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五日游推荐(向南方一一西双版纳六日)
版纳五日游推荐(向南方一一西双版纳六日)两岸的风景依旧,看江水流趟。坐在阳台上,喝茶,读书,看云彩变幻,
向南方一一西双版纳六日:打卡第四天,曼掌村,铂尔曼酒店,傣秀
《向南方》自驾游之四十七
第四十四天,5月30日,星期日
上午,依然在客栈休息。
坐在阳台上,
喝茶,读书,
看云彩变幻,
看江水流趟。
两岸的风景依旧,
但云朵,
已与昨日的云朵不同;
澜沧江,
也婉如昨日般湍急,
但江水已非昨日的江水;
今天的日子,
大概会同样平常如昨日一般,
但今天的感受,
希望会有与以往的不一样。
当然,美好的经历最好,
不过,苦涩的心情也是难免。
下午一点二十,
我们开车到达傣族村落一一曼掌村。
曼掌村,只是一个村民小组,
隶属于勐养镇曼井坎村委会,
属于坝区村。
距离村委2公里,
距离镇政府5公里。
我们到达时,
进村只留一条道,
其它进出道路均临时封闭。
村口有专人值守,
登记,测体温,
收10元停车费。
进村停好车,
我们随意溜达。
曼掌村不大,
村内两条平行的主道,
大约五、六十米长,
村民的住房分布在道路两侧,
排列比较整齐,
房子都是典型的傣族建筑,
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
一层架空,为活动空间,
二层为睡房。
整个村落,颇为干净。
时间不长,
我们四周都溜达到了。
看起来,这村落较为富裕,
因为几乎家家房子的一层都停了小轿车。
这里的商业氛围不是很浓,
尽管村小广场大树四周,
有一些卖茶叶,
及当地土特产的十来个地摊;
一部分村民住家的一层,
也开设了古法造纸,
慢轮制陶的体验工坊;
但听不到村民们的,
叫卖声,吆喝声。
大多数开工坊的村民,
都静静地坐在那喝茶,
等游客主动询问方才搭理。
路过一家院子竹墙外时,
我看到一只公鸡,
优雅地站在一支竹滕编制的圓圈上,
淡淡地看着我走过,
象一只训练很好的鹦鹉。
我返回,给它拍照,
它很平静,姿势也没有任何变化。
我心念一动,便进院子,
院子空无一人。
说院子不准确,
应是傣家房子的一层空间。
这家的一层,
摆了一排六个制陶的拉坯机,
另一侧则是一排古法造纸用的,
五个浅浅的水槽盆。
我叫道,老板,可以喝茶吗?
从二层下来一位男子,
约莫五十多岁。
六十元一壶,
为我们泡上了一壶普洱茶。
我们边喝边聊天。
老板是土生土长的傣族人,
他说,这个村落共有120多户,
他家的房子是他父亲那时盖好的,
是当时村落里最大的房子,
当然现在不是了。
他没有出去外面的世界闯荡过,
就在这村落里生活了这大半辈子,
做点农活,釆点茶叶,
日子很平常恬静。
语气里听不出,
他对外面花花世界的向往。
他记忆深刻的是,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当时有部队驻扎在他们这个村落,
部队首长就住在他们家,
那一段时间,他7岁8岁的一样子,
天天跟在兵哥哥的屁股后面跑,
特别兴奋,特别开心。
我问他,有害怕吗?
他自豪地说,
不怕,有部队在,怕什么?
聊得兴起,
我说,老板,教我们造纸吧。
老板便去采了一些树叶,花朵,
给了我与夫人一人一个竹编圆筛箕,
叫我们坐在水漕旁,
他把原已做好的纸浆倒进我们的筛箕中,
让我们自己随心情把花草铺压在纸浆里。
我们做得很开心,
成果,我们带回家了。
每人20元的造纸体验,
我觉得很值。
自己做了一张纸,
虽然还不知核心的做纸浆的过程,
但不知何故,
对在西江千户遇到的,
那位自已造纸写菜谱的老板,
对他的敬佩之意竟然淡了些许,
这概是知道造纸并不神秘的缘故吧。
做纸的过程中,
也许是因为我们已在,
人气吸引人气,
又陆续有四五拨游客进来喝茶做纸。
老板很开心,
最后我们买一扎七饼普洱茶,
他优惠给我们只收60元一饼。
(上一群广东十来个游客要买很多饼,
老板坚持70元一饼不让步,
结果游客走了,没买,
生意没做成,老板也无所谓。)
看样子老板小时候读书不好,
我的帐他半天没算明白,
我用手机计算器算给他看:
喝茶60元,做纸40元,
七饼茶,一饼60,七饼420元,
总共520元。
我微信转账给他时,
他有点羞涩地说,
我们算帐不好,谢谢你啦。
下午三点四十,
我们很开心地离开了曼掌村。
因为晚上八点钟,
要去傣秀剧场看一场傣秀,
我们就开车到铂尔曼度假酒店。
晚上六点,
在酒店三楼餐厅吃了晚餐,
那道酱爆石榴花的菜,
味道很不错。
七点多,我们开车到傣秀剧场,
可能是周末的原因,
停车场已无空位,
我们在道边按保安指示停好车,
顺便到西双版纳融创茂里面逛了逛。
晚八点,我们进入剧场观看傣秀
我个人认为,
傣秀这个室内舞台剧,
从剧情,编舞,声光电,舞台效果,
演员表演各个方面,
与各地打造的同类剧比较,
当属上乘,
这个280元一张A区票的价格值当。
九点多,离开剧场,
开车回客栈。
西双版纳打卡第四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