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因为体寒或者宫寒吗(痛经怕冷腹痛)
痛经是因为体寒或者宫寒吗(痛经怕冷腹痛) 三伏天遇上宫寒,让不少女性很扎心。 所以,广义的“宫寒”,即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腹痛 “寒”在中医中首先是一个常见的致病原因,即贪凉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袭、贪食寒凉食物等都可招致外来之“寒”侵入人体,停滞在人体的经脉、脏腑中,当然也包括胞宫,这种寒多为“实寒”。 另一方面,“寒”在中医中还指病理产物之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病理产物的寒可由人体脾肾阳虚,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寒多为“虚寒”。
一到炎热的夏天,原本就要应对闷热酷暑的挑战,偏偏痛经、手脚冰凉也跟着来找麻烦,特别是进入三伏天后,宫寒的症状会表现的更为明显,有时候甚至总觉着会萌生出一种“人间不值得”般的情绪。
备受宫寒困扰的女性朋友
是啊,眼瞅着还有两天入伏,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除了需要做好防暑工作之外,防寒工作也要抓紧提上日程,避免让寒气乘虚而入,给健康带来困扰。
一、宫寒是什么意思?
腹痛
“寒”在中医中首先是一个常见的致病原因,即贪凉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袭、贪食寒凉食物等都可招致外来之“寒”侵入人体,停滞在人体的经脉、脏腑中,当然也包括胞宫,这种寒多为“实寒”。
另一方面,“寒”在中医中还指病理产物之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病理产物的寒可由人体脾肾阳虚,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寒多为“虚寒”。
所以,广义的“宫寒”,即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三伏天遇上宫寒,让不少女性很扎心。
通常来说,遇到宫寒的女性朋友会出现以下症状表现:如:痛经、腹泻、怕冷、手脚发凉、失眠多梦、不孕等,对女性的健康影响较大,如若不加以重视,极有可能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在平时的生活中,自我调理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怕冷
二、夏季宫寒该如何调理?
马雷养巢俱乐部马雷老师认为:“应对宫寒问题,暖宫是关键。”
1、夏季食补
红枣
核桃
建议多吃一些枸杞、龙眼肉、大枣、桑椹子、当归、生姜、鸡肉等食物,还可以多吃一些补气暖身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花生等,这些食物可以让先天性不足的宫寒体质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此外,女性朋友们可以多喝一些红糖水,对于改善宫寒症状有一定的好处。
红糖水
三伏天,由于气温很高,所以很多女性朋友们爱贪凉,即喜欢吃寒凉的食物,如冷饮(冰淇淋、雪糕)、瓜果(冰西瓜)等寒凉之物,这样做会让寒气变得更严重,我们需要做一些调整。首先,这些食物在摄入方面要注意节制;其次,从冰箱拿出来后要过一会儿再吃比较好。
2、保暖避寒
避寒
也许有朋友会认为,三伏天坐着不动都出汗,还需要保暖避寒?其实这个说法,存在一定的误区。
实际上,天气炎热不一定代表你的身体就没有寒气,尤其是对于寒性体质的女性朋友们来说,由于体内的寒气过多,因此,有针对性的调理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空调的温度不要调得过低,电扇也不要对着自己的身体一直吹。如若不然,寒邪会悄悄地侵入你的脏腑,伤害着你的子宫。因此,待在有空调的室内一定要注意保暖,上衣尽量穿长一点的,护住腰腹。
吹空调
其次,沐浴时尽量用温水,晚上睡觉要用被子护住肚子,避免受凉。
3、适当运动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需要通过运动来增加阳气,比较提倡的是要少坐多动。
建议多参加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变暖。
慢跑的女士
除了运动中的保暖之外,运动后也不可忽视。因为运动出汗后,毛孔是处于张开的状态,寒邪很容易乘虚而入,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出现宫寒的症状。
4、贴三伏贴
三伏贴
除了以上三个方法之外,三伏贴对于暖宫散寒、调经止痛的帮助也不小。
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在炎热的夏天,趁着三伏天时,女性进行三伏贴敷,可有效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暖宫散寒,调经止痛的目的。
5、自我按摩穴位
按摩穴位
女性朋友们也可以尝试经常按摩涌泉穴,对固护阳气、预防宫寒大有益处。
宫寒对于女性健康的影响不小,但也不要过于担忧,姐妹们可以通过食补、运动、保暖、三伏贴、按摩穴位等方式来进行自我调理,并坚持下去,相信日子久了,会看到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