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王声超长相声60分钟以上(苗阜王声的相声爆满)
苗阜王声超长相声60分钟以上(苗阜王声的相声爆满)比如,大会堂里架设了3台机器,同步在百事通(Bestv)手机APP上做直播,这在杭州的现场演出中本来就不多见,曲艺类的更是第一次,这必须是对节目内容、现场表现、演出票房都有足够的信心,才敢行动。观众的年轻化、粉丝化,是青曲社被诸多平台看中的主要原因。3年前的4月12日,他们从杭州开始全国巡演之路,之后去过四五十个城市,但每次回杭州演出,都是状态最兴奋,手脚最放得开的专场:“钱江晚报是亲妈报,就算你们什么要求都不提,我们也一定上最好的节目。”演出结束后,苗阜嘶哑着嗓子说。“我提一个小细节啊,以后我们专场还是要在剧院做,不要选择会堂。”下了台的苗阜,认真地看着记者说,“会堂场面是好看,但太宏大了一些,把控起来要多花不少力气,剧场是两边往里收的,对相声表演来说,和观众的互动效果会更好。”与4月9日在北京展览馆3000人爆满的那场比,杭州的观众平均年龄要小上七八岁,甚至很少看到中年人的面孔,大部分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煌 摄
4月23日,杭州大雨,车子开在西湖边,都让人忍不住想唱上一句:“西湖的水我的泪”。
这样的夜晚,交通状况可想而知,但那些赶来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听苗阜王声说相声的年轻人,早早就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开场后更是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是苗阜王声带着青曲社小伙伴,第三次“下江南”。
3年前的4月12日,他们从杭州开始全国巡演之路,之后去过四五十个城市,但每次回杭州演出,都是状态最兴奋,手脚最放得开的专场:“钱江晚报是亲妈报,就算你们什么要求都不提,我们也一定上最好的节目。”演出结束后,苗阜嘶哑着嗓子说。
“我提一个小细节啊,以后我们专场还是要在剧院做,不要选择会堂。”下了台的苗阜,认真地看着记者说,“会堂场面是好看,但太宏大了一些,把控起来要多花不少力气,剧场是两边往里收的,对相声表演来说,和观众的互动效果会更好。”
与4月9日在北京展览馆3000人爆满的那场比,杭州的观众平均年龄要小上七八岁,甚至很少看到中年人的面孔,大部分都是80后和90后,还有COS爱好者装扮整齐地“款款”入座。和相声沃土北方比,这些南方的年轻人,丝毫没有语言和欣赏习惯上的差异,放松的笑声、共同的回忆,成为沟通台上台下情感的最好纽带。
观众的年轻化、粉丝化,是青曲社被诸多平台看中的主要原因。
比如,大会堂里架设了3台机器,同步在百事通(Bestv)手机APP上做直播,这在杭州的现场演出中本来就不多见,曲艺类的更是第一次,这必须是对节目内容、现场表现、演出票房都有足够的信心,才敢行动。
比如,灿星文化总裁田明也带着创作团队,坐在场下。在同是陕西老乡的他看来,“他们(苗阜和王声)有内容生产能力,我们有专业制作和推广平台,早就该一起做点什么了。”
比如,在此前的巡演中,返场后,苗阜几乎场场必唱太平歌词《送情郎》。而只要他一唱,台下观众就会主动亮起手机背光灯,跟着旋律摇曳,这都是年轻人在听演唱会进入高潮时才会出现的互动方式。
前一晚的杭州,苗阜没有唱《送情郎》,两个人从落地开始,就细密地推敲了演出内容。
他们拿出了8年没使的《玲珑塔》,这是他们在小园子里砸得很瓷实的一个传统节目,然后精细地嵌入杭州的名胜、特产、故事、方言,甚至回应了第一年来杭州演出时现学的那段“土话绕口令”。
于是,“九纹龙”史进身上文了九头羊,摇身变成了“喜羊羊”里的羊村村长;继雷峰塔因为当年的一句“niania风浪太大了”成为网红后,西湖、岳庙、钱王祠、灵隐寺、狮峰龙井等等,在杭州话“揩(音kai)油”两字串联之下,翻出新花样,成为新的相声金句。
返场最后唱的太平歌词,是苗阜6年没唱的《西厢记》,他特意加入了第三人的快板表演,设置了一个小品式的短环节。
这一晚,一切是那么精细,又都还是那么熟悉。信马由缰的苗阜,像是金庸笔下的南海鳄神岳老三,怪招奇招不断,时不时加入国内外社会热点,针砭时事,观众的笑穴都是在措手不及中被戳中;而拽着缰绳的王声,像是书生意气的段誉,恰到好处的收放,麻利翻出的包袱,用传统相声的套路掌控着节目的节奏。
这样的苗阜王声,这样严守传统又不断创新的青曲社,也难怪越走越开阔。
演出结束后,一位媒体同行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感触:下午看了莎士比亚的戏剧电影《李尔王》(英国剧院现场经典),晚上看了现场版青曲社,左看右看古往今来国内国外人生的遭遇总是差不多的东西,好看,“kai油万岁”。