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陈氏太极拳单鞭怎么练(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三式單鞭)

陈氏太极拳单鞭怎么练(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三式單鞭)9. 指肚用力8.右指皆捏住,聚到一处。前手展;后手指束。此后手也。5.内似初月,似张弓,微弯。6.左手节不可软7.右手节不可软

陈氏太极拳单鞭怎么练(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三式單鞭)(1)

1.顶劲领起

2.眼神注视左手中指

3.项竖起

4.前肩、后肩塌下,不可架起来

5.内似初月,似张弓,微弯。

6.左手节不可软

7.右手节不可软

8.右指皆捏住,聚到一处。前手展;后手指束。此后手也。

9. 指肚用力

10.掌前外镰使力,掌后与大指使力 。

11.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

12.臀骨微翻起来,前小肚合住裆。则『环跳』自然起。

13.前膝撑,横前;膝露出五六分 。

14.两大股,由外边往里包合

15.裆虚而圆,皆向里合。自然照应。

16. 右膝露出二三分,不可软。也要撑住 。

17.后踵先著地,渐次向前,至左指头止。

18.大踵用力踏住地,方稳当。右足要实,是谓「前虚后实」。

19.左足五指要用力抓地,大拇指尤得用力。

20.右足向北,微向西北。钩些 。

21.左脚较右脚散虚

22.洼住『涌泉』

顶劲︰

「中气」是股正气,心中意思领起,即行到头顶上,中气自然领起来。非有物以捉之,是意思如此。

打拳…「心」是主;「脊骨」是左右身之关键;「腰」是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

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行不悖。以左手领左足;以右手领右足。面手如何运;下体足如何运。起则并起,落则同落;上下相随,自然合拍。「要手」全在手掌…「手指领起」周身运动,「足随手」尤其紧要。

中气… 必由胳膊中徐徐运行,不可慌张忽略。顺其当然之则,运其自然。 勿令偏倚,而以心气行于两肱之中,是为中气。左手背一二分向北; 右手背四五分向北; 中气行到指,十分满足,一齐合住。

平素打拳不必拘定方面,而画一定之准。北斗在北方,司天造化。 宜以向北为主,故图画皆以面向北为准。右东、左西、面北、背南,以定方向。

此为左右相合,是上势之下;下势之上,两势间过脉

陈氏太极拳单鞭怎么练(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三式單鞭)(2)

陈氏太极拳单鞭怎么练(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三式單鞭)(3)

左手指展开指并住, 舒肱 。左手转一圈以下西行,舒肱 。此是未运行,手先转一小圈与右手合

陈氏太极拳单鞭怎么练(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三式單鞭)(4)

此图仍以面向北图之故左右与上同

圈内线即右手发端→右手发端,先转一小圈→右手束;此左手运行图右肱反背,势与左手相合。左肱以肱弯与右肱相合;

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磬, 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

陈氏太极拳单鞭怎么练(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三式單鞭)(5)

大股自足缠至大股根。其劲由外往里缠,缠到腿根;两腿劲对头瓤住。不用硬气,两膝向里一合。足五指皆向里合。腿上下自然合住→裆口自圆。(左右股合法同 )

足之动作法 左足:自先至右足边点住指,然后再往西迈开两足,相去尺五六寸。

足后跟拧法

如《单鞭》;左足先收到右足边,拇指点地。再住西发行,不必再赘。至于右足,《揽擦衣》足五指本向东北踏地。至左足向西开步落时,是指向西北。将落未落时,右足不离地。足指向东北者,足踵依地一拧,微向北西。北西者…偏予北方之西,故云。右足指与左足指一齐落下地,左足亦是踵先著地渐次至指。与右足合往。劲力不散涣。

问:何谓单鞭?

