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游记同人之再绘西游(品西游之二师兄)

西游记同人之再绘西游(品西游之二师兄)所谓“还原”引用的竟然是什么《西游降魔》这类的东西,或者说港版西游电视剧之类的。说孙悟空和很多女性,有天上的仙,洞里的怪,保持不正当关系,干“狗扯羊皮”的勾当。反正有姿色就来者不拒,搞什么“大圣娶亲”,这些个自不必多说。(其实孙悟空得道长生之后,就已经断绝尘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而且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特点,削弱的是孙悟空的本领,就连悟空的努力、忠诚这些本来的优点都统统无视。突出的反而是孙悟空顽劣,阴险,狠毒的所谓“本性”…… 与之形成鲜明反比的是,一盆盆恶臭的屎汤,却躲都躲不开的泼向了曾经的“猴哥”。这些屎汤子居然还美其名曰:“还原”。 圣僧恨逐美猴王。唐僧丢掉了最有用的膀臂,结果可想而知,挨饿受冻,身如虎形。一个天庭的奎木狼,几乎让唐僧丧命。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从86版的杨洁的《西游记》的电视剧作品当中开始,猪八戒在这一段已经被洗白了。电视剧(86版)这一节,猪八戒不仅没有

西游记同人之再绘西游(品西游之二师兄)(1)

【品西游】之:二师兄 你丫老老实实净你的坛儿去吧

猪悟能。不知道南海的慈悲主观音大士,为什么不辩愚贤的收编了这么一个十恶不赦的东西。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孙悟空一定就是“正能量”,沙悟净可说是一个中间力量。虽然谈不上忠心耿耿,但是,很规矩。所以一个成就了“斗战胜佛”一个荣升“金身罗汉”。就连驮经的白龙,最后也得到超升凡龙,加升天龙的优厚待遇。唯独最后,这个猪八戒,只捞到一个闲差“净坛使者”。一向是牢骚满肚,鬼话连篇的他自然不会忍气吞声。但是佛祖一句:“天下信仰我教者甚多,但做法事让你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衔,如何不好?”

这句“如何不好?”,自然表现了如来佛祖对猪八戒的不满。可以理解“你不要不知足,没收拾你就是好的,你还敢讨价还价么?”

孙悟空一辈子就活该犯在猪八戒这个小人的手里。尸魔三戏唐三藏,被孙悟空联合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固住了尸魔的魂魄,使其不能逃,悟空则用灵阳棒如意金箍,让这个邪魔得了正果,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具粉骷髅,脊背上写着,白骨夫人。这完全可以作为孙悟空打死妖怪,而非打死好人的确凿证据。但是猪八戒一个精彩绝伦的“障眼法说”,让本来已经脱险的唐三藏又陷入了危机之中,而这次危险也是空前的。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唐三藏好一似晦气星进宫了。”

圣僧恨逐美猴王。唐僧丢掉了最有用的膀臂,结果可想而知,挨饿受冻,身如虎形。一个天庭的奎木狼,几乎让唐僧丧命。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从86版的杨洁的《西游记》的电视剧作品当中开始,猪八戒在这一段已经被洗白了。电视剧(86版)这一节,猪八戒不仅没有煽风点火,相反,居然还和孙悟空依依惜别起来了。或许说孙悟空是被唐僧赶走的,但是为什么要隐去原作里很重要的这段呢?

按照原作里的说法,八戒不是白色的猪,而是皮肤粗糙,项生硬鬃,嘴长獠牙,大耳扇风,长嘴二尺,肤色癞青 是奇丑无比的一副嘴脸,但是正是从那个从电视剧(86西游记)开始,憨厚,傻傻的猪八戒,逐渐深入人心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本来那个奸懒馋滑坏的猪八戒为什么被反复冲洗,从黑变白,由丑陋不堪到憨厚可爱,以至于大摇大摆肆无忌惮的春光灿烂起来了了呢?

