔的电影叙述,看似平淡,又在平淡中体现出爱的可贵。马利并不是一只寻常的狗,它有自己特殊的脾气,把车库搞得一团糟,吃掉电话,一到雷雨天就异常焦躁,这都是它显赫的战绩。可杰罗甘夫妇并没有因为马利总是给他们带来麻烦而厌弃它,相反的,他们给了马利更多的包容与爱。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存,也是打动无数观影人的原因之一。虽然整个故事都在讲述着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但平凡生活的下面始终蕴藏着心灵的能量。在导演用心良苦的平凡描述中,潜伏着灵魂之间的相互碰撞。因此,本文我将从“创作手法、背景表达、生命感悟”三个

文|唠唠豆

《马利和我》是由大卫·弗兰科尔指导的喜剧片,于2008年上映。电影改编自报纸专栏作家约翰·杰罗甘的畅销书《马利和我:和世界上头号捣蛋狗的幸福生活》,由欧文·威尔逊和詹妮弗·安妮斯顿领衔主演,该片与众多宠物片一样,获得观影者的喜爱。

这部影片中的狗狗并不是温顺的家狗,而是处处给主人惹麻烦的捣蛋狗,这一新奇的形象,令无数观影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影片讲述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和一只小狗的故事。约翰·杰罗甘和珍妮·杰罗甘是一对新婚夫妻,两人结婚几年一直没有孩子,为了了解应该如何养孩子,他们决定从养一只小狗开始,因此狗狗马利就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马利并不是一只寻常的狗,它有自己特殊的脾气,把车库搞得一团糟,吃掉电话,一到雷雨天就异常焦躁,这都是它显赫的战绩。可杰罗甘夫妇并没有因为马利总是给他们带来麻烦而厌弃它,相反的,他们给了马利更多的包容与爱。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存,也是打动无数观影人的原因之一。

虽然整个故事都在讲述着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但平凡生活的下面始终蕴藏着心灵的能量。在导演用心良苦的平凡描述中,潜伏着灵魂之间的相互碰撞。因此,本文我将从“创作手法、背景表达、生命感悟”三个方面来展现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

现实中的马利(被治愈的心灵下)(1)

01、主线采用生活压力下人类与野性动物的生命交织,呈现其矛盾带来的不是冲突,而是心灵的相互拥抱,反倒形成独具一帜的风格体系

导演大卫·弗兰科尔并没有明显的把电影的意义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巧妙的运用了各种矛盾,例如约翰和珍妮的矛盾、马利和杰罗甘夫妇的矛盾。每当剧情进入矛盾的爆发点,更迭的各种矛盾让观者以为即将造成冲突、争吵的时候,剧情却给我们展现了充满爱和善良的问题解决答案。这种温柔的电影叙述,看似平淡,又在平淡中体现出爱的可贵。

①故事取材:导演选取一只不凡的狗狗,升华整个故事的深度。

影片中的狗狗并不是一条普通的狗狗,在与人类的相处中,它固执又倔强的保留了身上的野性。也正是因为这种野性,马利成为了一只甩卖狗。这只特殊的甩卖狗意外的和杰罗甘夫妇看对眼了,从此它就成为了杰罗甘夫妇家庭的一员。正如珍妮在电影的结尾所说,他们家庭的开始并不开始于孩子的出生,而是开始于马利的到来。

约翰带马利回家的第一天,马利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它咬破枕头、整晚上吵得约翰睡不着觉,约翰却对此只表现出了惊叹。后来约翰要去机场接珍妮,把马利独自放在了车库,可当时正值雷雨天,雷声把马利吓坏了。当约翰和珍妮打开车库门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片狼藉的车库和孤零零的马利。他们并没有苛责马利,而是对马利张开了怀抱。

影片的温情也在于此,整部电影并没有着墨于马利对杰罗甘夫妇的感情,而是突出了马利给他们带来的麻烦。影片并没有给我们展现出一种顺利成章的感情,而是在马利制造出这么多麻烦的矛盾下,杰罗甘夫妇依然深深爱着马利。

