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华摄影集(黄可华的摄影语言)
黄可华摄影集(黄可华的摄影语言)三、语言的纯化可以说,他创新的意象摄影从未停留于自然状态的表现,而是延展至文化的图式、人生的境界,用创造性的意象诠释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内涵。人们往往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水墨画的生动气韵,体味到清、淡、简、远的美学原则,理解中国文化“单纯、深沉、灵敏、博大”的特色,并不断生成对深远精神境界的体悟与追求。二、意象的表现观察自然意象表现是黄可华摄影艺术的切入点,成就了独特的摄影视野和风格。应该说,在传统与现实交汇的当下,复杂而丰富的自然生态为摄影提供了无限可能,黄可华突破了现实主义题材,不是通过呈现日常生活可视的细节描述,或自然空间的景象来形成对现实或观念的倾听,而是从自然图景中捕捉视觉景观深处的律动,诠释和表达对生活、对艺术、对自然以及社会历史的理解和感触。正如黄可华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个人摄影艺术展开幕式上所说,“希望作品能透过表象去探寻事物的气韵和本质,而非单纯的写实与叙事,由写实而写意
黄可华是一位有着独到视野的摄影艺术家,他融会丰厚的生活阅历,透过镜头,解读自然,表现生活,再现艺术,创作了一系列令人回味无穷的摄影作品,通过意象表现的图式,传达了当代艺术的审美境界。
一、率真的感悟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往往有着独立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黄可华先生也不例外。他的摄影作品首先充满了率真的感悟,他捕捉大山起伏成实的气势,展现水纹周流万汇的节奏,摄取残荷断而不绝的韵律,抓拍天鹅的灵动与高洁,从未刻意寻找奇异瑰丽的景观,却有着对美至高的追求,从未运用实验绚丽的表现手法,却表达了最真实的生命感受。即使面对千百年来不断为人吟咏描绘的泰山,也能创造突破性的审美体验,一改古往今来人们仰望、俯瞰等为“识得山之真面目”的观山视野,突破传统赏石文化关于奇巧、痩怪、秀透等形态的取舍,直接将目光投向巍巍山石的细节局部,纤毫不爽地呈现巍峨山石的纹理质地,表现泰山神石千锤百炼的文化图景。应该说,艺术性格决定了作品的风格,正是凭着这样真率的感悟,在寻常的云树山水、鸢飞鱼跃间,发现了活力与精神,发现了天地自然无言之美,开启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带给人难以名状的激情,体味到深切生动的生命和精神。
正因为如此,黄可华的作品简约凝练,出神入化,将自然物象、艺术手法、心灵感悟融合为一。这也是他直率的性格使然,他悉心观察自然的形态,寻找事物的规律,体味生命的节奏和文化的韵味,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中,以独到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确立了自己独立的艺术风格。在天鹅系列作品的拍摄中,他把握天鹅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运用“1/5秒的慢速追拍法”,使画面动中有静、虚实相间,创作了具有自己风格的天鹅题材的经典佳作。在拍摄“山”系列作品时,他摆脱了“千山一面”的纪实表现手法,不循构图法则,不受形式困囿,把中国传统山水画和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构图方式引入创作之中,用崭新手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黑白世界”。无论是泰山、崂山、梅里雪山、贡嘎雪山、四姑娘山,还是欧洲的名山,他很少表现山的全景或全貌,拍山不见山,往往表现山的气韵,“以小见大”,“以意代象”,“不求形似,但求神奇”,用自己独有的那种微观视点去观察山的灵魂、山的命脉和山的精神,创作了大量独具风格的心中之山势。
二、意象的表现
观察自然意象表现是黄可华摄影艺术的切入点,成就了独特的摄影视野和风格。应该说,在传统与现实交汇的当下,复杂而丰富的自然生态为摄影提供了无限可能,黄可华突破了现实主义题材,不是通过呈现日常生活可视的细节描述,或自然空间的景象来形成对现实或观念的倾听,而是从自然图景中捕捉视觉景观深处的律动,诠释和表达对生活、对艺术、对自然以及社会历史的理解和感触。正如黄可华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个人摄影艺术展开幕式上所说,“希望作品能透过表象去探寻事物的气韵和本质,而非单纯的写实与叙事,由写实而写意,由具体的物象到意象表现。一直在寻求一种理念,就是在摄影中寻找自然规律,寻找一种对自然与万物的感悟和体验。我希望透过各种视角阐释对美的理解,感悟自然意趣,诠释生命的精神”。
因此,在他的意象摄影中,无论是铅华尽洗的残荷、沐天浴水的天鹅、浑厚坚实的泰山神石,还是巍峨的高山、洌滟的波光,都不是自然片断的截取,不是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丰富的、密集的、生动活泼的感性形象的呈现,由写实而写意,从具体的物象到意象表现,塑造了充满生机的境界。以残荷系列作品为例,画面简约、洗练,枯枝及倒影的转折与穿插,既带有浓厚的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意味,又极富中国传统文人画意精神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人文观照、对生命的敬仰尊崇和对人生的热爱。
可以说,他创新的意象摄影从未停留于自然状态的表现,而是延展至文化的图式、人生的境界,用创造性的意象诠释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内涵。人们往往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水墨画的生动气韵,体味到清、淡、简、远的美学原则,理解中国文化“单纯、深沉、灵敏、博大”的特色,并不断生成对深远精神境界的体悟与追求。
三、语言的纯化
应该说,黄可华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其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摄影语言的纯化,在纷繁万象中筛选提炼,展示山之苍茫、荷之古雅、水之灵动、天鹅之朦胧、石之壮阔,通过单纯的题材和镜头语言,捕捉大自然永恒流动的瞬间,积微成著,瞬息万变,形成了在单纯中求丰富的摄影风格。以“残荷”系列作品为例,聚焦荷之枯枝残叶,与常人拍摄的唯美的荷花形成强烈反差,用纯化的语言和表现形式,表现残荷的生命,画面洗练,构图严谨,带有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意味和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意境。在“水”系列作品中,他捕捉并表现静水深流、水月无形的景象,形成光影律动、亦影亦画的作品,由此形成的不是瞬间的凝结,而是永恒的流动,似印象主义对主观色彩的表现,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给人以视觉的体验和哲理的启示。
如果说艺术以及思想的阐释,最难的往往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不是超越而是还原,那么意象摄影的魅力就在于脱略滞碍,洗尽尘滓,用纯粹的视觉语言表现事物本真的生命。面对自然万物,黄可华用一颗率真的童心去观察,用意象表现去创作,用纯化的摄影语言去表现,作品展现的是他心中的自然和生命,所以在创作中不仅使用“减法”,更大胆的用“除法”,对全景式的自然物象进行大面积的删减和剔除,用意象的语言,创作了纯化而独具个性、简约而洗练表现的作品,体现了摄影家内在的构造精神。
“精神所到,气韵以生”,黄可华的意象摄影中包含了他朴实的人格,反映了他深沉执着的文化理想、艺术观念和价值追求。在笔者观察他从事摄影的六年时间里,也目睹他的作品从齐鲁本土走向国际艺术圈,共同见证了他在意大利玛丽亚娜国家图书馆、在法国卢浮宫、在威尼斯双年展获得的成功,也为一位近七旬艺术家的不懈努力而由衷敬佩。黄可华对摄影艺术至真至纯的追求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畛域,带给人们关于自然和意象美的体验,带来很多启示,隽永而珍贵。蜂鸟/潘鲁生
关注 zyyx2012 将千条摄影教程装进你的微信
Sharing Is A Virtue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