与之形成鲜明反比的是,一盆盆恶臭的屎汤,却躲都躲不开的泼向了曾经的“猴哥”。这些屎汤子居然还美其名曰:“还原”。

所谓“还原”引用的竟然是什么《西游降魔》这类的东西,或者说港版西游电视剧之类的。说孙悟空和很多女性,有天上的仙,洞里的怪,保持不正当关系,干“狗扯羊皮”的勾当。反正有姿色就来者不拒,搞什么“大圣娶亲”,这些个自不必多说。(其实孙悟空得道长生之后,就已经断绝尘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而且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特点,削弱的是孙悟空的本领,就连悟空的努力、忠诚这些本来的优点都统统无视。突出的反而是孙悟空顽劣,阴险,狠毒的所谓“本性”……

“一粒仙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里面有唐僧的一段描述:原来那长老甚有主张--八戒自幼伤生作孽吃人,有的是一口浊气,唯悟空自幼修持,咬松嚼栢,有的是一口清气……”不仅没吃过人还没动过荤,甚至人间烟火都很少食的他怎么就被泼粪了呢?兽性不在悟空身上,他有的只有忠良秉正,专扫人间灾害的拳拳之心!

吃人作孽的,就是他猪八戒。

猪某人,我总结起来,其就是四条。即“不忠”、“不义”、“不仁”、“不孝”。

不忠:先说给众位女同胞。

曾经在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热播的时候,有媒体就做过所谓“民意调查”,问诸位女同胞们:唐僧师徒四人,你们愿嫁谁?结果悟空几乎没人问津。排在第三位的是沙僧。原因是老实踏实。排第二的是唐僧。风流儒雅,虽然看起来是个当丈夫的好材料,但他太不了解女人心了,不过看在他的帅哥脸的份儿上,给个第二吧。而最理想的伴侣,当然是胖胖的可爱的“二师兄”了。这里八戒都不能再叫,因为这是对女孩子们心仪的人的大不敬。

这声亲切的“二师兄”,简直可以和义薄云天的二军侯关老夫子分庭抗礼。

于是,关于他的幽默,关于他对刁蛮老婆的容让,这方面的描写,简直是登峰造极。只要老婆稍微有点不高兴,就吓得他手足无措。如果这些描写是真实的,那么请试想:这么一个幽默,又不缺少笑料,对老婆只知道爱,可靠,甚至可以随时发泄任何不满的大“暖男”,哪个女子会不喜欢呢,人家“二师兄”说是丑,可是人家白白胖胖丑得那么可爱……

但是,不忠这条第一点:就是他对老婆的不忠。说老婆都是概念的错误。因为他不曾有过老婆。而且他也不需要老婆。他需要的只是性工具。只要能满足他的需求,达到他的目的,甚至性伴侣的死活也不在他的顾及范围以内。至于背媳妇儿的那个经典桥段,也不是《西游记》上面的。根本就没有。

调戏嫦娥(嫦娥有很多位,《西游记》特指霓裳仙子),有人说也不是大罪,但我告诉你,这是强奸未遂,即被捉拿。之后他不知悔改,喊声如雷,震动天庭。玉帝震怒,遂命斩首。虽后有太白金星解劝,改刑铁锤三千,贬下人间,天蓬元帅完成从人到猪,从天将到刚鬣的完美变身,从此天下出了一个吃人的恶魔。有人规劝,甚至西天的尊者也告诉他向善,比如通天晓地的那位“乌巢大禅师”。但是良言怎么能劝得动魔鬼?于是也只有观音菩萨能有如此法力收伏他了。当他见到菩萨生的丽质,早动邪心,只是猪刚鬣法力微薄,只能认命。菩萨遂赐其名:悟能。

菩萨当时给他的选择有两条:要么取经要么灭亡。可见他对于取经,并没当作事业,而是强加在他身上的负担而已,是他为求活命不得已的就范。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他总是满腹的怨气,牢骚不绝了。

此时的猪刚鬣,已经有了第一个性工具“卵二姐”。一个狐狸精。她是福陵山云栈洞的原洞主。后来死去了。

虽然是受了小乘之戒,令其不得吃人破荤,戒了五荤三厌,但是这小乘戒的是邪淫,于是他便找了个手段,到高家做了长工,然后三媒六证、名正言顺的成了这个家里的合法上门女婿,事情败露,遭遇退婚,他就依仗强势霸占高家翠兰小姐,长达几个月。《西游记》写到孙悟空见到高翠兰的相貌的时候,她又是何等的憔悴。面色惨白,唇无血色,头发蓬乱。声音微弱。几乎是个死人。这是个幸福的媳妇么?

