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出先备下雨粮(日拱一卒余粮)

日出先备下雨粮(日拱一卒余粮)公粮是农民交给国家而国家不给钱的,余粮是国家出钱向农民购买的,二者有区别。缴纳公粮或卖余粮,要自己背运到粮站,粮站要抽检,水分、杂质多的,要再晒,或用风车风干,直到符合收购标准,才能将粮食入库。余粮收集制是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为了保卫成果,采取了一种非常措施,即各种农产品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由政府付给一定货币,以此来补充前线所需,渡过难关。新中国建立之初,也采用余粮统购统销政策。农民把粮食卖给国家,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定价限量供应,农民自用的粮食数量和品种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卖给国家的这部分粮食就是余粮。这一政策从1953年开始实施,直到1992年才退出历史舞台。与余粮相关的另一个词是公粮。公粮是农业税,农民使用国家的耕地,应该向国家纳税,千百年来一直如此,所以,农民认为这是一种义务,对农业税很少有对抗心理。200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取消

上海朋友隔离了一个多月,在朋友圈晒着空空如也的冰箱,叹息说:“家中真没余粮了。”

日出先备下雨粮(日拱一卒余粮)(1)

余粮,很久前的一个词汇,70年代前生的人都熟悉,有那么一丝酸苦的味道。记得最后一次爆红,是1997年冯小刚贺岁片《甲方乙方》中的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旧时生产力低下,田亩出产有限,贫雇农家混个温饱就不错了,很少会有余粮。有余粮的至少是中农以上,富农地主当然没话说,余粮满仓。

日出先备下雨粮(日拱一卒余粮)(2)

以前佃户每年要向地主缴租缴粮,当欠收缴不起时,就希望宽限时日,地主找借口说:“我家也有没余粮啊,你快缴吧。”充分表达了地主的狡猾与小气,这个梗现在还在用。

余粮收集制是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为了保卫成果,采取了一种非常措施,即各种农产品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由政府付给一定货币,以此来补充前线所需,渡过难关。

日出先备下雨粮(日拱一卒余粮)(3)

新中国建立之初,也采用余粮统购统销政策。农民把粮食卖给国家,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定价限量供应,农民自用的粮食数量和品种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卖给国家的这部分粮食就是余粮。这一政策从1953年开始实施,直到1992年才退出历史舞台。

与余粮相关的另一个词是公粮。公粮是农业税,农民使用国家的耕地,应该向国家纳税,千百年来一直如此,所以,农民认为这是一种义务,对农业税很少有对抗心理。200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交公粮成为了历史记忆。

日出先备下雨粮(日拱一卒余粮)(4)

缴纳公粮或卖余粮,要自己背运到粮站,粮站要抽检,水分、杂质多的,要再晒,或用风车风干,直到符合收购标准,才能将粮食入库。

公粮是农民交给国家而国家不给钱的,余粮是国家出钱向农民购买的,二者有区别。

日出先备下雨粮(日拱一卒余粮)(5)

改革开放后,交公粮衍生了一个新义,有点污,指夫妻例行的爱爱,这里有不得不做的意味。夫妻是法定要履行义务的,所以公开调侃为“交公粮”。

那事对爷们来说,一年拿它当饭,二年有点冷淡,三年真不想干。夫妻多年后再“交公粮”,确实不如新婚那么愉快。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