曰:两手不在胸之前后,而在胁之左右。左右肱展开,其势似单弱,其势如鞭之毒。

两肱展开又如一条鞭。故名。

此势以左手为主。

左手…上行,与脐平,外往里转一小圈;右手从后往前亦转一小圈。左右一齐合住。

神气呼应…如两人照脸说话。然后左手从合处领起左半身,自下而上转向西,渐渐西行至八九分时方止。

当手未展、手未停时…眼神随住左手。至左手停时,眼神注于左手中指。不邪视。

至于中气…缠法与《揽擦衣》右手右肱同。当合之时…左脚在左者,先收到右脚边,脚指点住地(预为下脚运行设势)。

及运动时…左脚随住左手,一齐西运。上面,左手将停,左足踵先著地→循序渐进,运到左足大拇。与左手一齐停止。【形似停;而神不停】。

此左半身上下相随。左足伸展各因其人之大小,约不过二尺以内。至于右手…合时右手先转一圈,左手起发向西运行;右手腕在后;右手从后向前再转上一圈。

胳膊徐徐作反背势,与左手顺势展开不同。右手不惟胳膊劲反背,且微向东行,手背又得往前合。右手东行;左手西行,似有两分之势,其实寓两合之神。右手所以反背者,为下著伏脉也。至于右手五指束住,不展开者。

恐人在后,突然捋住指头。背折其节。 眼在前视,不顾照后。束之,以防其患。

胳膊缠劲…由后前缠到右指头止。右脚虽不动,视右手运行,以为拧转在前足指向东北者。今则右手一动,右足踵著地,拧转指向北西落住。(言北西者偏北者多偏希者少)

此右半身上下相随。为人说法,不得不条分缕析,而要不得视为五分四裂。

说合则週身一齐扣合住方佳,至于週身骨节,如右右肘、左右肩;上下各处名目相同者,各自一切照脸合住,不必再言。

不明者视图自喻。后倣此。身法总归端正,不可偏倚。骨节松开;胳膊如在肩上挂著一般。运动似柔而实刚。精神内藏而不露。此为上乘。

拳家以躬行为主!但先难而已,不可预期后获!妄念横胸,拳艺不能长进! 至成时,敌人怎来怎应,不待思想自然有法。未交手时,谁知敌人从何而来?谁知敌人击我何处?但依著何处,即以何处。此是本地风光,最难最难。引而击之,时措咸宜。莫名其妙,真不思而得,不免而中也。然而未成者,不能也!问要到何时算“成”?曰︰此中层级终身阅不尽。但以目前粗疏者言之,

“大成”则九年,

“小成”则七年;

至于精妙,亦终身不尽之学。学者或学一二年、或学三四年,浅尝辄止,终是门外汉。旨味未之尝耳!

存先获心者,吾知无所问津。盖不能循序渐进不已。 亦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学贵有恒,躬三为难。

单鞭七言俚语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互西东。

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

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打如弓。

若问此中真消息(即线索),须寻脊背骨节中。

长短句俚语

盖世无双一条鞭,打进不忙。敌因我左手在腰,肘且屈。乘其不防,来侵西疆。窃逞其刚强。岂知我弓弦一卸,屈而必张。打得他无处躲藏,反受灾殃。非是别有奇方,但凭得週身空灵,一缕中气随势扬。那怕他(是我“养有素”)求胜反败不自量(言敌人来击),洋洋洒洒当地见短长。此所谓【阴中藏阳】(肘屈为阴;肱伸为阳)。

单鞭取象

打拳…心中一物无所著,则最明。胸中包合一切,外面空空如也;内文明、外顺柔,有『离中虚』象。气归丹田,【理实气空】、【上虚下实】,有『坎中满』象。四支舒开,中气行得十分满足,气势盛足。有『泰极』象。气足难于转移,变化不易。有『否』之象。然以成手处之不虑,此大人处『否』而『亨』。二爻变而为『坎』,中气存于中也。五爻变而为『离』,虚灵合于内也。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虽否何害?此所谓【素患难,行乎患难】!不贪打人,物来顺应;故有『休否』之象。具此四德,拳术尽矣!

《揽擦衣》《单鞭》『两仪』也!『两仪』交,则『四象』生矣!自太极生此『两仪』,以下生生不穷,万象森列,莫可形状。全在用功者身体力行,细心揣摩;日久自知。

拳名『太极』,岂虚语哉!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太极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