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现代京剧经典折子戏(折子戏赏析第三十九出)

现代京剧经典折子戏(折子戏赏析第三十九出)以下谢君恩,“恕为臣再不能社稷重整,恕为臣再不能扶保乾坤”几句,顺流而下,并不使腔,但情感已然水到渠成。最后恍惚中见令公及焦、孟等人鬼魂,唱得情真意切,又给人以迷离昏乱之感,最为顾曲家推服。其后[散板],可称字字珠玑。“儿的老娘亲”一句,杨宝森倾喉一啸,极尽挣扎之势。以下“白发人反送了黑发人”连哭头“儿的娘啊”低腔,滚滚不断,顺势而下,而至此仍意犹未尽,紧接“好不伤情”四字。“伤”字运用口法,唱得味道十足,充分体现了杨派的神韵。接下去为见令公骸骨一场,唱腔全部为[散板],第一句“见骸骨不由人泪双流”,“流”字长腔,加上下面“今日才见亲骨肉”一句,伤痛、感慨兼具。“家院供奉二堂后”之“后”字,委婉曲折,绵绵不绝,顿挫中见蜿蜒。嗣闻焦赞、孟良双双丧命,句[导板],惊悚中无限凄凉。最后“休得要惊动年迈太君”一句,唱到“休得要”三字,已近不成声,却仍勉力支撑,“太君”二字尽力一吐,闻之令人酸鼻。八

剧情

杨延昭夜梦令公托兆,谓遗骸藏于洪羊洞。乃命孟良往盜。焦赞知情,暗随至洞,孟良误以为敌将,用斧劈死。继而发现被杀者为焦赞,哀悔不已,乃将杨、焦遗骨交流落辽邦的老兵程宣送回,自刎洞前。杨六郎正在病中,闻耗惊悼呕血,将星现于郊外,被八贤王赵德芳误杀,遂至不起,与八贤王及母妻诀别而死。

现代京剧经典折子戏(折子戏赏析第三十九出)(1)

赏析

《洪羊洞》一剧,是谭鑫培的代表剧目,谭鑫培去世前最后一场演出,即为此剧。谭氏之后,历代老生名家殚精竭虑,精研极思,使之成为京剧老生行最经典的剧目之一。也是目前舞台上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之一。而目前舞台所演此剧,多以杨宝森的路数为标的,这不是偶然的。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杨宝森此剧影响和成就。此剧为“安工”老生戏,唱功繁重。虽然上板的唱仅三段,但[散板]特多。此与一般安工戏有别。剧中杨延昭忧病交加,情绪变化剧烈,然而又以病势沉重、不久人世,所以形象和声音均不能过于渲染,以有气无力的外在形象表现内心剧烈的波澜,是这个戏的一大难点。

此剧第一场令公吊场以后,杨延昭上唱[二黄原板]。这是本剧第一段上板的唱第句“为国家那何曾半日闲空”“为”字低起,“家”字用是音,于平淡中显出流动。“空”字后一个大腔,起伏不大,但唱得沉郁厚重,很好地奠定了全剧的情感基调。第二句“我也曾平服了塞北西东”,似含无限感慨。最后“身不爽不由人睡朦胧”一句,“朦胧”二字行腔极活,完全摆脱了板的束缚却又尽在板内,是极高明的节奏处理方式,将词义、剧情准确的描摹出来。

以下令公托梦一段,杨宝森有极精彩的演唱,后因有迷信色彩而删节。[导板]也改为睡梦中思想起老元戎”。

接下去为见令公骸骨一场,唱腔全部为[散板],第一句“见骸骨不由人泪双流”,“流”字长腔,加上下面“今日才见亲骨肉”一句,伤痛、感慨兼具。“家院供奉二堂后”之“后”字,委婉曲折,绵绵不绝,顿挫中见蜿蜒。嗣闻焦赞、孟良双双丧命,句[导板],惊悚中无限凄凉。最后“休得要惊动年迈太君”一句,唱到“休得要”三字,已近不成声,却仍勉力支撑,“太君”二字尽力一吐,闻之令人酸鼻。

现代京剧经典折子戏(折子戏赏析第三十九出)(2)

八贤王探病一场,为此剧精华所在。大段唱功,繁重做功,都集中于此。上场段[二黄慢板],为全剧第二段上板唱腔。“叹杨家投宋主心血用尽”一句,虽然是京剧老生[二黄慢板]的固定格式,但杨宝森唱来别具一种深厚的神韵。“尽”字使用杨宝森最擅长的脑后音,敛而不瘟。“命丧番营”的“番营”二字,为杨宝森最具特色的处理。

以下,八贤王探病,杨延昭接唱匚摇板]。完全是昏迷中醒来时的朦胧感觉,但字里行间又万种心思,极耐人寻味。再往下,即是那一段脍炙人口的[二黄快三眼]。此段本为谭派名段,历经众多名家砥砺,已成千锤百炼之精品。杨宝森要更上层楼,几无可能,而他却利用其天赋,另辟蹊径,突出情感中的凄楚、苍凉,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第一句“朝罢归”三字,杨宝森既全神贯注,尽出全力,却又神光内敛,更添厚重。“年迈爹尊”一句,杨宝森充分发挥其嗓音特点,“年迈”二字尽力下压,与“爹尊”二字形成对比。而“爹尊”二字,因有前面的铺垫,虽实际音并不高,却显得极为凄厉。至“私自后跟”一句,“后”字挑起,“跟”字随即落下,显出杨延昭情绪激动而又力不从心之态。最后“千岁爷呀”千回百转,其声已近靡靡其无可奈何之状令人心折。

其后[散板],可称字字珠玑。“儿的老娘亲”一句,杨宝森倾喉一啸,极尽挣扎之势。以下“白发人反送了黑发人”连哭头“儿的娘啊”低腔,滚滚不断,顺势而下,而至此仍意犹未尽,紧接“好不伤情”四字。“伤”字运用口法,唱得味道十足,充分体现了杨派的神韵。

以下谢君恩,“恕为臣再不能社稷重整,恕为臣再不能扶保乾坤”几句,顺流而下,并不使腔,但情感已然水到渠成。最后恍惚中见令公及焦、孟等人鬼魂,唱得情真意切,又给人以迷离昏乱之感,最为顾曲家推服。

《洪羊洞》这出戏,可以说是杨宝森的代表作。他在这出戏里的唱、做、念无不佳。尤以唱功最为突出。他以低沉沧桑的嗓音,唱出心底的衷曲,将杨延昭的心情表露无遗,是一出人戏对工的绝妙佳作。

现代京剧经典折子戏(折子戏赏析第三十九出)(3)

主演

杨宝森(1909-1958),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出身于京剧世家,曾祖、祖父及伯父均为知名演员。父幼朵,武生兼花脸。堂兄杨宝忠初学老生,后改京胡,曾长期为宝森操琴。杨宝森幼年师事裘桂仙,开蒙学戏,练习毯子功。后向陈秀华、鲍吉祥学老生,宗余派。10岁左右“带艺搭班”,长期在俞振庭的斌庆社求艺并演出,获得良好声誉。16岁以后,因身体关系,使得变声期拖长,一度离开舞台休养。其间,发奋钻研,学习不辍。20岁以后重返舞台,在唱、念及表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长进。1939年,曾组宝兴社挑班演出,逐渐形成个人风格,20世纪30年代末,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一起并称为“后四大须生”。20世纪50年代,其艺术造诣日臻完美,形成流派,世称“杨派”。他的代表剧目有《伍子胥》、《杨家将》、《失空斩》、《击鼓骂曹》、《洪羊洞》、《捉放宿店》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