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闹起来的(民星闹村晚)
村晚闹起来的(民星闹村晚)熟练地上妆、换演出服,然后登台演出。这一次,他们带来的表演是拿手绝活——自编自导小品《租个老爸见老师》。爸爸扮被租的父亲,妈妈演老师,女儿扮寻租的学生,儿子演被租父亲的儿子,一个传递诚信和爱的故事就在这四人之中徐徐展开……跌宕起伏的剧情,搭配流畅而接地气的表演,引起了台下观众的深深共鸣,现场掌声阵阵,叫好声不绝于耳。 热情奔放的舞蹈表演,悠扬婉约的越剧演唱,嬉笑怒骂的莲花落……1月25日,“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安昌街道安华村——我们的村晚”活动在安华村文化礼堂热闹开演。这样的场景对裘兴强一家而言最熟悉不过了。 每场节目,他们配合得相当好。“我们各有分工,他负责音控、策划、主持,我来暖场、合演、伴舞。”张玉华告诉记者,作为梅三村文化礼堂的协管员,王勇在台前幕后贡献才艺,挥洒汗水,周周给群众送大戏,为了把好戏搬上更多村晚的舞台,还成立了岚野艺术团,去年大约表演了近百场。在张玉华的手机上,写满
“亲爱的父老乡亲,我们的村晚,我们唱主角!”临近年关,柯桥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村晚,乡土小品、地道越剧、闹猛歌舞……尽管没有气派的排场,没有奢华的舞台,更没有大牌的明星,但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更接地气儿,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感叹,“这就是家乡,这就是故土,这里有浓浓的乡愁。”
在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上,村里的“民星”当起了台柱子,他们讲述家长里短,上演邻里故事,展现农村新貌,传递别样的年味,彰显草根文化的独特魅力。
“听了伢的莲花落,三餐吃得落,夜夜困呐熟,舒筋又活血,烦恼变快乐。来,掌声还不够多,把伢现场活络活络……”1月27日下午,在福全街道民俗风情节上,一段幽默风趣的莲花落让村民们捧腹大笑,气氛愈发浓烈。
表演者是福全小有名气的草根明星、今年45岁的王勇。他的搭档漓渚协兴村村民张玉华则上台来了一段男女双档《十相思》,赢得掌声雷动。乡亲们都说,这两人只要往台上一站,就成了村晚的“两宝”,“可以出道了!”大家笑着打趣,这对默契好搭档堪比“万能”,能唱能跳,唱功过硬,还特别善于和观众互动,可谓珠联璧合。
每场节目,他们配合得相当好。“我们各有分工,他负责音控、策划、主持,我来暖场、合演、伴舞。”张玉华告诉记者,作为梅三村文化礼堂的协管员,王勇在台前幕后贡献才艺,挥洒汗水,周周给群众送大戏,为了把好戏搬上更多村晚的舞台,还成立了岚野艺术团,去年大约表演了近百场。在张玉华的手机上,写满了日程表:27日,上午龙尾山村,下午福全街道,晚上棠二村……
“听了绍兴鹦哥班,男人甭出班,女人甭烧饭……”每周一晚上,是王勇固定下来写主持词的时间。“村级文化礼堂的观众就是普通的村民,用绍兴方言主持,对村民来说,是一种更接地气的交流。”他如是说,原创小品《家和万事兴》最受欢迎,因为和村民的生活最接近,大家一听就明白。
王勇和张玉华搭档虽然才一年多,但是每场排练,张玉华都会早早地从漓渚赶来,和搭档在工作室汇合。“他抛话题我接梗,还要对台词,琢磨唱法,有时候切磋起来,还真忘了时间。”张玉华笑道,对他俩来说,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出,引来村民乐开怀的笑容,就是最满足的事情。
热情奔放的舞蹈表演,悠扬婉约的越剧演唱,嬉笑怒骂的莲花落……1月25日,“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安昌街道安华村——我们的村晚”活动在安华村文化礼堂热闹开演。这样的场景对裘兴强一家而言最熟悉不过了。
熟练地上妆、换演出服,然后登台演出。这一次,他们带来的表演是拿手绝活——自编自导小品《租个老爸见老师》。爸爸扮被租的父亲,妈妈演老师,女儿扮寻租的学生,儿子演被租父亲的儿子,一个传递诚信和爱的故事就在这四人之中徐徐展开……跌宕起伏的剧情,搭配流畅而接地气的表演,引起了台下观众的深深共鸣,现场掌声阵阵,叫好声不绝于耳。
裘兴强一家是湖塘街道宾舍村人,自2013年以来便一直活跃在农村文化礼堂、幸福水乡才艺秀等柯桥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舞台上,早已是四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明星之家”。
妻子热爱舞蹈,是街道舞蹈队的“领头羊”;女儿和儿子唱歌跳舞样样精通,是班级文艺骨干;裘兴强自己更是多才多艺,主持、小品信手拈来。特别是一家合演的小品《租个老爸见老师》,曾获得柯桥区幸福水乡才艺秀的优秀节目奖,还被选入“文艺五进”的节目单。
在裘兴强心中,文艺演出不单是给观众送去欢乐,也有许多人给他们送来了温暖。他说,一家人虽爱好文艺表演,但都属业余,最初也遭遇了不少困难,多亏了区文化馆老师的指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裘兴强一家来说,台下的训练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家人互相陪伴的珍贵时光。为了顺利演出,每逢周末、节假日等空闲时候,一家人就会聚在一起琢磨剧本,斟酌台词,哪怕是一个表情也力求完美。这几年儿子女儿年纪渐长,课业压力大了,训练时间少了。“但只要一有空,我们一家人就会在一起唱歌、跳舞、练小品。”裘兴强说。
一袭白色的太极服饰清爽垂滑,配合着百变的太极动作更显潇洒飘逸,为舞台增色不少……1月19日,在柯岩街道新未庄社区的“美丽家园·美好生活”文艺晚会上,50多岁的陆顺仙和10余位太极“舞者”,给在场的观众送上了一场场淋漓尽致的太极表演。
“《太极双环》、《太极功夫扇》、《观音拳》,今年的村晚上,我们表演了3个节目。”陆顺仙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她告诉记者,自从1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太极拳,这些年她从未停止过练习,每天早晨、晚间1到2小时的太极拳练习,让她更加迷恋上这项运动,“打太极作为一项慢步运动,对身体有很大好处。”陆顺仙说,以前爬山走路都很费劲,现在感觉轻松多了,心情也舒畅了。
“只要我们发出通知,陆阿姨几乎从未缺席过。”新未庄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逢社区举行活动,表演名单上都会有陆顺仙的名字,而一年一度的村晚更少不了她。由陆顺仙召集附近村居打太极的兴趣爱好者,这项表演便成了社区活动的惯例,陆顺仙也成了舞台上的“老面孔”。
陆顺仙说,以前社区文化礼堂还没建起时 就在居委会门口广场上搭舞台,现在村晚搬进了崭新的文化礼堂,对群众观看节目表演来说也是件好事。“能把打太极这项运动表演给更多的人看,让大家从中体验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作为多年村晚舞台上的常客,陆顺仙说,这也是她和太极“舞者”们所要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