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细最后隐瞒了多少人(忠奸人张立勋的)
奸细最后隐瞒了多少人(忠奸人张立勋的)其实张立勋这个角色还是比吴卓羲以往大多流于表面的角色,有着更多内心戏演绎的机会。不是说吴卓羲演技不好,只不过跟一个老戏骨对戏,再优秀的青年演员也容易败下阵来,更不必说角色所限难以发挥了。郭晋安的演技无可挑剔,他是少数喜欢或者说能够用细腻的微表情来诠释角色的演员。尤其是在这种内敛的角色中,他的眼神是戏,笑容是戏,就连眼角的皱纹里也都藏着戏。作为另一位正面主角吴卓羲,和其对戏,实在让人觉得飙戏不够过瘾。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如果说《与敌同行》是从正义的一方抽丝剥茧逐渐看出坏人,那么《忠奸人》则是一开始就给你展示了一个人变坏之路。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事,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一个人太过完美必有不为人知的事。
郭晋安的演技无可挑剔,他是少数喜欢或者说能够用细腻的微表情来诠释角色的演员。
尤其是在这种内敛的角色中,他的眼神是戏,笑容是戏,就连眼角的皱纹里也都藏着戏。
作为另一位正面主角吴卓羲,和其对戏,实在让人觉得飙戏不够过瘾。
不是说吴卓羲演技不好,只不过跟一个老戏骨对戏,再优秀的青年演员也容易败下阵来,更不必说角色所限难以发挥了。
其实张立勋这个角色还是比吴卓羲以往大多流于表面的角色,有着更多内心戏演绎的机会。
张立勋表面上是正面的,但实际上,他需要将刻板的正义与狡诈的城府相结合。
一个正义的警察,面对虚伪的上层社交圈,也能游刃有余,他的挑拨离间,他后期对自己妻子和谭美贞的利用,让人看到正义的灵魂里灰色的一面。
张立勋的“奸”,在于他用奸计去成就他“忠”的目的。
《忠奸人》这部剧用每一个心怀鬼胎的人物告诉观众,多数人都是游走于黑白之间的,亦正亦邪并非执行特殊任务的刚需,视乎站在哪个立场上看待事情。
不要对人性抱有憧憬,更不要以为自己可以超凡脱俗。
没有谁真的有资格去审判别人,更别说给别人定罪。
即使我们没有做触犯法律的事,也不代表我们心里没有过一丝邪恶的念头。
张立勋母亲的作用在于告诉我们张立勋对正义病态执着的来源。
这样一个女强人从小就是张立勋认同的榜样,哪怕他自己并没有母亲的坚强,也要尽力模仿,因为母亲对正义的爱甚于对他的爱。
所以即使张立勋成长成了与伍承义截然不同的模样,却有着相似的内在。
相信很多人都各种厌恶懦弱胆小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伍承义,觉得他没有存在的必要。
伍承义的故事,在开头就着实令人感慨。
被命运身不由己推向深渊的警察,没有勇气面对自己被陷害后的残局,并最终在这个局中无力自拔。
令伍承义走投无路的是怯懦,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更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要判断黑白是非并不难,难的是坦然面对,逃避,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此看来,伍承义又何尝不是张立勋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张立勋没有懦弱吗?如果没有,他不会多年都不去看被自己误伤的高哲行。
张立勋没有胆小吗?如果不是,他会为了保护自己而放任杜以铿的被杀?
张立勋最开始帮助高哲行是张立勋的目标,这样他的内疚就能抵消。
高哲行暴露后母亲死之前,抓住高哲行是张立勋最高的目标,因为高哲行的堕落会证明当年他的错误可以一笔勾销,因为高哲行本来就是个人渣,不足可惜。
当然,需要正义做武器,哪怕让谭美贞身陷险境。
张立勋一直秉承自己最公义,自己就是社会的标准人物,去给各个人下定义。
这种人永远活在自己的英雄世界里,就算伤害到了无辜的人也是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
在张立勋的眼里,没有灰色地带,或者不容许灰色地带,非黑则白。
所以他不会去分析高哲行的动机,一旦查到高哲行有什么不完美,他就是绝对的坏人。
然而对于坏透了的坏人张立勋竟然会有怜悯之心。
就如刘焱,张立勋会花心机去调查他是否真的因为高哲行所害,揣测高哲行的用意。
这里没有为高哲行辩驳,因为观众视角,高哲行确实心机重 恐怖,完全属于悲剧里的奸险小人。
但是为什么到最后观众更希望高哲行赢过张立勋?
