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线有哪些(成都地铁你最pick哪一条线)
成都地铁线有哪些(成都地铁你最pick哪一条线)“5线齐发”,1.全国只有11座城市拥有5条或5条以上的地铁线路,而成都一瞬间就新开5条,前无古人。2.新开5条线的里程一共是160公里,光这5条线的长度就可以排在全国城市地铁里程第13名。3.五线齐发后,成都就集齐了1-10号线所有地铁线路,全国只有三座城市拥有1-10号线所有线路,分别是上海、深圳和成都。4.成都是目前唯一五线齐发的城市,也是唯一10年的时间地铁里程就超过500公里的城市,12.18日成都总里程达到558公里,线网规模跃升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王凤朝在致辞中说,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和枢纽,对于优化城市格局、重塑经济地理、集聚人流物流具有重要作用。全市各级各相关单位要着眼未来、接续奋斗,科学规划建设、强化运营管理,为 “十四五”时期成都轨道交通事业再次启航争取更大发展空间。要系统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网体系,高质效推进第四期规划线路建设,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和
2020年12月18日
成都轨道交通迎来又一里程碑时刻
五条新线同步开通!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出席开通运营仪式并宣布开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川平,市政协主席李仲彬出席仪式。
王凤朝在致辞中说,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和枢纽,对于优化城市格局、重塑经济地理、集聚人流物流具有重要作用。全市各级各相关单位要着眼未来、接续奋斗,科学规划建设、强化运营管理,为 “十四五”时期成都轨道交通事业再次启航争取更大发展空间。要系统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网体系,高质效推进第四期规划线路建设,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形成“轨道 公交 慢行”相融合的公园城市运行动脉。要深入推进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着力打造一批高显示度的项目载体,构建多元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景,带动以TOD为主要消费形态的商业服务业发展,实现片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要厚植高质量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坚持以构建高能级、高品质、特色化轨道交通产业体系为导向,加快产业全链条布局,着力提升轨道交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多力量。
陈云在致辞中代表中国中铁及所有参建单位,对成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表示祝贺。他表示,此次建成开通5条线路,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都速度”。中国中铁与成都市的合作源远流长,是央地合作的典范。未来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双方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的合作,深度融入“两区一城”协同发展,为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实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你知道“5线齐发”有多牛吗?
1.全国只有11座城市拥有5条或5条以上的地铁线路,而成都一瞬间就新开5条,前无古人。
2.新开5条线的里程一共是160公里,光这5条线的长度就可以排在全国城市地铁里程第13名。
3.五线齐发后,成都就集齐了1-10号线所有地铁线路,全国只有三座城市拥有1-10号线所有线路,分别是上海、深圳和成都。
4.成都是目前唯一五线齐发的城市,也是唯一10年的时间地铁里程就超过500公里的城市,12.18日成都总里程达到558公里,线网规模跃升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
“5线齐发”,
为2020年成都轨道交通,
也为成都10年地铁之路,
划下了阶段性的“完美句号”。
它们是今年城市“最完美的拼图”,
拼出了成都全域地铁出行的基本版图。
6号线:填补四个世界的“地铁空白”
从郫都主城出发,一路贯穿建设路核心地段,再到中和老城与天府中央商务区,它的开通,由西至南不仅将影响沿线数十上百万的居民,更将填补这些“地铁空白”之地,开启一个轨道上的便捷生活。它串联沿线四个世界、四种经典城市形态——郊区、老城、新区与城乡结合区,全部覆盖,所到皆是人群密集之处。
8号线:打通城市两极的“全能王”
一条“全能王”线路,具备其它地铁线的所有特征与优势。8号线的“走位”,串联起了成都众多知名“CP”。它是航空港与龙潭寺的缘分桥,双楠与攀成钢的友谊路,东湖与东郊的直通车,川大两个校区与理工大学的传送门,新开万象城二期与万达广场的连接线。更重要的是,作为西南到东北的大动脉,它之于航空港、龙潭寺“城市两级”的意义,同样非同凡响。
18号线:“拼”出城市价值最大化
与1号线在天府大道并肩平行,堪称成都一对“CP地铁线”。18号线的开通,无疑是上班族的“保障线”,让人们通勤的路途更加舒畅。它不仅是一条地铁,更是城市有形的重要纽带,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实现了远郊“从边缘到中心”的变局,是一条“城市发展线”。
9号线:满载“黑科技”,注定不凡
它是中西部地区首条以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开通的全自动运行线路,能实现自动唤醒、自动运行以及远程控制等功能。自动运行,并不代表它不安全,相反,车身近6000个传感器的实时监控与60多种场景预案,都将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17号线:外围与中心城区的快速拼接
它与9号线一并被誉为地铁里的“黄金CP”,通过在机投桥换乘,使温江走城南开始进入“急速时代”。17号线一期的开通,串联了温江、双流与武侯区,它进一步加强了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相较前面4线明显于城市的“拼图作用”,它更聚焦城市内部的交通联系与补充。
从无到有,从线成网,
然后加速成网,持续推进…
累计开通13条线路,
运营里程达到558公里,
全线车站达373座,
其中换乘站46座…
这10年的成都轨道交通,
发生了哪些变化?
跟小编一起来回顾~
1号线一期开通
“0”的突破!2010年9月27日,中国西部首条地铁线路——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开通,成都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
“十”字骨架
2012年9月16日,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成都地铁搭建起“十”字骨架。地铁1、2号线为成都广大上班族提供最大输送动力。
“米”字型骨架
2016年1月1日4号线一期开通运营,2016年7月31日3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成都地铁“米”字骨架形成。之后成都轨道交通运营突破100公里,线网客运量也达到了百万级。
“井 环”线网结构
2017年9月6日10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有了直达机场的10号线,让成都人过上了坐地铁赶飞机的惬意日子。
2017年12月6日7号线开通运营,7号线环线的开通,让四面八方的乘客有了更为便捷绿色的出行选择。
线网运营时代
成都轨道交通进入线网运营时代,市民乘客的出行、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地铁成为人们喜欢的出行方式。
三线齐开
2019年12月27日,有轨电车蓉2号线、5号线、10号线二期“三线齐开”,成都轨道交通线路基本实现成都主城区全覆盖。
大线网运营时代
2020年9月27日,作为国内首条开进中心城区的市域快线——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开通初期运营,标志成都轨道交通进入“快线时代”。18号线的开通为南北向的1号线起到了有效分流作用,在5号线及18号线双管齐下的疏导下,广大市民乘客有了更为舒适的乘车出行体验。
十年之变
成都轨道交通蹒跚学步、逐渐成长
从跟随到追赶,从并肩到领跑
步履不停,奋进不止!
地铁,改变了成都的过去。
地铁,更将赋能成都的未来。
至此,
成都累计开通的13条线路中,
你最pick哪一条线?
赶紧来留言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