导演的选材让我们重新思考了爱的定义,即使你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但我们依然爱你,一直爱你。这是爱所带来的包容。

在我看来,导演利用马利在家庭的出现,弥补杰罗甘夫妇隐忍的野性。再把视角放远些,纵观整部影片,马利与平和的影片基调格格不入,其实这也杰罗甘夫妇内心野性跳动的写照。因此,我认为导演的选材可谓妙极,易打动人心。

现实中的马利(被治愈的心灵下)(2)

②两条生命线相辅相成:人类和动物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却有着共同的生活渴望。

第一,马利有幸遇到了可以包容它的杰罗甘夫妇,杰罗甘夫妇也有幸遇到了马利。杰罗甘夫妇给了马利自由挥洒野性的空间是影片的明线,于此相对应的暗线是马利是杰罗甘夫妇的精神寄托。相对于明线来说,这条暗线并不明显。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观影者大多感受到的是明线,在影片的后半部分,马利对于杰罗甘夫妇的重要性才慢慢体现出来。

不同于一般的从属关系,马利并不依存于杰罗甘夫妇。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马利和杰罗甘夫妇并不是宠物和主人的关系,马利是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在杰罗甘夫妇面前,它不需要收起它的野性,表现出温顺的样子。

相反的,它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它的世界里,它一直遵从自己的内心。这也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他潜移默化让我们明白了马利和杰罗甘夫妇的真正关系——相互寄托。这种理念的徐徐输入,加深了电影的深度,整体拔高了电影的主题。

现实中的马利(被治愈的心灵下)(3)

第二,杰罗甘夫妇面对来自生活的压力,他们选择了妥协。珍妮在新婚时就对自己以后的人生做了计划,她准备照计划按部就班的生活,但孩子的出生改变了一切,珍妮投身成为看管孩子的家庭主妇。约翰也是如此,他想放弃记者们梦寐以求的新闻调查,只为为让珍妮和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杰罗甘夫妇给了约翰足够的自由,也不试图约束它。这不仅仅因为他们爱它,也因为马利身上有他们一直不愿放弃的自由。自由已经不属于他们,他们不愿让马利也丢掉野性。他们对马利的宽容,其实正是自己对生活的不妥协,马利已然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

杰罗甘夫妇和马利的生活之间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杰罗甘夫妇观望着马利的生活,却不能像马利一样自由的生活。这两种生命,相互成就,相互依存。

在我看来,导演安排马利和杰罗甘夫妇矛盾的相容,在相容之中让观影人去感受其中的矛盾。一步步带领观影人找到温情电影下更深的思想内容。这种让观影人自己感悟出意义所在的表现手法,比起一般的表现手法,更能留给观影人更深度的思考。

02、影片中人物伴随工作调动和情感变化,每一种基调都被赋予独特寓意,搭建出主角与观众交流的桥梁

①新增家庭成员伴随着双重节奏:快乐和压力

家庭成员的第一次变化是马利的到来,这一变动让夫妇两人的生活多了点快乐的同时还多了点苦恼,因为马利是一直会惹麻烦的捣蛋狗,但这还在在他们的承受范围。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小家庭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第一个孩子的到来让约翰放弃了记者梦寐以求的采访机会,这是约翰为了爱的人做第一次退让。而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又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压力,约翰不得已的为了得到高薪而加大了写专栏的频率。约翰的两次退让,每一次的变化都以放弃热爱为代价。压抑自由的渴望让约翰开始由快乐变得焦躁不安,他的专栏内容也从幽默变得开始抱怨。

第三个孩子出生,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此时的约翰找到了一直追求的工作,一家人也搬进了更大的房子 ,他们开始享受生活。影片中开阔的环境也象征着夫妇两人开阔的心情。

在我看来,导演的背景表达非常到位。在有矛盾的时候,例如珍妮与约翰争吵时,导演把他们的争吵安排在了拥挤的房间里,昏暗的镜头加上杂乱的物品以及婴儿的哭声。这样一种环境,让矛盾尖锐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镜头外的我们,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而在主人公心情良好的时候,导演配上清风徐来,温暖阳光,开阔环境,把主人公的情绪状态也带给屏幕外面的我们。这种绝佳的背景表达,让观影人也感受到了影中人的情感,体会到了影中人的生活。