高哲行和杜绰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杜绰姿可以永远天真善良,因为爸爸杜以铿把她保护得很好,让她不愁吃穿,不知人间疾苦,不识人世险恶,给她足够的爱和呵护。
所以杜绰姿永远明媚光明。
而高哲行只有自己,一切只能靠自己。
当高哲行一个人独自跨越劫后余生时,他就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人。
所以高哲行虽可恨,也令人心疼。
而张立勋眼里只有所谓的正义,作法不精密,导致一个个身边无辜人被害。
但是张立勋却很自信,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完全没有一丝因为连累到身边而改变做法的愧疚。
“正义”的光环对于张立勋来说大于一切。
张立勋也没去考虑他做的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为了达成“正义”目的可以目空一切,甚至不择手段。
为了搜集杜以铿的罪证,张立勋娶了杜以铿的女儿杜绰姿入赘到她家。
张立勋一方面作卧底接近杜以铿,一方面又因爱与他女儿结婚,这种带着欺骗的婚姻是真爱?
深夜搜集罪证被杜绰姿发现后与杜以铿大打出手,最终连累杜绰姿摔下楼梯,终成为植物人。
张立勋口口声声说是杜以铿害杜绰姿成为这样的,罪魁祸首应该是他自己,一方面和她结婚,一方面又做卧底查她老爸,公私不分。
张立勋为了抓杜以铿失去了妈妈和妻子,费了那么大的代价都不能将坏人绳之以法,于是对公义也失去了信心。
本来他想一枪打爆杜以铿的头,但想到身为警察不能知法犯法,更不想妻子醒来后发现是自己sha了她爸爸,于是决定想别的办法来制裁他。
恰好此时他发现高哲行和施嘉莉要合谋杀杜以铿,于是跟踪杀手来到杜以铿的住处。
在杜以铿举枪要sha施嘉莉时,张立勋其实就在外面看着,可是他一定要等到杜以铿开枪sha了人才带人冲进来,因为只有用谋杀罪告他,法官才不会轻判。
法律不能制裁,自己又不敢制裁。
当张立勋把枪放在母亲相片旁时,其实已经彻底放弃了正义,就像出gui的人脱下结婚戒指一样。
另一方面,在警察押解杜以铿的途中,突然冲出两辆车阻挡着警车的去路,杜以铿乘机挣扎逃脱。
可是杜以铿并没有乘上前来接应他的车,只是一个人慌不择路地跑了。
最后张立勋用枪截停一辆车时,却被后面追尾的车撞死,这时杜以铿大概做梦也想不到撞过来的车和截停警察的车是一伙的,其实都是高哲行找来的。
单凭教唆施嘉莉联系邝景昌来sha杜以铿?高哲行才不会做这么没保险的事。
高哲行和谭美贞差点被杜以铿sha死,无论是为了报仇还是为自己的安全着想,他都要万无一失,于是才会顺着剧情的发展再导演一出车祸。
高哲行最后向张立勋坦白的大部分罪行,当然不包括这一“意外”。
当张立勋发现杜以铿死得有疑点,本来sha母仇人的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但为了补偿妻子,也为了所谓的“公义”,张立勋再一次与高哲行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当高哲行为了挽回谭美贞的心,决心与过去的罪行划清界限,不惜得罪杜以铿都要向他辞职,打算移民所罗门群岛。
在这个时候张立勋却为了自己的卧底身份,为了能够将高哲行和杜以铿绳之以法,不惜以谭美贞的性命为筹码牵制高哲行不让他离开香港,让他继续帮杜以铿做事。
张立勋既然放不下杜绰姿和她结婚,就该退出调查杜以铿的案子。
可是一边和杜绰姿过着夫妻生活,一边调查她杜以铿,从杜绰姿的角度看,张立勋所谓的坚守正义违背了丈夫的本分,是否令人寒心,甚至卑鄙无耻呢?
谭美贞无比“爱戴”光环,张立勋无比需要“拥抱”光环,所以两人都是站在顶峰制高点的批判者。
谭美贞给高哲行送带监视器的礼物,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张立勋欺骗他的妻子,以及想用司法之外的方法替母亲报仇完成公义。
电视剧中偏执型人格的人好似离我们很远,正如我们以为自己永远不会成为最讨厌的那种人。
殊不知现实中每一个两难的选择,都可能将我们带离苦心经营的轨道,驶向穷途末路。
其实,我们都是有弱点的自私的普通人。
每个人有不一样的过去,人在不同的环境会为各自的原因而有不同的选择,使人处于或黑、或白、或灰的状态。
甚至在同一时间,人性亦有黑、白、灰的不同面貌,所有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利益权衡中做出的。
但是我始终坚信,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状态,只要你想,你都可以选择白,同时,坦然面对人性的阴暗面。
无论自己因为何种原因选择了黑,就拉别的人或事做为自己堕落的借口。
是黑是白,是善是恶,自己心中当有明判,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忠奸人》:从唐立言到高哲行,“完美”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忠奸人》:高哲行,他爱得很“痴”,却又“痴”得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