高老庄大圣除魔,才让可怜的高小姐得以解脱。

在这上面栽了跟头,就该收敛一些,可是没有过多久,猪八戒就又相亲了。他还曾经厚颜无耻地在丈母娘面前吹嘘过他的熬战之法,如何能服侍得三个女儿喜欢……如此流氓,能说是我大唐和尚?

之后,白骨尸魔,他也只是调戏,女儿国的国王他只能垂涎。濯垢泉他忘形的时候,对七个女妖他也只是猥亵。还挨了一通石头疙瘩,被人家用蜘蛛丝吊在凉亭里。总之天意他没得逞吧。最后七个女妖的师兄,给三藏师徒下毒。遭遇毒魔狠怪下毒,却是因为打翻了醋瓶子,这倒真成了唐僧师徒的笑柄。

天竺国,嫦娥来收回玉兔,他的邪心又起,抱住嫦娥不松,叫孙悟空揪住,差点打死。才解了嫦娥仙子的围。

对于女人,只能说,他猪八戒不忠诚,不单一,甚至从来就没放在过心里。女人,只是他用来享受的,自然也没必要在乎他的女人们的生死。

至于事业,他的恩主唐三藏,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甚至嘴上也毫不客气。“罢软的老和尚”是他对于唐僧的一般称呼。唐僧发现可疑情况叫了声“徒弟”,猪八戒就回敬了一套雷烟火炮:“说是收做徒弟,其实拿做夯工,白日里牵马,挑担跄路,到夜间暖被、提尿瓶、焐脚。这大半夜的还不消停,土地、土地的叫甚”。他才是取经队伍里的爷。

散伙这种家常便饭,此时就成了必然-----唐僧有难,他散伙,悟空未归,他散伙;山高了他散伙,水深了他还散伙。“把白马卖了,买个寿器给师父送终,包袱咱俩(与沙悟净)分分,我回高老庄前去探亲,你回流沙河,还去吃人……”这就是猪八戒的分配原则。

如果还说他能有丝毫的忠诚,那简直是最荒谬的。即便就是当年他在天河镇守,孙悟空大闹天庭,满天追赶玉帝的时候,保驾的群臣都有,可只字没提到天蓬元帅,而另一个没提到的,就是卷帘将军。

所以说猪八戒被玉帝贬到人间,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他的不忠诚。所以说他“不忠”也是涵盖各方面的,同时也是一贯的。

再说说这个不义。他连对于他有恩的人都是这种态度,更别说是义气了。他的同僚,没有人喜欢他。孙悟空奋战的时候,他准备逃跑。沙悟净奋力杀敌的时候,他溜之大吉。虽然在关键时刻,他也能发挥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但是义字真的是无从谈起了。

孙悟空三战白骨尸魔,前两次看出破绽,用棒打倒,但是不知诀窍,让妖精用解尸法逃遁。第三次终于孙悟空在众神的帮助下棒绝了妖精的灵光,但是也正是这个猪八戒,几句唆使,让唐僧乱了方寸。在唐僧眼睛里,把外表憨傻的猪八戒当作是“老实人”,恰恰这个“老实人”却才是最阴险的。唐僧因为乱了方寸,所以做出了极端错误的决定:赶走了悟空。

