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很有实力吗:东北艺术为何被人瞧不起 赵本山的功与过在哪里
赵本山很有实力吗:东北艺术为何被人瞧不起 赵本山的功与过在哪里赵本山,1957年生于辽宁开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城市”铁岭。今天,我们在这里点评赵本山老师的功与过,首先是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其次是提醒自己,以及希望我的读者,能够理性的看待是与非。对于63岁的本山老师来说,我们是晚辈,是后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我们的责任,90后作为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群,把一些精神传承下去,也是义不容辞的。所以本文将秉着严谨公正的原则,认真地解读一下这一位老一辈民间艺术家,以及东北艺术文化。
点右上角关注我,帮你解人生之惑
「 卷首语 」作为一个艺人,要把观众演哭,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要让观众一直笑下去,非大师级别的人物,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生活需要笑声,世界同样需要笑声。
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卓别林曾说过,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都是喜剧。
今天,我们在这里点评赵本山老师的功与过,首先是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其次是提醒自己,以及希望我的读者,能够理性的看待是与非。
对于63岁的本山老师来说,我们是晚辈,是后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我们的责任,90后作为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群,把一些精神传承下去,也是义不容辞的。
所以本文将秉着严谨公正的原则,认真地解读一下这一位老一辈民间艺术家,以及东北艺术文化。
「 东北往事 」赵本山,1957年生于辽宁开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城市”铁岭。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全中国都穷,尤其是东北,大米饭要掺着玉米煮,即便这样,有些人家也是有上顿没下顿,而那个时候的北方,搞表演艺术的就更加穷,基本要靠“百家饭”才能活下来。
所谓的“百家饭”就是民间的红白喜事,东家有钱,就赏一点,没有钱,就混口饭吃。
赵本山在《落叶归根》里,有过这样的桥段性描写,包括其他民间作品里,也有过对东北往事的回忆。
1963年的时候,赵本山母亲去世,他开始随父亲奔波,并拜盲人二叔为师,学习拉二胡、吹唢呐、唱二人转等,最为拿手的就是三弦。
所以说,艺术高于生活,但一定来源于生活,赵本山的首场“个演”拉场戏曲目,就叫《摔三弦》,并且为了致敬他的恩师,自己二叔,他在里面饰演了盲人张志。
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以今天我们的文化修为来说,《摔三弦》这个节目,是上不了台面的。
其实很多人都会觉得,东北艺术低俗,包括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也不止一次发声。
同作为东北人,我很谅解因这种地域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误解。
但我必须得在这里说一下,建国以前,东北是军阀统治,再往前到民国时代,东北还是蛮荒之地(北大荒),各立山头,缺乏管制,以至于民风民俗都稍稍有些“匪气”,好听点说,叫豪爽。
如果你读过张作霖和张学良传记,其实就应该知道,那个时候的东北人,讲话有多粗鲁,成年的少帅还好,因为接受了更高等的教育,不会直接骂人,但其父张作霖就不同了,张嘴闭嘴都是“妈了个巴子的”。
官且如此,何况民乎。
并且在军阀统治的时代里,东北还没有自己的艺术体系,所谓的二人转艺术,不过是生在民间、长在民间,老百姓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
当时没有电视,没有报纸,老百姓家,连电灯都点不起,唯一能拿来取乐的,就是二人转和大鼓书,在文化艺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连“跳大神”都能成为一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