现实中的马利(被治愈的心灵下)(4)

②工作变化呈现主角思想的不断开拓

约翰在他喜爱的工作岗位呆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就被老板调去写专栏。他在专栏里写了很多关于马利的故事,渐渐的,他的专栏内容已经离不开马利,马利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写专栏的过程中,他一度是痛苦的,他依然想要投身热爱的记者行业,而不是一名专栏作家。

后来约翰真的成为纽约时报的记者之后,他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开心,相反的,他怀念以前自由的专栏写作。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什么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导演用这样戏剧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然而这个问题可以用影片中珍妮的一句台词来回答——“生活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但它比计划更好。”

03、基于电影《马利和我》,我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生命感悟的三点思考

①自由与束缚虽不平衡,却无法阻挡追求幸福的脚步

珍妮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离开了自己喜爱的工作。约翰为了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去写了他不喜欢的专栏。

珍妮和约翰在生活面前都陆续放弃了自己的计划人生,然而这并不是他们对生活的妥协。他们面对生活的压力,从未轻易妥协,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爱的人需要珍妮和约翰保护。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虽然也想追寻心中的理想,可是为了那些我们爱的人,我们会暂时停下追逐的脚步。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向生活妥协,我们只是在等待,等到身边人生活的安稳幸福,便会重新踏上追逐的道路。

②自由与束缚的挣扎痛苦,可我们不会麻木的忘记自由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导演刻画出的是一个平凡的约翰,从而观影人对约翰并没有太多特殊的情感,可后面的一个片段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约翰。

约翰换工作后,约翰和马利在沙滩上晒太阳。他看着被束缚的马利,做出了一个决定——悄悄解开了那个项圈。马利霎时窜了出去,这个时候,约翰看马利的目光是骄傲的。约翰理解马利,因为他和马利一样,都被束缚住了,现在他要给马利它的自由。

这一片段可谓是点睛之笔,导演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让约翰这个平凡人的身上也散发出了对自由的渴望。这一种平凡之中的光辉打动了无数观影人。

身为社会大潮流下的普通人,有许多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必须以暂别理想为代价。但平凡的生活虽然会让我们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驻足,甚至会让我们驻足很长时间。可漫长的时间并不会抵消我们心里的对自由、对理想的渴望。午夜梦回,我们依然期待着那些等待我们去实现的自由。

现实中的马利(被治愈的心灵下)(5)

③生命总有逝去的时候,学会坦然的接受它

影片的最后,马利以至大限。以前那个健壮、勇猛的超级马利,终于也在某次上楼梯时放慢了脚步。在它忍受病痛折磨的时候,独自离开了约翰一家人,这是它最后的骄傲。最后躺在病床上无力的马利,约翰为它选择了安乐死。他在理解马利衰老的同时,也接受了自己也不再年轻的事实。生命总有逝去的时候,但那些记录在专栏中的美好回忆,永远不会被他们忘记。

导演在影片的最后,通过马利的死亡,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生命的可贵,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命的逝去,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

生命总是会逝去,但我们应该坦然的接受它。这种接受,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逝去生命的负责。他们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我们还活着,生活还需要继续。生命就是这样不断更迭,留住最美好的情感。是我们这些平凡之人能为他们做的最好的事。

现实中的马利(被治愈的心灵下)(6)

总结一下:

《马利和我》不止局限于讲述人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它还折射出入世的我们隐藏在平凡生活下的心灵暗流。影片呈现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千千万万个平凡的我们。这样接近生活的影片也往往会带给有过共同经历的观影人一个心灵暴击。

影片不只是“马利”和“我”,也是是我们和生命中的马利。一次次约束与野性的碰撞,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一次次人生的抉择,是我们一次次的不屈与妥协,可无论怎样,我们还是我们。在心灵的旷野上,愿大家也能遇到自己的专属马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