此时在他猪八戒眼睛里,最大的障碍已经没有了。一纸决绝的贬书,让唐僧彻底跟孙悟空决裂。从此再没有能管得住他猪八戒的人。他便可以在这个小团体里成为最高的实际掌权者。

化斋不回,让沙僧来寻,偷偷睡觉的是他;让孤身的唐僧陷入虎口的也是他;吃酒带醉,在宝象国的金銮殿上,说下海口扬言救回公主的是他;沙僧奋战,被怪所擒,不去救援自己开溜找地方睡觉,玩失踪的还是他。之后在得知师父被变虎形,危在旦夕的时候,他不是想法救援,想到的却是:终于可以回高老庄找高小姐干那个勾当了。最后反倒是这大义的美猴王,不计前嫌,奋力营救,定下巧计智除了妖怪。

金兜山,他去荒宅盗窃。偷了妖怪的,“纳锦背心”。中了兜大王的机关,陷唐僧在妖洞。一向自命清高的唐三藏,此刻居然被妖精问了“平明入门强盗”的一条死罪。说得哑口无言,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啊。

当然这只是漫长的取经路上,猪八戒的一个缩影。他的所作所为还有很多很多。那么多的事情发生,要说出力,呆子确实也是出力不少。然而伴随着他的牢骚,也只能看做是无奈为之。这和“义”字扯不上半点关系。

不仁。甚至连善念都扯不到这个人的身上。“比丘怜子遣阴神”这回,唐僧看到无道的昏君要杀一千多个八九岁的小孩取心肝为药引,当时痛心疾首。猪八戒居然说出了一番“高论”:“他杀他的小民,与你何干?这叫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你这把别人家的棺材抬到自家哭,快宽衣睡了吧,莫替古人担忧。”

不去管他人生死,有的人是为了不殃及自身,有的是不愿意出力。也有人确实是有实际顾虑,甭管怎么说。这些人恐怕心里也会不好受很长一阵子。或说起码良知未泯。但是能说出“宽衣睡吧”这样洒脱快意的话来,猪八戒的修为真的是了得的。他忘记了他这行人的信条--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仁慈之心的缺失,的确也成就了身宽体胖的他。他就是他。

不孝。杀死了生身之母。虽然那是只母猪。但是你的生命便由此而来。生身之后可以一走了之。但是他却把他的母亲咬死了,一并咬死的还有那一窝兄弟姐妹。虽说天蓬灵性尚存,但如此的作为令人齿冷。有人说过,这种说法牵强。他是天将,明知道母猪不是母亲。这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事儿。

很好,我跟你说一个九竿子打不到的事儿。我佛如来。雪山初成金身,被孔雀吞食。欲从便门出,恐污了金身。便剖开孔雀脊背逃出,正准备杀死孔雀,被文殊普贤二位劝阻。杀之如杀母。改劝孔雀为善。赐号:佛母孔雀大光明王菩萨。

我们不必以佛的德要求猪八戒,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一走了之。但是他杀了母亲,他不孝。

这么一个人,为什么今天还要被反复洗白。孙悟空被泼粪实际上是因为孙悟空这类人无惧。无惧大概这么几类:无知无惧。无私无惧。无耻无惧。孙悟空属于第二种。孙悟空的无私造就了他的硬骨头。所以自然经常有人不喜欢。不喜欢他的人多了就会被这些人泼粪,泼粪的人多了,悟空就成为了群起攻之的目标。相反猪八戒不是无惧的人。他是无耻但有惧。猪八戒愿意把自己的小缺点适当的暴露在管事儿的人的眼前,管事儿的人就自认为猪八戒是坦诚的。悟空会因为坚持真理而得罪管事儿的,但是八戒不会,他的处世哲学让这路人到处吃香。这路人在社会上多了,自然作为他们代表的猪八戒,就需要反复的洗白,也免得他们不舒服。但是,猪八戒们却到处拆台,四处坏事儿,信任他的那些管事儿的自然一起倒血霉。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吃他这一套。如来恰恰就是具备慧眼的。他是佛祖。他的决断是公允的。于是绵里藏针地训教了猪八戒一句。猪八戒那什么都不是的封号,也只能算作是他咎由自取了吧。我也想说一句:二师兄,你丫还是老老实实的净你的坛儿去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